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8)
2023(4939)
2022(3958)
2021(3824)
2020(3398)
2019(7713)
2018(7753)
2017(14972)
2016(8329)
2015(9465)
2014(9446)
2013(9321)
2012(8617)
2011(7978)
2010(8480)
2009(8047)
2008(8341)
2007(7682)
2006(7004)
2005(6504)
作者
(24821)
(20500)
(20395)
(19438)
(13363)
(9719)
(9227)
(8049)
(7844)
(7695)
(7379)
(7122)
(6907)
(6702)
(6658)
(6453)
(6138)
(6132)
(6036)
(5823)
(5296)
(5162)
(5098)
(4928)
(4799)
(4706)
(4631)
(4388)
(4085)
(4081)
学科
(29080)
经济(29034)
(24351)
管理(22300)
(19022)
企业(19022)
方法(11997)
中国(11280)
(10922)
保险(10831)
数学(9360)
数学方法(9185)
(9024)
理论(8624)
(8540)
(8527)
银行(8526)
(8436)
(8280)
(8083)
(7404)
金融(7402)
业经(7288)
(5941)
贸易(5936)
(5756)
(5390)
教育(5376)
农业(5368)
财务(5367)
机构
大学(126871)
学院(124920)
(45768)
经济(44587)
管理(44073)
研究(41171)
理学(36114)
理学院(35647)
中国(35064)
管理学(34878)
管理学院(34656)
(27329)
(26298)
科学(25519)
(21684)
(20759)
财经(20287)
研究所(19487)
(19299)
中心(18511)
(18396)
(18254)
师范(18233)
北京(17633)
(16691)
业大(16279)
农业(15136)
财经大学(15074)
师范大学(14648)
经济学(14348)
基金
项目(73869)
科学(57223)
研究(55156)
基金(52446)
(45655)
国家(45245)
科学基金(38052)
社会(33589)
社会科(31545)
社会科学(31530)
(28441)
基金项目(27050)
教育(26439)
(24754)
自然(24536)
自然科(23987)
自然科学(23977)
自然科学基金(23551)
编号(23189)
资助(22241)
成果(20894)
重点(16968)
课题(16727)
(16561)
(15163)
(14924)
(14736)
教育部(14268)
创新(14184)
大学(14008)
期刊
(56124)
经济(56124)
研究(42966)
中国(28031)
(21300)
学报(20898)
科学(18720)
教育(18578)
(17905)
(17692)
金融(17692)
管理(16722)
大学(15908)
学学(14600)
农业(11671)
财经(11393)
技术(10770)
(9600)
业经(8100)
经济研究(8038)
图书(7624)
问题(7000)
(6950)
(6418)
理论(6369)
(5954)
(5875)
论坛(5875)
书馆(5814)
图书馆(5814)
共检索到199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尧  
本刊今年第1期原文发表了张淑珍同志所撰写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文,现又收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尧同志所撰写的文章,以此文来争鸣,这是很好的,可以把学术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也有利于贯彻执行《保险法》。 此文有价值,值得认真一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永生  
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不仅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依据什么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以及司法部门依据什么对保险合同纠纷进行处理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对《保险研究》在1996年第1期发表的张淑珍同志所撰《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以下简称:张文),以及第3期发表的王尧同志所撰《论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及其他形式》(以下简称:王文)两文中的有关论点、论据,着实不敢苟同或不敢完全苟同,所以提出以下商榷看法。 《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珍  
再谈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与王尧同志商榷○张淑珍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并未有一致的看法。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2条的规定,笔者认为保险合同应该是不要式合同。这一观点已在《保险研究》1996年第1期发表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卫东  
也谈保险合同形式及其生效的法律问题——兼与李兆良、蔡广国两同志商榷○周卫东编者按:本刊连续发表了一些争鸣文章,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为保险理论和保险法理的完善奉献了一点力量。周卫东写的这篇文章,能够按照保险法第3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馨  
本文对《论商业保险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比较》提出商榷 ,认为保险合同是属于民事合同的一个分支 ,从属于民事合同 ,理由是投保人与保险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符合一般法理上的“主体说”,“目的说”,“选择说”,保险合同属于“私法”范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兆良  
交纳保险费不是人身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与蔡广国同志商榷○李兆良《保险研究》1997年第7期刊登了蔡广国同志撰写的《谈谈交付保险费与保险单生效的法律关系问题》一文(下称《蔡》文),读后觉得文中有一些观点不妥,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来再研究和探讨,以利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华春辉  
本文从合同和民事合同的概念、我国民事合同的概念及原则、我国《合同法》中合同的概念及原则、商业保险合同的概念及原则、商业保险合同和《合同法》及《民法通则》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仁祥  
李心合同志在《论传统农业及其改造》(以下简称《改造》)①一文中对我国农业合作化作出了否定评价,提出了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还有非家庭承包的责任制),创立新的农业组织主张。笔者不同意这些看法。下面就这几方面问题商榷。由于这些看法与目前较多流行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跃进  
也论谁是企业的主人──兼与张泽荣同志商榷郭跃进明确谁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转机建制,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调动企业各方的积极性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12期刊载了张泽荣同志的文章──《股东与职工,谁是企业的主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珉  
构建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是多元的。本文探讨了后实证主义范式兴起的背景,指出经验学派及其方法论是多元化研究范式中的一种,并分析了经验法或案例法构建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特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珍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的协议,保险合同是否必须按法定形式或手续订立,也即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所谓要式合同,是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或手续订立的合同,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为不要式合同,即法律不要求必须以某种形式订立,当事人可以任意采取何种形式都为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明  
《保险研究》1994年第1期刊登了季晶明撰写的《“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的由来》一文(以下简称《由来》),介绍了运输合同及保险合同中有关“双方互有过失碰撞”条款的发展历史。笔者认为该文的有些观点不够全面,有些观点不够准确。特写此文与季晶明商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伟  汤华东  
《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8期刊登了张韬同志的文章,题为“ 商投资国民待遇问题新探”。文章最后结论称“为了更多吸引外资和正确引导外资流向,实行‘超国民待遇’是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所必要。”笔者对此略有歧见,冒昧提笔,略陈管见。 一、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超国民待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志强  
信用社体制改革建立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时,竞究提“权、责、利”相结合好,还是提“责、权、利”相结合好?从表面上看只是“权、责”两字位置先后问题,没多大意思,实际上能有个准确的提法,并能理解其意义,对于搞好责任制是有益处的。自拜读《农村金融研究》83年增刊第2期封底刊登的张根学同志《关于“权、责、利”的提法小议》一文后,更感到弄清这一提法的重要性。现谈点粗浅的看法,兼与张根学同志商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力文  
自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亚金融危机已整整持续了一年。虽经各国的努力,世界金融组织的帮助,但迄今仍未见重大的转机。这场在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地区所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给这一地区的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探索产生这一金融危机的原因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