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0)
2023(8880)
2022(7518)
2021(6980)
2020(5862)
2019(12781)
2018(12633)
2017(23522)
2016(12595)
2015(13889)
2014(13372)
2013(12741)
2012(11789)
2011(10635)
2010(11052)
2009(10762)
2008(10611)
2007(9878)
2006(8728)
2005(7930)
作者
(34477)
(28972)
(28800)
(27099)
(18346)
(13678)
(12854)
(10970)
(10922)
(10323)
(9973)
(9681)
(9507)
(9310)
(8989)
(8834)
(8394)
(8362)
(8292)
(8173)
(7240)
(6951)
(6735)
(6711)
(6531)
(6465)
(6394)
(6326)
(5636)
(5608)
学科
管理(48891)
(46499)
经济(46418)
(44681)
(42378)
企业(42378)
方法(17061)
(16083)
技术(15982)
(15482)
业经(14935)
中国(14813)
技术管理(12119)
理论(11783)
数学(11631)
数学方法(11463)
(11172)
(10670)
(9876)
银行(9862)
(9818)
(9810)
财务(9791)
财务管理(9767)
(9610)
(9455)
企业财务(9277)
体制(9135)
(9117)
金融(9114)
机构
大学(180523)
学院(178676)
(73032)
经济(71490)
管理(69542)
理学(59064)
研究(58440)
理学院(58402)
管理学(57607)
管理学院(57239)
中国(44983)
(39047)
(37439)
科学(33092)
财经(29677)
(28866)
(28177)
(26690)
中心(26162)
研究所(24832)
(23628)
北京(23549)
师范(23422)
(22673)
(22614)
经济学(22344)
业大(22098)
财经大学(21815)
(21512)
商学(19798)
基金
项目(114767)
科学(92923)
研究(88051)
基金(84053)
(72089)
国家(71446)
科学基金(62757)
社会(58498)
社会科(55278)
社会科学(55264)
(45479)
基金项目(44226)
教育(40890)
自然(38335)
(37998)
自然科(37467)
自然科学(37459)
自然科学基金(36860)
编号(34283)
资助(31779)
(30242)
成果(29431)
(28156)
创新(27215)
重点(26261)
(25656)
课题(25149)
国家社会(24425)
(24230)
教育部(22878)
期刊
(87242)
经济(87242)
研究(59144)
中国(42527)
(33466)
管理(31013)
学报(25118)
科学(24694)
教育(24657)
(21109)
大学(20380)
学学(18864)
(18048)
金融(18048)
财经(16536)
技术(16219)
(14279)
业经(13487)
农业(13457)
经济研究(13276)
问题(11019)
科技(10859)
技术经济(9389)
(8802)
论坛(8802)
(8588)
现代(8573)
(8477)
财会(8156)
会计(8120)
共检索到282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青武  石新中  
民事侵权责任制度的显性功能包括惩罚功能与补偿功能,其他功能属于隐性功能,甄别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依据是其能否进行客观度量。现代民事侵权责任制度,其针对侵权责任人的惩罚功能,主要通过针对受害人的补偿功能得以实现。本文重点阐述侵权责任显性功能的嬗变及其相应的制度创新、责任财产不足时补偿功能与惩罚功能实现的制度超越。制度超越包括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或无过失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与社会征信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若  李响  
随着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相关配套规定的出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及补偿事故损失的责任保险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反映为过错责任向严格责任的转变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向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转变。本文着眼于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通过对新旧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表明,在一定假设下,制度变迁提高了社会效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承铎  阎语  
本文从法经济学角度,分别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侵权责任与保险制度的建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侵权责任制度的建构有效地区分了单方事故与双方事故模型,并对这两个模型分别采用不同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这种区分有助于侵权责任制度实现有效的威慑。但我国交强险制度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交强险的费率设定无法做到有效的风险分化;交强险中相应制度设置无法做到对道德风险问题以及逆向选择问题的有效控制。最后,在司法实践中,交强险与侵权责任间存在着错误的互动关系。侵权责任和保险都被法院当作了分散风险的工具。司法实践上对于侵权责任与保险的混同适用,从法经济学角度上而言,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磊  
关于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问题,其责任承担的主体及形式、保险责任的划分为当前的争议焦点,也因此造成实践中的认定困境。对于可否赋予人工智能法律人格、赋予自动驾驶汽车主体资格,使其独立承担责任的问题,学界亦争论已久。基于保障消费者利益、维护被侵权人权利、促进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考量,单纯为了解释人工智能的行为效力而赋予其主体资格是不必要的,"参照电梯侵权责任说"亦不可采,更不应由消费者承担责任。将自动驾驶汽车的供应方界定为责任承担的主体,由其承担产品责任,方能符合风险与收益相一致原则,保障产品的质量,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能,更好地保护被害人利益。尽管产品责任制度对于自动驾驶具有很强的调整适应性,但也存在对受害人救济不及时、诉讼成本过高等缺陷。通过建构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强制保险机制,创新责任保险模式,由制造商或所有人负担强制保险,可有效补充产品责任,及时高效地救济受害人,分散事故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明昕  
我国的救助基金从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存在一系列缺陷。而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救助基金的制度定位缺乏准确认识。救助基金从体系上讲既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的一元,是交强险的补充性制度,也是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应当与交强险协调一致,采取全国统一立法的模式,并更多地体现社会福利,突出政府职责。在功能上,救助基金的基本功能是补偿受害人的物质性人身损害,而不是仅仅垫付其中的丧葬费用和抢救费用。在主体上,应当建立以财政部为主导,会同公安部、交通部、保监会等机构的联合管理架构;在基金筹集上,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都有义务对基金进行财政补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红  
对未获赔偿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的救济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困难,完全由政府提供缺乏效率。在美国,该产品主要由保险公司通过未保险驾车者险的方式进行商业化运作。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设计了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模型,并利用2015年相关数据对该模型的帕累托改进作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公私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救助服务的社会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中  李青武  于海纯  
我国已初步形成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三元救济制度框架,但是,其具体制度构成和制度体系在保护受害人权益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设计瑕疵,导致特定情形下的受害人利益仍无法获得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红  
对未获赔偿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的救济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困难,完全由政府提供缺乏效率。在美国,该产品主要由保险公司通过未保险驾车者险的方式进行商业化运作。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设计了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模型,并利用2015年相关数据对该模型的帕累托改进作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公私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救助服务的社会效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二长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事故当事人和保险当事人在利益调整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保险理赔中是必不可少的证据材料。但由于道德观念的扭曲及社会不法力量的干扰 ,使得《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证据的真实性易受到影响和破坏。由于它在民事诉讼案中不属司法审查范围 ,保险人习惯了采取“拿来主义” ,必定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卢克贞  
国家要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利益。设立机动车强制保险管理委员会和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机动车强制保险和救助基金的经营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丽红  
未保险驾车者险是美国保险业应对基于未保险驾车者责任的交通事故损害的一种保险,是一种应对第三人没有保险的保险,是美国保险业的创造。该险种对于被保险人有效应对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未保险驾车者损害的风险有积极意义。文章从未保险驾车者险存在的理论基础出发,对美国未保险驾车者险的险种缘起、实践、与其它救济方式的对比、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对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不能从保险渠道获得赔偿的救济部分的商业运作模式做了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丽红  
未保险驾车者险是美国保险业应对基于未保险驾车者责任的交通事故损害的一种保险,是一种应对第三人没有保险的保险,是美国保险业的创造。该险种对于被保险人有效应对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未保险驾车者损害的风险有积极意义。文章从未保险驾车者险存在的理论基础出发,对美国未保险驾车者险的险种缘起、实践、与其它救济方式的对比、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对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不能从保险渠道获得赔偿的救济部分的商业运作模式做了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丽红  
未保险驾车者险是美国保险业应对基于未保险驾车者责任的交通事故损害的一种保险,是一种应对第三人没有保险的保险,是美国保险业的创造。该险种对于被保险人有效应对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未保险驾车者损害的风险有积极意义。文章从未保险驾车者险存在的理论基础出发,对美国未保险驾车者险的险种缘起、实践、与其它救济方式的对比、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对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不能从保险渠道获得赔偿的救济部分的商业运作模式做了思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小波  胡小杰  
在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是否享有直接求偿权的争议并未因《保险法》的修订而停止,本文从合同相对性理论的突破和责任保险理论基础的变化入手,分析了赋予第三者直接求偿权的现实意义,并从法理角度论证了该项权利的性质。最后,结合各国的立法现状,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评析,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康恒武  
案情简介某厂职工韩某下班骑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由于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交警部门仅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没有认定事故责任。韩某亲属向当地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厂方提出无法认定韩某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不同意认定为工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