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8)
- 2023(10485)
- 2022(8684)
- 2021(8499)
- 2020(7029)
- 2019(15816)
- 2018(15458)
- 2017(28412)
- 2016(15893)
- 2015(18295)
- 2014(18148)
- 2013(17782)
- 2012(17259)
- 2011(15925)
- 2010(16165)
- 2009(15556)
- 2008(16052)
- 2007(14651)
- 2006(13224)
- 2005(12343)
- 学科
- 济(66959)
- 经济(66777)
- 管理(44243)
- 业(39041)
- 企(33904)
- 企业(33904)
- 方法(28428)
- 中国(22219)
- 数学(21903)
- 数学方法(21556)
- 学(17876)
- 农(17243)
- 财(16520)
- 制(15919)
- 理论(15718)
- 业经(15349)
- 贸(14103)
- 贸易(14092)
- 易(13802)
- 和(12672)
- 银(11844)
- 银行(11824)
- 融(11465)
- 金融(11463)
- 行(11418)
- 教育(11397)
- 体(11120)
- 农业(10659)
- 策(9968)
- 环境(9184)
- 机构
- 大学(247652)
- 学院(239011)
- 济(99270)
- 经济(97324)
- 研究(89644)
- 管理(82192)
- 理学(69349)
- 中国(69024)
- 理学院(68372)
- 管理学(67001)
- 管理学院(66525)
- 京(54636)
- 科学(53133)
- 财(49169)
- 所(46114)
- 研究所(41631)
- 中心(38905)
- 财经(38523)
- 农(37386)
- 范(36783)
- 江(36781)
- 师范(36473)
- 北京(35661)
- 经(35109)
- 经济学(32651)
- 院(31512)
- 业大(31393)
- 师范大学(30045)
- 州(29142)
- 农业(29105)
- 基金
- 项目(147807)
- 科学(116236)
- 研究(110210)
- 基金(108846)
- 家(95749)
- 国家(94920)
- 科学基金(79294)
- 社会(72220)
- 社会科(67255)
- 社会科学(67234)
- 基金项目(55577)
- 教育(52817)
- 省(52416)
- 自然(48695)
- 自然科(47575)
- 自然科学(47556)
- 划(46831)
- 自然科学基金(46779)
- 资助(45354)
- 编号(43404)
- 成果(39501)
- 部(35428)
- 重点(34414)
- 课题(31508)
- 教育部(30798)
- 国家社会(30741)
- 发(30346)
- 中国(30254)
- 创(29526)
- 大学(29016)
共检索到38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忆源 余洋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概括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全国上下对它的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远超出许多人的预期。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还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一举措既意味着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用宣传教育等软性力量来推动,而且还要借助法制的力量作为后盾;同时也更意味着,核心价值观被提升到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核心价值观之所以会得到如此持续性的高度重视,因为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连春 单俊宇
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培养担当着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黄明理教授在其著作《角度·视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梦雨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多元化发展在丰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选择的困惑与迷失。虽然价值观念从一元到多元是人类精神世界发展的必然走向,但由此产生的社会冲突和价值矛盾如若不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通过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让少年儿童在学习、模仿、行动和反思上下功夫,帮助他们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成效的基本实践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 教育 实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娟 刘军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萌芽、凝练的农垦精神,成为各项事业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农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二者具有相同的爱国属性、文化基因和理想依托。以农垦精神为核心,开展思想教育、实践教育、文化教育,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
关键词:
农垦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在关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志愿服务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精神以公共精神为旨归,同时也是公共精神生成的丰厚土壤。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典型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娟 王家华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可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高校作为“育人育才”的重要基地,想要通过人才培养引领社会向积极一面进发,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是重要途径。创新要有前提和底线,也要有实践提供支撑。由宁晓菊和张夏青编写、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研究与实践》一书,立足于实践调研对如何“守正”、如何“创新”、如何“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为高校、教师、学生以及为广大读者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何去何从”提供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鲁玙
加强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性教育固然重要,隐性教育的辅助作用也不可忽视。文章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背景和深刻内涵的前提下,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对隐性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波 周颖
"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成为广大师生培育、信仰、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指南。大学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阵地,在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传承核心价值的崇高使命,承载着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发挥着弘扬核心价值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忠荣 杨永志
生态社会主义为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批判与重构两条路径为人类指出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非正义性,主张以民主方式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构建和文化培植多维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体现生态社会主义对结果平等、公正的终极价值追求。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批判与重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娅
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出现是现实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冲击、物欲扩张及个体人特殊境遇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内容和本质体现,将知识教育、信仰教育、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以开放的心态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镕泽 刘浩
空气之于我们是无时不需、无处不要的,突破时空的限制,但总是被人忽视。对于社会主义公民,核心价值也同空气一样重要,但有人却意识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了方向,为实践路径提出了具体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波 马晓英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天然教育功能,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内涵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外延定位片面化等现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课堂和宿舍两个阵地,抓住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用好制度、活动、实践、网络四个载体,有助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延华 裴茜
基于前期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化课程改革和在线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利用职业能力分析表、鱼骨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课程思政的设计,并结合项目化课程、在线课程进行了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志凯 何玉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政课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作为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促进知行有效转化,实现价值观塑造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