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3)
2023(5270)
2022(4482)
2021(4233)
2020(3736)
2019(8555)
2018(8255)
2017(16229)
2016(8988)
2015(9966)
2014(10084)
2013(9816)
2012(9343)
2011(8551)
2010(8966)
2009(8682)
2008(8912)
2007(8510)
2006(7685)
2005(7275)
作者
(26724)
(22144)
(21906)
(20908)
(14522)
(10477)
(10063)
(8677)
(8390)
(8278)
(7787)
(7759)
(7306)
(7286)
(7115)
(7076)
(6615)
(6607)
(6408)
(5970)
(5659)
(5572)
(5356)
(5334)
(5109)
(5086)
(5014)
(4581)
(4466)
(4335)
学科
(35512)
经济(35453)
管理(28314)
(26439)
(21667)
企业(21667)
方法(16376)
数学(13879)
数学方法(13728)
(13607)
(13122)
(12423)
银行(12410)
(11892)
中国(11816)
(11551)
金融(11550)
(10916)
保险(10825)
(8513)
(8093)
(8081)
业经(7311)
(7279)
财务(7268)
财务管理(7233)
体制(7129)
(6991)
企业财务(6970)
理论(6963)
机构
大学(139866)
学院(134934)
(56603)
经济(55365)
管理(50551)
研究(46447)
中国(42408)
理学(41411)
理学院(40921)
管理学(40279)
管理学院(39994)
(35280)
(29752)
财经(26610)
科学(26027)
(24206)
(24157)
(21810)
中心(21606)
研究所(21223)
财经大学(20075)
(19459)
北京(19260)
经济学(18764)
(17431)
(17299)
师范(17292)
经济学院(16794)
(16573)
金融(16329)
基金
项目(79215)
科学(62965)
基金(60396)
研究(57726)
(52277)
国家(51866)
科学基金(44347)
社会(38056)
社会科(35981)
社会科学(35969)
基金项目(30844)
自然(28483)
自然科(27886)
自然科学(27878)
(27727)
自然科学基金(27438)
教育(26289)
资助(25825)
(24651)
编号(22106)
成果(20287)
(19053)
重点(17796)
教育部(16745)
国家社会(16144)
(16118)
人文(15612)
(15582)
课题(15569)
(15401)
期刊
(66823)
经济(66823)
研究(49539)
(29365)
中国(28108)
(25300)
金融(25300)
学报(21488)
科学(19648)
管理(19268)
(17121)
大学(16719)
学学(15720)
财经(15587)
(13143)
教育(11872)
农业(10649)
经济研究(10260)
技术(8898)
问题(8590)
理论(8499)
业经(8065)
(7738)
实践(7540)
(7540)
国际(7144)
(6745)
世界(6495)
技术经济(6430)
现代(6210)
共检索到221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征  
保险市场的健康运行是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保险市场的再深化是一个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保险市场的再深化需要依靠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以及政府共同推动完成。而该过程又非自然而然的发生,在我国,保险市场滞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加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融合力度需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要能动作用,共同诱导适应性制度的变迁。政府监管在该过程应发挥重要作用,但更应仔细甄别防止不恰当的政府干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成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30年间,保险市场结构经历了从完全垄断到寡头垄断再向垄断竞争的变迁,政府监管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在这三个阶段中,保险市场结构与政府监管政策在相互匹配上总是一个"均衡-非均衡-均衡"不断循环的过程,其错配的根源主要有政府监管政策供给存在偏好以及中国保监会定位模糊等。因此,要在新形势下两者实现新的均衡,需在监管目标、主体和内容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作用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补短板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年报问询函,深入探究了交易所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具有风险甄别能力。结果显示:首先,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收到问询函的概率越高,而且在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企业样本中,问询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越高,这反映了问询函具有精准识别的功能;其次,对于非国有企业、深交所上市公司,以及媒体关注度较高、所处法制环境较好的企业,问询函对盈余管理的识别效果更加明显;最后,问询函同样能够甄别相对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并通过影响企业未来的会计绩效而使真实价值回归。文章为中国现阶段监管方式创新性转型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惠  谢正强  
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正徐徐打开 ,保险市场监管的不力与保险市场的的失灵成为中国加入 WTO之后的隐忧。中国保险业需要政策的呵护 ,但保护并非让保险业成为被父母溺爱的孩子 ,否则 ,保险业难以从幼稚走向成熟 ;保护也不能强迫国民只能接受价格高昂的保险产品 ,接受低劣的保险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才是保险监管的最终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成  刘晓楠  
保险市场监管中的诺斯悖论是指政府本应从公共利益出发,提供公正公平的监管政策,但由于自身利益问题,政府干预行为会出现失灵,导致监管效率下降,损害保单所有人的利益。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多年,保险监管同样存在诺斯悖论,主要体现为政府监管政策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这源于特殊的中国保险制度、产权背景和保监会定位,可通过政府监管目标、主体、手段和内容的积极调整,尽量修正政府失灵,以化解诺斯悖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俞自由  郭杨  
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一)武汉大学保险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华林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自由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律师,高级经济师郭杨一、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背景分析逐步开放保险市场是中国保险事业发展的正确选择,建立和加强对保险市场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俞自由  郭杨  
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二)武汉大学保险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华林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自由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律师、高级经济师郭杨二、各国保险市场开放模式及其监管制度的比较研究保险业是国际金融服务市场中较大的服务行业之一。19...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俞自由  郭杨  
四、中国保险市场开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已经开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保险国际化、自由化、现代化步伐亦日益加快,引进来乃至走出去,已是中国保险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谨慎从事、从长计宜,制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俞自由  郭杨  
三、中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和上海保险市场开放试点的现状及评价在前一部分里,我们对保险市场开放的四种模式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有关国家的保险监管制度。我们可以看到,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和保险业的公众性,决定了保护被保险人的权利是保险监管的首要目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曙光  
在国家稳定性租金最大化、体制内产出最大化、强制性储蓄最大化和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稳定提升这四个目标的共同作用下,国家信用和民间信用呈现出一种历史性的消长关系。民间信用扩张经历了五个不同扩张阶段,民间信用的内在运行机制、契约形式、经济社会绩效以及监管模式都有所不同。政府对各类不同的民间金融机构应加以谨慎甄别,而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予以取缔或给予简单的金融抑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辞  李炎杰  
政府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有其经济学动因。后危机时代,保险监管呈现出了全球性的特征。从国际宏观角度进行保险监管的微观经济基础的探讨,必将有利于我国保险监管事业的迅速稳固发展。公共利益监管理论认为,政府监管的存在是为了修正低效率或不公正的市场行为。本文根据经济学的框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存在的四种市场失灵的表现,即市场支配力、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阐释了保险监管存在的经济学动因,认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于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及时纠正市场缺陷、防范各类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自由  纪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宏  
一、创新是保险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产品创新是保险市场创新中最基本的部分。正是通过不断推出新的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保险业才能持续拓展市场。例如,为了避免利率风险,满足消费者投资需求,保险公司推出分红保单、利差返还保单、保障收益合约(GIC)、万能寿险、变额寿险、弹性保费变额寿险等浮动利率型和投资型弹性产品;为了满足人类所面临风险的变化和涌现的新投保需求,保险公司推出“人类疯牛病险”保单(即CJD保险)、气候保险、嗓子保险、手指保险、高尔夫球一杆进洞保险、绑架保险、政变保险等全新的保险险种。(二)保险市场营销创新。主要体现为保险营销模式越来越灵活,除传统的代理分销系统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卫勇  
一、保险监管的成因分析 保险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具有极强的公众性和社会性。当具有信托性质的保险业在聚集起巨额保险基金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时,不仅直接影响到保险合同各方,还涉及了其他许多不直接参与保险交易的公众的利益。此时,维护公共利益就成为保险监管的首要理论基础。加之保险经营的特殊性质,更显示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其一,保险是人们预先缴付保费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