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4)
2023(6881)
2022(5813)
2021(5268)
2020(4587)
2019(10172)
2018(9975)
2017(19689)
2016(10823)
2015(12121)
2014(12221)
2013(11916)
2012(10946)
2011(9853)
2010(10226)
2009(10119)
2008(10509)
2007(9838)
2006(8845)
2005(8479)
作者
(30322)
(25323)
(25261)
(24118)
(16354)
(12086)
(11515)
(9749)
(9543)
(9183)
(8706)
(8560)
(8337)
(8252)
(8177)
(7848)
(7503)
(7443)
(7311)
(7216)
(6280)
(6173)
(6041)
(5891)
(5803)
(5794)
(5638)
(5487)
(4971)
(4850)
学科
管理(45519)
(43829)
(41516)
经济(41419)
(39267)
企业(39267)
(21898)
方法(18399)
(17487)
(16136)
财务(16110)
财务管理(16075)
企业财务(15499)
数学(15406)
数学方法(15255)
中国(12509)
(11612)
(11215)
银行(11209)
(11162)
保险(11071)
(10542)
业经(10427)
体制(10338)
(9801)
金融(9798)
(9193)
理论(8027)
(7634)
(7449)
机构
大学(164085)
学院(160963)
(68087)
经济(66634)
管理(63097)
理学(52767)
理学院(52285)
管理学(51635)
管理学院(51315)
研究(49038)
中国(43319)
(42099)
(33560)
财经(31845)
(28736)
科学(25503)
(25359)
(23820)
财经大学(23772)
中心(22926)
经济学(21698)
北京(21351)
研究所(20528)
(19989)
经济学院(19382)
(19189)
(18650)
商学(18631)
师范(18505)
商学院(18485)
基金
项目(95481)
科学(76756)
基金(72320)
研究(72170)
(60825)
国家(60327)
科学基金(53474)
社会(48493)
社会科(45986)
社会科学(45977)
基金项目(37478)
(35319)
教育(33919)
自然(33561)
自然科(32786)
自然科学(32779)
自然科学基金(32264)
资助(30140)
(29839)
编号(28242)
成果(25216)
(24830)
(22990)
重点(21249)
教育部(20804)
(20458)
国家社会(20300)
人文(20028)
课题(19772)
(19688)
期刊
(79061)
经济(79061)
研究(55584)
(38220)
中国(33405)
管理(26370)
(24103)
金融(24103)
学报(21618)
科学(20055)
财经(18199)
大学(17838)
(17695)
学学(16829)
教育(15433)
(15309)
技术(12460)
经济研究(11643)
财会(10823)
农业(10756)
业经(10512)
问题(10118)
会计(9964)
理论(8597)
(8515)
(7712)
国际(7609)
现代(7603)
实践(7559)
(7559)
共检索到256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炳志  黄斌  
在保险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 ,那些控制着公司并拥有较大自主权的经理人员 ,有可能出于个人动机或由于种种原因 ,在“可容忍”(即不违法 )的范围内 ,使保险公司经营的目标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偏离产生的原因是执行成本的存在及人力资本的影响。经理人员目标与保险公司目标偏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组织寻租行为和组织的专业化与其盲区。控制或者纠正经理人员目标与保险公司目标偏离的方式方法是 :产品市场的竞争 ;管理人员劳动力市场竞争 ;组织设计 ;经理报酬制度以及市场上的公司控制权竞争等。而最主要的是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波  
内部控制是保证公司依法组织经营活动、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资产真实完整、政策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其建设情况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现行管理模式、相关法规等密切相关 ;只有对公司现有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准确分析才可能完善公司内部控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成  李连喜  
读者的偏离行为是指那种同图书馆所确认的社会价值观念及其相应的读者行为规范相互脱离甚至发生冲突的社会行为。由于偏离行为对社会影响具有负面性质,必须予以控制和纠正。从一定意义上讲,图书馆的读者管理工作实质上就是不断克服和控制读者偏离行为的过程。一读者的偏离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行为对象来划分,可区别为4种类型。1 破坏性偏离行为。这种行为将造成图书馆物质环境恶化,公共设施和备品破坏或丢失。具体表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芦雅婷  田宇  
为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模型,选取2014年和2015年A股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对内部控制目标偏离后果的22个指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可从内控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报告目标和经营目标做出有效识别,由此构建的重大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85%以上,重要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65%以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芦雅婷  田宇  
为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模型,选取2014年和2015年A股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对内部控制目标偏离后果的22个指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可从内控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报告目标和经营目标做出有效识别,由此构建的重大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85%以上,重要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65%以上。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耀伟  
基于2004年~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系统考察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间的互动机理,检验公司治理在两权偏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其负向效应随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提高而趋于降低;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对公司治理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其负向效应随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提高而趋于降低;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在终极控制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超过50%,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提高会降低公司治理的中介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亚男  陈致中  
次贷危机对美国保险业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我国的保险业产生了影响。通过对AIG危机的分析,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的防范必须始终坚持保险投资的稳健性原则,建立起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文平  
论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其控制○魏文平闫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业是一种不确定的经济现象,所以,保险公司在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风险。理论上通常认为,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但实践又证明,保险公司若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失控或管理不善,就会使保险公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国忻  
道德风险控制是保险公司关键业务之一,本文从投保人的行为动机出发通过其不同行为的效用比较分析,研究了投保人的心理风险和道德风险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道德风险的四条途径与对策,即:降低投机行为预期收益,建立双方利益联系机制,提高骗保失败概率,增加骗保行为的预期成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邓贤琨  
本文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是否会对次年审计定价产生影响,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与当期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仅在前期业绩预告为乐观偏差时显著存在,同时业绩预告偏离度与下一期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同样能够对此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偏离度是一个有助于审计师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警示讯号,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  陈维政  
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引发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企业环境因素,即报酬体系设计不当、社会影响的作用、管理者对员工的负面的和不信任的态度、角色压力、组织不公平等,并提出了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防范与控制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燕  陈维政  
本文从员工健康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控制,分析员工健康管理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并对企业实施员工健康管理的内容和配套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邓贤琨  
本文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是否会对次年审计定价产生影响,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与当期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仅在前期业绩预告为乐观偏差时显著存在,同时业绩预告偏离度与下一期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同样能够对此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偏离度是一个有助于审计师进行重大错报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科  张宗益  
本文利用2005—2007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探讨了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与终极股东控制权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的相关性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与公司价值呈U型关系,且U型关系顶点左侧的样本数占整个样本的84.384%,即大部分的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控制在使其易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范围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毅  张宁  
文章针对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引入精算控制循环理论,从精算内控的九个环节着手,对我国保险公司建立有效精算内控提出建议。通过对精算内控系统的分析,为我国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找到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