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5)
- 2023(2902)
- 2022(2517)
- 2021(2204)
- 2020(2020)
- 2019(4533)
- 2018(4393)
- 2017(9422)
- 2016(4940)
- 2015(5821)
- 2014(5684)
- 2013(5968)
- 2012(5735)
- 2011(5376)
- 2010(5368)
- 2009(5225)
- 2008(5232)
- 2007(4792)
- 2006(4147)
- 2005(3662)
- 学科
- 济(31254)
- 经济(31220)
- 方法(19783)
- 数学(18125)
- 数学方法(18072)
- 业(18042)
- 管理(17554)
- 企(15230)
- 企业(15230)
- 财(8535)
- 中国(6578)
- 农(5615)
- 务(5599)
- 财务(5592)
- 财务管理(5578)
- 企业财务(5447)
- 贸(5162)
- 贸易(5161)
- 制(4984)
- 易(4974)
- 业经(4879)
- 融(4720)
- 金融(4719)
- 地方(4428)
- 学(4338)
- 理论(4312)
- 银(4150)
- 银行(4150)
- 行(3912)
- 农业(3909)
- 机构
- 大学(86546)
- 学院(82860)
- 济(39197)
- 经济(38642)
- 管理(33163)
- 理学(28943)
- 理学院(28685)
- 管理学(28461)
- 管理学院(28286)
- 研究(22779)
- 财(20416)
- 中国(17767)
- 财经(16905)
- 京(16488)
- 经(15421)
- 经济学(14056)
- 经济学院(12867)
- 财经大学(12652)
- 江(11969)
- 范(10983)
- 师范(10927)
- 科学(10840)
- 中心(10571)
- 商学(10328)
- 所(10277)
- 商学院(10263)
- 北京(10261)
- 州(9680)
- 研究所(8954)
- 师范大学(8920)
- 基金
- 项目(51051)
- 科学(41907)
- 基金(40003)
- 研究(39043)
- 家(33011)
- 国家(32735)
- 科学基金(29389)
- 社会(27872)
- 社会科(26644)
- 社会科学(26638)
- 基金项目(20672)
- 教育(19352)
- 省(18176)
- 自然(17380)
- 资助(17324)
- 自然科(17032)
- 自然科学(17030)
- 自然科学基金(16784)
- 划(15471)
- 编号(14597)
- 部(13294)
- 成果(12949)
- 教育部(12492)
- 国家社会(12177)
- 人文(12036)
- 重点(11186)
- 大学(10782)
- 社科(10476)
- 创(10386)
- 制(10327)
共检索到119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亦农
保证人的资格要件 ,直接关系到保证的效力和被保证人的权利的实现 ,保证人的民事主体资格、财产上的代偿能力、能够承受保证责任风险是适格保证人的资格要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阮赞林 金启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5条第1款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康美
在现实生活中债权人为保证自己权利的实现,往往要求债务人对债务同时提供物的担保和保证,但由于物的担保和保证各自特点不同,各国对两者同时设立时的立法精神亦有区别。我国的法理原则是将物的担保效力优先于保证,为了更好地实现债权人的利益,应将两种担保方式平等对待,并以保证人相对主义为补充。
关键词:
物的担保 保证 保证责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康美
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秩序保证市场的运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债权加以保护。作为对债权有效保护的担保应被加以规范,担保中人的担保由于其设置成本低、设置灵活而被广泛运用,人的担保中最核心的问题即是保证责任,在单个保证中的保证责任相对简单,但当有两个以上的人作保证(共同保证)时,保证责任就比较复杂了。从我国目前在共同保证法律规定中的不足谈起,再结合国外的相关规定,以期能对共同保证中保证责任的完善提出个人意见。
关键词:
共同保证 保证责任 追偿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冰梅
保证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担保方式之一。保证人与债权人签订的约定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即为保证合同。保证合同作为从属于主合同的从合同,应具备以下要件方为有效:第一,主体合格,尤其是保证人必须具备法定资格。第二,意思表示真实一致,这要求保证人提供保证的外部表示必须与其内心意思相一致且该表示必须明确具体。第三,内容必须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有违公序良俗。第四,主合同必须合法有效,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第五,形式及程序应当合法。了解、掌握保证合同的有效要件,对于我们认定保证合同是否有效及保证人应否承担保证责任大有帮助
关键词:
保证合同,保证人,意思表示,内容,主合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玲
专家证人因其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专门知识,能够帮助法官与陪审团认定案件事实及帮助法官解释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复杂的专业性问题,已经成为现代诉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垄断诉讼中合格的专家证词要满足主体、客体、检材等程序要件,并通过相关性和可靠性标准来检测其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专家证词是可以被排除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应该被排除。当专家在提供证词过程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商业秘密或者没有履行好其法定义务时,受损害方可以要求其赔偿。
关键词:
反垄断诉讼 专家证人 专家证词 合格要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会计专家证人制度与会计鉴定人制度分别是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下涉及经济案件诉讼支持的主要内容,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很好地克服两种制度各自的缺陷。我国采用以会计鉴定人制度为主,会计专家证人制度为辅的诉讼支持制度,可以有效地弥补会计鉴定人制度的不足,使会计证据能够得到相互印证,提高公信力,真正体现法律的公正性,提高诉讼效率。为使会计鉴定人制度与会计专家证人制度的融合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有些问题还应从法律上进行完善与必要的规范,如会计专家证人的法律地位、适用的情形、鉴定结论的质证、会计鉴定人的法律责任、以及会计鉴定人与会计专家证人的资格要求等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镜兰 陈友
证人免证特权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诉讼证据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理论基础是防止公共权力侵犯个人权利 ,尊重个人价值 ,维护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保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重大公共利益。证人免证特权包括拒绝强迫自证其罪特权、“亲亲相隐”特权、职业上的特权、公务秘密特权等
关键词:
诉讼 证人 免证特权 程序正义 制度建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廷华
若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拒绝作证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对于偶然证人而言,由社会承担作证成本是激励其作证的基本前提;更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对其作证行为进行奖励,刑事悬赏制度的成功便是例证。对于作为消极证人的近亲属而言,无论是对其作证行为进行奖励还是对其拒证行为进行惩罚,效果都是不理想的,允许亲亲相隐是更合理的制度选择。对于污点证人而言,仅仅豁免其罪刑,或者实施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加大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力度,缩短犯罪组织的生命周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沈玫 秦健健 刘春玲
Loftus等人提出了“错误信息效应”以反映误导信息对目击证人报告的影响。心理学家随后提出了关于“错误信息效应”不同的机制,如记忆削弱、迎合期望、源监控混乱等机制。研究表明上述多种机制都可能影响到儿童证人的事件记忆,使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儿童 目击证人 记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莉 吴丹红
在证人制度改革中,证人经济补偿制度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从经济学和法学理论上分析,证人经济补偿都有其合理性,但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却存在证人补偿于法无据的现实。从国外许多国家较为完善的证人作证经济补偿制度中,我国应当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在证人经济补偿的条件、承担者、范围、标准和程序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
证人 经济补偿 证人权利保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明
在国际贸易中,海运提单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提单的法律性质所决定的。自1924年《海牙规则》通过后,从国际法的角度确立了海运提单的三大作用:一是承运人向托运人出具的货物收据;二是承、托双方运输契约或合同成立的依据;三是收货人在货物到达地提取货物的书面物权凭证。 作为物权凭证,谁持有正本海运提单,谁就可以向船公司或船代理提取货物。因此,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正常情况下,都是受益人按信用证规定,将全套正本提单及单据提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玲 陈德平
证人诉讼保险制度在国外已开展得十分普及证人保险对于提高中国的证人出庭作证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判制度有建设性的积极作用,对社会也有巨大功效。本文论述了证人诉讼保险制度在我国实现的意义及构思。
关键词:
证人保险 诉讼 引进 必要性 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