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9)
2023(4392)
2022(3505)
2021(3458)
2020(2979)
2019(6518)
2018(6232)
2017(11904)
2016(6791)
2015(7414)
2014(7584)
2013(7612)
2012(7115)
2011(6158)
2010(6303)
2009(5878)
2008(6330)
2007(5730)
2006(4881)
2005(4441)
作者
(19596)
(16270)
(16222)
(15731)
(10454)
(7945)
(7297)
(6113)
(6111)
(6100)
(5654)
(5469)
(5449)
(5434)
(5388)
(4877)
(4771)
(4687)
(4681)
(4608)
(4126)
(4109)
(3907)
(3836)
(3782)
(3720)
(3624)
(3460)
(3324)
(3323)
学科
管理(24797)
(24102)
经济(24072)
(23178)
(22669)
(20057)
企业(20057)
财政(11985)
方法(11124)
(10588)
财务(10577)
财务管理(10530)
企业财务(10157)
(9514)
数学(9140)
数学方法(9039)
(8718)
中国(8288)
(7160)
(6311)
(6031)
理论(5830)
体制(5637)
(5578)
银行(5571)
(5312)
业经(5131)
(5131)
(5115)
制度(5110)
机构
大学(98882)
学院(97214)
(37311)
经济(36509)
研究(32807)
管理(32738)
(29951)
理学(27717)
理学院(27365)
管理学(26888)
管理学院(26686)
中国(25048)
科学(20749)
(20160)
财经(19586)
(17752)
(17637)
研究所(15612)
(15567)
(15464)
财经大学(14305)
中心(14060)
(13192)
师范(13064)
业大(12933)
北京(12581)
经济学(12405)
(12238)
农业(12144)
(11854)
基金
项目(59299)
科学(46205)
基金(43507)
研究(42578)
(38238)
国家(37907)
科学基金(31963)
社会(27310)
社会科(25965)
社会科学(25955)
(22748)
基金项目(22533)
自然(20389)
教育(20114)
自然科(19943)
自然科学(19937)
自然科学基金(19589)
(19225)
资助(18072)
编号(16105)
成果(15005)
(14130)
重点(13696)
(13606)
(12110)
课题(11900)
教育部(11734)
国家社会(11693)
(11682)
科研(11575)
期刊
(42930)
经济(42930)
研究(34381)
(30253)
中国(20389)
学报(19124)
科学(14901)
大学(14270)
(13696)
学学(13521)
管理(12033)
财经(11868)
教育(11031)
(10091)
(9940)
金融(9940)
农业(8877)
经济研究(7586)
财会(7212)
会计(7177)
(6959)
财政(6959)
技术(6359)
(6129)
问题(5896)
业经(5235)
通讯(4835)
(4812)
会通(4803)
(4568)
共检索到153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符琪  
信托财产的本质是一项目的财产,在信托财产上体现了现存的和未来的权利义务的总和,因此,信托财产本身具有实体地位,并具有了独立性。这种独立并非指作为客体的财物的可见性,而是指来自外界的对信托财产行使权利的某种阻隔。但是从技术层面考量仍需要确立一个名义主体从事各种与信托财产有关的活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恒  
信托是从英美法系中移植到大陆法系中,由于各国文化和法律传统存在差异,对"信托"的描述和规定也有所不同,但都没有脱离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基本理念。建立信托公示登记制度,既是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托物权特性的必然体现。我国应考虑对有关信托公示登记的规定进行修正,以期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翟宝红  
信托财产的地位问题是信托法律关系的核心,我国《信托法》对信托财产所有权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存在争论。如果将信托财产归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安排必然会面临理论上的自相矛盾,并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取的。只有赋予信托财产独立的法人地位,才能理清信托内外部法律关系。同时,对于信托财产主体资格的具体定位以及相应的立法框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海  
航运基金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一直备受争议,受托人作为信托财产的管理者,应当享有所有权。委托人应当将此权利让渡给受托人。赋予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能够更好地与中国现行物权立法、船舶登记制度与船舶扣押制度相衔接。航运基金信托财产应独立于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的固有财产或其管理的其他财产。这样一来能够将航运基金之信托制度的功效施展到最大化,拓展中国航运融资渠道,保障航运投资活动的专业化、灵活性及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进国家航运产业政策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保持航运基金信托财产的独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青云  
随着信托业务的不断发展,以财产保护和转移为目标的财产转移信托在我国已经出现。财产转移信托具有特殊的财产权架构,因而导致其税收法律关系出现较为复杂的变化。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财产转移信托税收制度,信托税收法律关系的变化将产生不利于社会公平、不利于防范避税等一系列负面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按照信托受益人课税和信托主体课税的原则构建相关信托税收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朋  
目前,国内对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的研究略显不足,尤其对信托财产——农地承包经营权研究甚少。文章认为,农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合法性、流通性,能成为信托财产;农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信托财产的权利应该归属委托人而不是受托人;农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信托财产之独立性是指与委托人其他的与信托事务无关的财产相独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庄伟  
本文就信托公司市场退出过程中的投资者权益保障难的表现、主要原因和信托及信托财产的基本法律性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就将来信托公司市场退出时的信托财产保护制度建设和监管等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辉  
信托的运行必然涉及信托财产的移转、管理及信托收益的交付等问题,因此信托的有效运行必有赖于信托财产课税问题的解决。但作为英美法固有财产制度的信托,其特殊的双重所有权架构,即受托人的形式所有权与受益人的实质所有权,使得信托财产课税问题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必然要求主要继受民法法系的我国,在相关财产制度,尤其是税收制度上,有所调整,以适应信托法顺利运行之所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正文  余鹏峰  
离岸信托因其机制灵活性、架构私密性、税收优惠性等特质,往往被贴上逃避税的标签,受到在岸管辖区税法的"围猎"。离岸信托不当然是逃避税的工具,而是兼具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功能的法律设计。随着全球税收透明化和国际反避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离岸信托财产转移功能的负外部性逐渐被消解,规制逃避税的税法网络正在织就。相反,我国税法无法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因此,未来税法对于离岸信托的规制不能仅仅强化反逃避税,而应通过信托实体与程序规则的完善,回应社会对离岸信托财产管理功能的诉求。唯有融贯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功能的税法规制,才能够促进离岸信托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龙云  
由于缺乏与《信托法》规定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配套的辅助性法规 ,使得目前我国信托登记面临种种障碍 ,信托业务无法规范开展。本文通过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研究 ,对完善我国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萍   史文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丽松  
论省级财政的相对独立性刘丽松注重省级财政的相对独立性,对于深化分级财政体制改革和发挥财政在省级经济调控中的核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呈飞跃态势,改革与开放已形成新的高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必须要有更强健的财力保证。尽管财政部门的同志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爱国  史维  
审计独立性是现代审计的灵魂 ,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审计独立性是社会公众和审计人员相互博弈的结果。本文在分析了审计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存在一定价值范围的、可持续变化的职业概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审计独立性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威胁 ,并提出了保证和维护审计独立性相应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符琪  
我国信托法有关信托财产权配置不明、当事人权利义务不清等问题不解决,即使银监会转变对信托公司的监管思路也无法从根本上化解信托兑付危机。构建信托财产权的"三重二元"结构,即信托财产权包含信托财产物权和债权,信托财产物权由受托人和受益人分别享有,信托财产债权由受托人注意义务和对信托财产享有的债权构成,或可廓清信托公司不能兑付信托计划时的责任承担,赋予受益人竞合性请求权,既可化解刚性兑付危机,亦保障了受益人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