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2)
- 2023(3440)
- 2022(2874)
- 2021(2773)
- 2020(2388)
- 2019(5017)
- 2018(5216)
- 2017(9494)
- 2016(5033)
- 2015(5783)
- 2014(5826)
- 2013(5601)
- 2012(5121)
- 2011(4899)
- 2010(5034)
- 2009(5063)
- 2008(5077)
- 2007(4817)
- 2006(4581)
- 2005(4264)
- 学科
- 管理(22254)
- 济(19799)
- 经济(19779)
- 业(16175)
- 企(14872)
- 企业(14872)
- 学(8218)
- 环境(8180)
- 方法(7371)
- 财(6642)
- 业经(6276)
- 理论(6255)
- 中国(5324)
- 和(5307)
- 生态(5293)
- 农(5111)
- 划(5039)
- 务(4953)
- 数学(4944)
- 财务(4929)
- 财务管理(4920)
- 数学方法(4837)
- 企业财务(4766)
- 资源(4685)
- 信息(4353)
- 制(4241)
- 地方(3821)
- 技术(3752)
- 银(3714)
- 银行(3706)
- 机构
- 大学(86541)
- 学院(83680)
- 管理(32087)
- 济(27247)
- 研究(26798)
- 理学(26664)
- 经济(26498)
- 理学院(26298)
- 管理学(25742)
- 管理学院(25583)
- 中国(20941)
- 京(19442)
- 科学(18642)
- 财(15147)
- 所(14002)
- 江(13401)
- 范(13262)
- 师范(13134)
- 中心(12754)
- 研究所(12644)
- 北京(12519)
- 农(12466)
- 业大(12292)
- 财经(11834)
- 州(11472)
- 师范大学(10529)
- 经(10486)
- 农业(9592)
- 系(9299)
- 院(9161)
- 基金
- 项目(52768)
- 科学(41611)
- 基金(38493)
- 研究(38118)
- 家(33875)
- 国家(33600)
- 科学基金(28913)
- 社会(23778)
- 社会科(22368)
- 社会科学(22361)
- 基金项目(20461)
- 省(20351)
- 自然(19285)
- 自然科(18738)
- 自然科学(18733)
- 自然科学基金(18416)
- 划(17421)
- 教育(17125)
- 编号(15813)
- 资助(15088)
- 成果(14253)
- 重点(11916)
- 部(10840)
- 发(10559)
- 项目编号(10424)
- 课题(10336)
- 创(10163)
- 国家社会(9713)
- 科研(9684)
- 大学(9558)
共检索到130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娄策群 杨小溪 周承聪
探讨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相互作用的范围、纽带、方式和效果。指出相互作用范围包括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纽带主要有信息资源流转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竞争和合作是信息人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相互作用效果类型多样且分布具有偏利、偏害、同质互利、异质互利、同质互害、异质互害等多种情况。
关键词:
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人 相互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承聪 桂学文 武庆圆
在具体阐述信息人与各个信息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认为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遵循综合性规律、非等价性规律和木桶效应,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主要是学习,适应范围遵循耐性定律,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改造必须连锁进行,且根本在于改造信息本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芸 聂淑萍 黄解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企业生态系统产生重要作用。创新通过企业的生态因子作用于生态系统,是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的核心要素,并推动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生态系统对企业创新会产生反馈,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同时运行帮助企业实现创新目标。企业应引导全员工树立创新意识,从整体系统观对创新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创新不足或创新过量,并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创新。
关键词:
创新 生态系统 作用机制 反馈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苗苗 娄策群
探讨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范围、实现途径、形式、效果和作用程度,论述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范围包括同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异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通过信息人间接实现的,有一对一交互作用、一对多同时作用、多对一同时作用、多因子链式作用、多因子环式作用等多种形式,作用效果包括相互限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在相互作用力度、影响程度、作用效果方面都存在非均衡性。
关键词:
信息生态 环境因子 相互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欣
本研究以江苏南部农村工业发达地区中农村工业与农业较协调发展的北厍镇为系统研究对象,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村工业与农业生态系统内各部门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和投入产出关系。研究指出,乡(镇)在发展农村工业的同时,兼顾发展农、牧、渔才能促使农村工业与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北厍镇农村工业与农、牧、渔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是:农村工业最终产品增长1%,农、牧、渔分别增长的比率是0.14%、0.023%、0.09%;系统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是0.9151∶1。研究还表明,农村工业和耕地生产是当前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发达的乡镇的两大支柱,耕地生产在农村工业发达乡(镇)中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关键词:
农村工业,农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子静
信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核心要素是人、信息、信息环境;具有人为性、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
关键词:
信息生态 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平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捷 冷晓彦 张向先
信息生态系统的进化伴随着信息环境因子优化、新的信息物种产生、信息链结构和能量流变化的过程进行,信息和信息环境因子影响信息生态系统的进化。知识转化是信息人进行知识创新的内在机制,能够以信息环境因子、新信息物种产生和群落专业技术为作用点,形成作用链驱动信息生态系统的进化。作用点和作用链结构揭示了知识转化驱动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作用模式。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最终表现是系统输出产品的优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上
信息生态系统与知识生态系统在产生的背景、内涵、研究内容和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它们的联系在于二者具有相同作用,重视人和相关环境,二者有共同的发展起源,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信息生态系统 知识生态系统 比较研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孙小明
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丰田公司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既得益于"精益生产方式",也与丰田模块化生产网络形成和作用发挥的特点有关。在丰田公司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以良好信息生态系统为依托,"自动响应"和"人为响应"在组织边界内或跨组织边界发挥作用,保证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效率。为了深入了解丰田公司模块化生产网络,分析其信息生态系统的形成条件及机制多有助益。研究发现,丰田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信息生态系统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基础条件、组织边界内部条件、组织边界外部条件以及跨组织边界条件等4方面;形成机制中,丰田公司对信息生态系统的重构是基础,丰田公司与供应商的协同机制是核心内容,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协同机制是重要保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孙小明
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丰田公司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既得益于"精益生产方式",也与丰田模块化生产网络形成和作用发挥的特点有关。在丰田公司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以良好信息生态系统为依托,"自动响应"和"人为响应"在组织边界内或跨组织边界发挥作用,保证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效率。为了深入了解丰田公司模块化生产网络,分析其信息生态系统的形成条件及机制多有助益。研究发现,丰田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信息生态系统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基础条件、组织边界内部条件、组织边界外部条件以及跨组织边界条件等4方面;形成机制中,丰田公司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建材 蔡镇声
本文基于珠三角的调查,分析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困境,归纳了解决中小微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实践探索,提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案,即基于信息共享机制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其思路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政府部门、人行征信中心、金融机构、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有关中小微企业(主)的各种信息和信用资源,构建中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库,可有效降低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金融业务的成本,激发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动力,减少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研究设计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架构和交易流程等。最后,分析了该解决方案的创新之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纪远 岳天祥 张仁华 邵全琴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新明 王振 张红岩
信息生态已经成为人们在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并且是一个跨越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信息生态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提出以人为本的生态问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并探讨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构建以人为本的信息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并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信息环境 信息生态系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娄策群 杨小溪 王薇波
对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概念、机制和形式进行探讨。认为信息生态系统进化是指通过优化其结构和功能,信息生态系统整体从低层次平衡状态向高层次平衡状态发展的过程。外部信息环境变化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根本动力,信息人态度和主导因子的变化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先导,其他要素的适应性改造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实现过程。信息生态系统进化有突变式进化和渐变式进化、直线式进化和波浪式进化等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