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8)
2023(2276)
2022(1942)
2021(1870)
2020(1723)
2019(3848)
2018(3641)
2017(7121)
2016(3996)
2015(4337)
2014(4420)
2013(4519)
2012(4105)
2011(3780)
2010(3970)
2009(4119)
2008(4292)
2007(4093)
2006(3680)
2005(3538)
作者
(11450)
(9449)
(9334)
(8941)
(6206)
(4485)
(4412)
(3766)
(3675)
(3496)
(3396)
(3281)
(3093)
(3054)
(3039)
(3021)
(2798)
(2796)
(2733)
(2509)
(2423)
(2322)
(2318)
(2211)
(2206)
(2165)
(2126)
(1910)
(1832)
(1813)
学科
(14905)
经济(14882)
(14064)
管理(11928)
(10794)
保险(10703)
(10418)
企业(10418)
方法(7385)
(6972)
(6921)
银行(6921)
中国(6860)
(6568)
(6550)
数学(6035)
数学方法(5950)
(5248)
金融(5247)
各种(4401)
类型(4342)
种类(4318)
各种类型(4312)
制度(4298)
(4298)
理论(4162)
(3799)
财务(3791)
保险业(3782)
财务管理(3776)
机构
大学(63458)
学院(60785)
(24976)
经济(24364)
管理(22476)
中国(19099)
研究(17889)
理学(17648)
理学院(17475)
管理学(17189)
(17175)
管理学院(17067)
(13108)
财经(12826)
(11564)
(10039)
财经大学(9553)
科学(9505)
(8992)
中心(8797)
北京(8730)
(8417)
(8415)
经济学(8414)
金融(8305)
(8054)
师范(8025)
研究所(7678)
经济学院(7458)
(7369)
基金
项目(31783)
科学(25122)
研究(24315)
基金(23980)
(19827)
国家(19629)
科学基金(17193)
社会(16216)
社会科(15246)
社会科学(15242)
基金项目(11832)
教育(11179)
(11103)
资助(10809)
自然(10506)
自然科(10281)
自然科学(10278)
自然科学基金(10109)
编号(9730)
(9697)
成果(9188)
(7582)
(7129)
教育部(6914)
重点(6849)
课题(6813)
人文(6673)
国家社会(6670)
(6465)
项目编号(6253)
期刊
(30246)
经济(30246)
研究(25063)
(14587)
(13762)
金融(13762)
中国(13138)
学报(8658)
管理(8134)
财经(7890)
科学(7291)
大学(6947)
(6576)
学学(6391)
教育(6302)
(5832)
保险(4355)
(4355)
技术(4238)
经济研究(4153)
理论(4082)
问题(3910)
实践(3729)
(3729)
(3713)
业经(3345)
财会(3277)
国际(3248)
农业(3230)
技术经济(3061)
共检索到103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海军  
保险合同的成立一般应以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投保要约作出承保的意思表示为标志 ,但在保险人或保险代理人接受投保人的投保单并收取保险费而未即时向投保人出具保险单的情况下 ,投保人交付保险费性质与效力的断定对确定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有其重要的法律意义。本文作者认为从“无合同则无义务”的一般合同规则出发 ,推定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 ,符合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 ,更有利于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实质正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兆良  
谈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及保险费的支付李兆良一、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及形式(一)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我国《海商法》第221条规定:“被保险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海上保险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后,合同成立。”从《海商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海上保险合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卞江生  
新《保险法》对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予以了简化。根据新《保险法》第13条的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即成立。但新《保险法》的规定过于简略,导致实践中产生一些争议。本文认为,结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及承保实务,保险人核保通过并通知投保人即意味着"保险人同意承保";寿险业务中,保险人在投保人签署投保单之后即预收首期保险费并不表示保险人必然同意承保,但保险人应当为投保人提供临时保障,并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承保;投保人表明投保意向或递交投保单后,保险人应及时作出同意承保或拒绝承保的意思表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志军  
保险法在赋予受益人受益权的同时,并未赋予受益人任何保护或促成受益权实现的其他权利,实务中存在影响受益权实现的众多权利冲突。本文从利益衡量角度,提出赋予受益人保险合同效力维持权,并对可能出现的权利冲突提出应对思路,以达致各方利益的平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兆良  
交纳保险费不是人身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与蔡广国同志商榷○李兆良《保险研究》1997年第7期刊登了蔡广国同志撰写的《谈谈交付保险费与保险单生效的法律关系问题》一文(下称《蔡》文),读后觉得文中有一些观点不妥,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来再研究和探讨,以利保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钱思雯  
合同制度始终在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矛盾冲突中不断演进。在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作为区分保险与赌博的客观标准始终无法回避主观性问题,越来越多学者呼吁取消保险利益原则。但是,作为主观要素的保险目的却更为接近保险合同本质,并呈现出客观化功能:损失补偿系保险合同典型的交易目的,并在补偿性保险中作为客观目的认定,用以衡量保险法律上的损失;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同意系明示的主观目的,避免了利益主义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保险合同主观化与客观化的平衡过程中应当以"损失"取代"利益",构建保险目的客观化标准;同时,理顺监管机构、保险公司和法院的外部控制体系,确保保险目的合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蔡广国  
谈谈交付保险费与保险单生效的法律关系问题——兼与李志文同志商榷○蔡广国最近出版的《保险法适用全书》中第272页登载了李志文同志撰写的《交付保险费保险单才有效力》一文(以下称《李》文),该文认为交付保险费保险单才能生效,就是说交付保险费是保险单生效的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仲林  
论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胡仲林1981年《经济合同法》颁布之前,部分同志认为为了保护那些已交纳了保险费,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从保险人处取得保险单或保险凭证的被保险人,应当认定保险合同为非要式合同。《经济合同法》颁行后,在第25条中明确规定“财产保险合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娟  
在保险行为中,保险费交付与否往往与保险合同的存续相关,因此影响到具有消费者身份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在我国保险实务上,保险人多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第一期保险费没有交付,保险合同尚未成立;或以第二期及后续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季钰  
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发生争议时 ,需要对合同加以解释 ,以确认合同的真实意思。为了避免纠纷 ,在保险活动或司法实践过程中 ,应遵循如下解释原则 :客观标准原则 ;意图解释原则 ;普通词意原则 ;尊重保险惯例原则 ;效力优先原则 ;整体解释原则及不利解释原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侯江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保险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保障作用 ,与此同时 ,保险合同纠纷 ,也日渐增多 ,除客观原因外 ,对保险合同特性的认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保险合同的保障性、补偿性与给付性、附合性、射性和最大诚信性等方面 ,已不同于一般经贸合同的含义 ,而是扬弃后的新产物。认识这些特性及其在工作中的意义 ,对促进保险事业发展 ,完善保险法律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樊启荣  
论保险合同的解除与溯及力○樊启荣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合同的解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鉴于保险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民商事合同,在法律性质上与一般合同及其解除有所差异,因而有必要对保险合同的解除与溯及力进行探讨。一、保险合同解除的概念及其特征保险合同的解除,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瑞玉  王龙  
保险是投保人按签订的保险合同的规定,一次或分期向保险人缴付保险费,保险人在发生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不可预料或不可抗拒之事故时,对投保人或受益人进行补偿或给付保险金,以保障投保人或受益人的权益。保险在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任何保险法律关系的发生,都必须以保险合同为依据,保险合同是发生保险法律关系的前提,无保险合同,保险法律关系就无法成立。保险合同是当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旭男  于夕媛  
因第三人违约行为造成保险标的的经济利益损失,理论界关于责任承担主体的反思质疑着保险合同的相对性原则。通过判断第三人对保险标的的损害,理顺保险合同中第三人侵权与违约的竞合关系,得出保险人因第三人违约可以行使代位求偿权之结论。为了增强保险合同中代位受偿权的规范性,在行使要件与方式上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第三人承担保险事故责任并且保险人已支付保险金、保险人以自己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