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4)
- 2023(9646)
- 2022(8292)
- 2021(7930)
- 2020(6702)
- 2019(14941)
- 2018(15242)
- 2017(28946)
- 2016(16024)
- 2015(17740)
- 2014(17587)
- 2013(17003)
- 2012(15554)
- 2011(14249)
- 2010(14626)
- 2009(14078)
- 2008(13943)
- 2007(12561)
- 2006(11442)
- 2005(10490)
- 学科
- 济(61368)
- 经济(61295)
- 管理(43558)
- 业(40487)
- 企(33407)
- 企业(33407)
- 方法(24982)
- 数学(21410)
- 数学方法(21186)
- 中国(20774)
- 财(18772)
- 制(18476)
- 农(16870)
- 学(13841)
- 银(13816)
- 银行(13801)
- 业经(13700)
- 行(13307)
- 贸(13029)
- 贸易(13022)
- 体(12778)
- 易(12724)
- 融(12432)
- 金融(12429)
- 理论(11258)
- 体制(10893)
- 地方(10686)
- 务(10362)
- 财务(10340)
- 财务管理(10311)
- 机构
- 大学(228584)
- 学院(228364)
- 济(93824)
- 经济(91858)
- 管理(80343)
- 研究(78465)
- 理学(67803)
- 理学院(66971)
- 管理学(65789)
- 管理学院(65341)
- 中国(60357)
- 财(49949)
- 京(48219)
- 科学(46443)
- 所(40227)
- 财经(38356)
- 研究所(36005)
- 江(34902)
- 经(34624)
- 中心(34253)
- 农(34144)
- 范(32224)
- 师范(31899)
- 北京(30835)
- 经济学(29959)
- 业大(29675)
- 财经大学(28389)
- 州(28349)
- 院(27990)
- 经济学院(26969)
- 基金
- 项目(139830)
- 科学(109442)
- 研究(106048)
- 基金(99819)
- 家(86549)
- 国家(85800)
- 科学基金(72311)
- 社会(66745)
- 社会科(63290)
- 社会科学(63271)
- 省(54551)
- 基金项目(51693)
- 教育(50494)
- 划(46293)
- 编号(44340)
- 自然(44256)
- 自然科(43182)
- 自然科学(43166)
- 自然科学基金(42397)
- 资助(40963)
- 成果(38474)
- 重点(32201)
- 课题(31682)
- 部(31559)
- 发(30219)
- 性(29383)
- 创(28967)
- 国家社会(27588)
- 教育部(27390)
- 项目编号(27378)
共检索到354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娜 董志勇 陈丹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挑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治理良方。我国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外开放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对外开放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国有企业固有的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预算软约束,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金融市场的"恶性循环",因此,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出发点就是要化解产能过剩。本文基于这样一种现实背景,选取能够体现地方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干预事实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对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试图寻找"恶性循环"的突破口。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发展规模越大,产能过剩越严重;(2)金融发展效率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产能过剩。本文的研究启示是:政府应该更注重金融发展效率而不是一味追求金融发展规模扩张;要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金融业"双向开放"战略。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金融发展 产能过剩 国企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洪兴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高度开放,与世界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作用不断加深。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论是总量平衡还是结构调整,不论是农业增效还是农民增收,不论是业态创新还是发展动能换挡,都不能不考虑国际市场的因素,不能不考虑世界农业和国外农业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在全球视野下来谋划、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在统筹两个市场中保稳定保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亚瑛 张亮亮
当前,世界经济周期错配日益演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安全压力。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世界经济周期错配和国内结构性矛盾双重压力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周期错配的演变格局,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对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需求,最后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和保障点,包括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大"任务以及发挥财政和货币的威力,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世璐 郭永泉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构成,其供需结构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特殊性。通过在交易和分工两个层面上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我国外贸表现出一种"低端供给—国外需求"的结构,存在固化、弱化、高风险化的特点。通过对国际国内现状分析,我国外贸结构问题明显,决定了增速放缓的外贸新常态,必须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实施路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创新外贸管理政策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梳理出了一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和分析框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应"问题—原因—对策"逻辑线路,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侧",问题本质和根源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改革"。本文认为,从经济结构视角具体划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可以实现理论性、系统性和现实指导性的折衷。本文从该视角入手,在归纳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进一步从企业、产业和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有效需求不能满足,出现供求不相匹配、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状。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性偏好,制造业投资过大、产能过剩,劳动力供给不足、生产成本上升,体制机制僵化、产业政策决策失误,是造成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着手,具体来说,就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解为"企业+供给侧+存量"改革和"企业+供给侧+增量"改革,以及"政府-机制"改革和"市场+配置"改革两部分。企业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化解和预防产能过剩,对低于行业平均发展水平的要破...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供给学派 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于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旨在形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经济增速回落态势下,通过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以创新驱动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以市场检验作为衡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与否的标准,发挥政府和企业两者的协同效应,对于化解产能过剩、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敏 范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转型,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民生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大,居民收入水平连年提升且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改善势头。受限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收入分配机制的弊端还没有被消除,导致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依然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了实现经济战略目标,要统筹收入分配格局与产业结构优化,采取系统化思维推进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健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规模急剧放大,到201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我国粮食生产量的19.81%,粮食进口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多年来在粮食进口领域表现出的品种结构失衡、来源地过于集中及进口时点选择不尽合理等问题也随着进口规模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剖析了粮食进口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当控制粮食进口规模、优化粮食进口品种结构、推进粮食进口多元化及构建有效的粮食国际贸易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进口 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健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规模急剧放大,到201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我国粮食生产量的19.81%,粮食进口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多年来在粮食进口领域表现出的品种结构失衡、来源地过于集中及进口时点选择不尽合理等问题也随着进口规模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剖析了粮食进口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当控制粮食进口规模、优化粮食进口品种结构、推进粮食进口多元化及构建有效的粮食国际贸易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进口 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波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坚持稳妥审慎和依法推进原则,探索出分步骤、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路径,成为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开放步伐最快的金融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保险业的壮大亦离不开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对外开放将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跃升的重要时刻,回顾、审视并展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将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建伟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始终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