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1)
2023(6815)
2022(5501)
2021(5513)
2020(4456)
2019(9998)
2018(10138)
2017(16777)
2016(10434)
2015(12433)
2014(12804)
2013(11449)
2012(11028)
2011(10120)
2010(10648)
2009(9621)
2008(9816)
2007(9500)
2006(8636)
2005(8080)
作者
(29869)
(24831)
(24533)
(23703)
(15780)
(12053)
(11492)
(9708)
(9621)
(9344)
(8552)
(8383)
(8044)
(8009)
(7835)
(7701)
(7630)
(7577)
(7329)
(7254)
(6734)
(6297)
(6027)
(6021)
(5830)
(5669)
(5656)
(5490)
(5112)
(5078)
学科
管理(31047)
(30723)
经济(30689)
(28119)
(25028)
企业(25028)
教育(21316)
中国(15362)
理论(14696)
技术(14245)
教学(14207)
方法(12346)
(11341)
(9916)
数学(9346)
数学方法(8998)
(8380)
业经(8183)
学法(7877)
教学法(7877)
技术管理(6862)
(6467)
(6324)
财务(6293)
财务管理(6278)
(6243)
企业财务(6024)
学理(5939)
学理论(5939)
(5765)
机构
大学(156284)
学院(150284)
研究(52625)
管理(48257)
(45274)
经济(43773)
理学(40163)
理学院(39557)
管理学(38371)
管理学院(38059)
(35815)
教育(34426)
中国(33604)
(33400)
师范(33160)
科学(32740)
(27129)
师范大学(27050)
(26236)
技术(24508)
研究所(24355)
中心(23934)
(23866)
北京(23768)
(21180)
(20990)
职业(20767)
业大(19608)
财经(18259)
(17957)
基金
项目(88498)
研究(74020)
科学(69450)
基金(57626)
(49414)
国家(48794)
教育(44711)
社会(41069)
科学基金(40750)
社会科(38372)
社会科学(38361)
(36942)
编号(34719)
成果(33189)
(32477)
基金项目(29033)
课题(27572)
自然(24454)
自然科(23965)
自然科学(23961)
(23689)
自然科学基金(23532)
资助(23286)
项目编号(21845)
重点(21649)
(20930)
规划(20154)
(19336)
(19107)
(18793)
期刊
教育(63346)
研究(56840)
(54623)
经济(54623)
中国(45860)
学报(24808)
技术(22740)
(21317)
科学(20634)
大学(19710)
管理(19222)
(18790)
职业(16572)
学学(16224)
图书(13943)
农业(12970)
(11330)
论坛(11330)
技术教育(10993)
职业技术(10993)
职业技术教育(10993)
财经(10814)
(10254)
金融(10254)
书馆(9857)
图书馆(9857)
(9457)
情报(8582)
技术经济(8192)
科技(7638)
共检索到250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祝智庭  顾小清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推行新课程标准,其中贯穿许多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必然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可以有不同的对策,其中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新课程教学便是重要对策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基本作用,接着论述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对其教学实施带来的挑战,并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在支持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进入改革发展的纵深时期,如何辨明理论和实践场域的"真"、"假"问题.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成为匡正改革方向和务本求实的根本。本文从当前关于新课改的国情基础的质疑出发,以历史与事实为依据,从改革的基本方向、理论借鉴、策略选择等方面阐述改革对国情的具体适应和创造性发展,试图努力标明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论争基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开剑  
"学科"是学术性的,而"术科"则代表了与学科相对应的另一种课程品性——实践与行动品性。"术科"理应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早地位,而"术科课程"则被忽视,甚至没有"术科"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建立"术科"概念,为此,就要创新课程理论、革新知识观与课程价值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素蓉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政府调整基础教育规模布局的动因。其结果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复式教学,既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避免基础教育规模布局调整的负的外部效应的产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杰  马云鹏  
审议是概念重建主义的倡导者施瓦布提出的重要的课程研究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课程研究者的关注,沃克等课程研究学者对课程审议的理论与实践模式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中,第一次有意识、大规模地尝试使用了课程审议这一研究方式。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揭示表现在课程审议中的交流与决策,可为我们认识课程审议这一研究方式提供依据。以审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是课程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伏秋平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三个层次”已很难适应整个社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需求。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转向信息技术教育:一是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起点,二是完善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三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四是体现课程设置的专业特点,五是重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支奎  
课程全纳是全纳教育的最高层次,当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生命的高度关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蕴涵了丰富的全纳思想。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爱一切生命;新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取向,为残、健学生共融于社会生活搭建平台,最低学习要求使特殊需要学生的实质性学习成为可能;新课程实施注重差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之需,合作学习促成学生差异共存;新课程评价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彰显生命的潜能和丰富多样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庆全  
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结合对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处理类似问题的思路考察,总结出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如下启示:如何对我国教育传统进行继承与批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理论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原有的理论如何匹配和衔接;如何衡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条件性因素;如何调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隔离;如何更好地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孔凡哲  
“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未必能产生比较容易的课程,而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课程教材的编写又不能忽视“螺旋式上升”。利用定量模型N≈αS/T+(1-α)G/T+N2可以清楚地发现,“窄而深”与“广而浅”都有可能导致过高的课程难度。“螺旋式上升”可以通过深度、广度、应用等三个维度逐步完成,而并非仅限于深度、广度两个维度。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恰当平衡,兼顾深度、广度和抽象类化(应用)多个维度的适度深化、稳步上升,是理想的课程设计教材编排的关键。克服“螺旋式上升”在具体操作中的误用,坚持“三个原则、两种类型、一个模式”,是促进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教材编排发展的基本对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为进一步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更好地发挥大学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将主办"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高级研讨会,具体研讨"大学参与课程改革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齐军  李如密  
教学时空变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了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教学时空变革典型,其主要是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激活教学空间、如何更有效地超越教学时间的限度和逾越教学空间的限制来开展变革的。在变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工具理性、教学习惯、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形式化、功利化等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正确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内容,有助于全面启动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教育部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的部分专家,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为统领,分别从不同的专业背景阐述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形成了对《纲要》这一重要文件的“一种”解读。本期发表的是崔允漷博士的观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君  张苗怡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直接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国家人才供给结构。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将向"职业基础教育"转型,这是由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的高中阶段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双重使命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与职业性的双重特性更加明确。在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然需要同步改革,应在以技术知识为指导的知识域、多元主体统筹协调的场域、聚焦职业基础人才培养的价值域逻辑下,以职业基础知识课程、职业基础素养课程、多维课程为思路进行新课程体系构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顾玉军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如何立足区情,在已有的基础上确保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