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3)
2023(5756)
2022(4918)
2021(4612)
2020(4059)
2019(9149)
2018(8891)
2017(17226)
2016(9595)
2015(10906)
2014(10928)
2013(10900)
2012(10262)
2011(9376)
2010(9515)
2009(9281)
2008(9431)
2007(8769)
2006(7962)
2005(7526)
作者
(29494)
(24453)
(24097)
(23116)
(16001)
(11939)
(11090)
(9602)
(9338)
(8988)
(8461)
(8432)
(8153)
(8069)
(7930)
(7721)
(7306)
(7287)
(7269)
(7153)
(6208)
(6039)
(5977)
(5933)
(5720)
(5495)
(5406)
(5306)
(5016)
(4889)
学科
(38751)
经济(38675)
(37080)
管理(34629)
(34104)
企业(34104)
方法(19918)
(17549)
数学(15261)
数学方法(15096)
(13830)
财务(13821)
财务管理(13788)
企业财务(13301)
(11639)
中国(11492)
(10971)
保险(10879)
业经(10047)
理论(9349)
(9100)
(8969)
银行(8945)
(8412)
(8007)
金融(8006)
(7645)
(7360)
(7197)
(6701)
机构
大学(147371)
学院(142908)
(55145)
经济(53919)
管理(53903)
研究(47415)
理学(45012)
理学院(44543)
管理学(43778)
管理学院(43545)
中国(41337)
(32962)
(31670)
科学(28842)
财经(25209)
(25077)
(23163)
(23090)
(22855)
研究所(22229)
中心(21615)
北京(20304)
业大(19213)
财经大学(18976)
(18719)
师范(18433)
农业(18324)
(18304)
(16659)
经济学(16523)
基金
项目(86215)
科学(67650)
基金(64277)
研究(60217)
(56686)
国家(56196)
科学基金(47952)
社会(38561)
社会科(36186)
社会科学(36174)
基金项目(33340)
自然(33018)
自然科(32278)
自然科学(32265)
自然科学基金(31732)
(31699)
教育(28538)
(28222)
资助(27811)
编号(23061)
成果(20556)
(20176)
重点(19765)
教育部(17519)
(17102)
科研(17006)
课题(16553)
(16418)
人文(16377)
(16348)
期刊
(64430)
经济(64430)
研究(48345)
中国(31270)
(30104)
学报(25732)
管理(22581)
科学(22022)
(21089)
金融(21089)
(19818)
大学(19391)
学学(18229)
教育(15125)
财经(14591)
农业(12646)
(12293)
技术(10035)
经济研究(9839)
财会(8770)
会计(8578)
业经(8532)
问题(7940)
(7670)
(7532)
(6981)
理论(6920)
国际(6692)
现代(6486)
技术经济(6258)
共检索到230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克贞  
本文案例涉及两个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其一是保险人的说明义务问题;其二是第三者的范围问题。文章结合本文案例对保险人如何履行说明义务和被保险人能否成为第三者的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文中  
先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作出一般性解释,然后介绍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对"第三者"外延的界定,再对相关界定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认为根据我国当前的相关立法环境可以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调整为车辆实际使用人;被保险人不应该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从事驾驶工作的雇用驾驶员不应该成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第三者",但是其家庭成员应该包括在"第三者"之中;车上人员和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是否应当成为"第三者",对于强制三责险和商业三责险应该区别对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春银  
在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和巴黎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修订之后,对保险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公约补偿限额的保险供给问题;核损害的概念界定问题;时效问题;豁免问题;诉讼辩护成本与索赔处理费用问题;恐怖责任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保险人的发展甚至生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粟榆  岑敏华  
新《保险法》明确了责任保险中第三者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受限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及法律普及程度,第三者直接请求权的赋予将导致责任保险实务中出现新的纠纷,给保险公司带来未知的经营风险。为保证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有必要加强对诉讼风险的防范,扩大强制责任保险的承保面,加强与新闻媒体及公众的沟通等,以确立对保险公司的利益保护,并以之作为责任保险稳定经营的制度基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小波  胡小杰  
在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是否享有直接求偿权的争议并未因《保险法》的修订而停止,本文从合同相对性理论的突破和责任保险理论基础的变化入手,分析了赋予第三者直接求偿权的现实意义,并从法理角度论证了该项权利的性质。最后,结合各国的立法现状,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评析,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柳  
核第三者责任是对公众利益的保护,世界各国均通过严格立法对该责任进行强制保险,而我国在这一制度体系上并不成熟。本文先综述核第三者责任保险并强调其重要性,接着介绍了我国实际情况并揭示出问题的核心在于立法缺陷。同时从法律规定、保险组织两方面着重介绍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核第三者责任保险体系,并给出关于其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广东金融学院责任保险课题组  罗向明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索赔期限的不同规定关系到赔案能否赔付,直接关系保险合同双方的切身利益。我国保险业和监管机构应该对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条款进行清理和规范,并尽量将复杂的条款通俗化,以减少因此带来的不必要的纠纷或诉讼,从法律和条款中保证保险合同双方的公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红  
至2007年6月30日,中国第一个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强制实施的责任保险——"交强险",实施已满一年。在这一年中,无论是"交强险"的条款制订方面,还是实务操作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以致近期的各种媒体对其质疑声不绝于耳。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探索、不断的改进走向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娜  
我国机动车辆日益增多 ,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在社会保障不能覆盖、公众保险意识淡薄的情况下 ,为了保护无辜受害者的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实施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强制保险可以通过立法手段或行政手段来保障实施。经营主体是我国保险市场上除外资保险公司外的所有保险公司 ,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蓉  何海霞  
交通事故中车上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因某种原因置身于车辆之外,遭到本车撞击或碾压的案件并不少见。但此类受害人属于"车上人员"还是"第三者",我国现行的保险条款和法律法规尚未有明确界定,由此引发了不少保险纠纷,各地法院在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判决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案例及各方观点,指出在两种特定条件下,应支持"车上人员"向"第三者"转化,以更好地保障被保险人和受害人的利益,减少保险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体现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社会价值。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韦炎  
目前,机动车辆保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是人保公司财产保险的一大拳头险种。从贵州省该险种保费收入来看,已达1.4亿余元,占纯保费险种收入的50%多。这样一个大的保费收入险种,按说其经济效益也应该是可观的,但近几年来其经济效益却一再滑坡,赔付率从当初开办时的36%上升到目前的80%以上,这还包括原属人险的驾乘人员险划归车险后降低了赔付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衡霞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仅承接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还必须承担另一种风险,即契约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第三者责任险"。而现有的研究来看基本没有涉及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三者责任险",因此,不论是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权出发,还是制度创新或农业保险制度长远发展的需要来看(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对产业化组织外的第三方——消费者造成的巨大损失),构建农业产业化"第三者责任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洪  赵桂芹  
本文修正了Richaudeau(1999)提出的保障-风险条件相关模型,考虑到索赔次数中的"零膨胀"现象,采用零膨胀Poisson分布拟合索赔次数,以我国汽车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车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公开信息的基础上,我国汽车保险市场仍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费率厘定、无赔款优待制度、附加险设计等方法分离不同风险的投保人,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伟  
本文从现实和理论角度分析了汽车消费引起的社会安全问题 ,提出在我国建立强制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