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634)
2021(1414)
2019(2989)
2018(3381)
2017(5810)
2016(3413)
2015(3511)
2014(3663)
2013(3341)
2012(3037)
2011(2957)
2010(3236)
2009(3344)
2008(3554)
2007(3165)
2006(3157)
2005(3041)
2004(2961)
2003(3065)
2002(3038)
作者
(8820)
(7278)
(7231)
(7230)
(4832)
(3508)
(3368)
(2962)
(2723)
(2676)
(2620)
(2617)
(2613)
(2532)
(2481)
(2299)
(2241)
(2117)
(2074)
(2032)
(1897)
(1881)
(1804)
(1772)
(1743)
(1733)
(1659)
(1505)
(1483)
(1482)
学科
(12311)
经济(12285)
管理(8379)
(7192)
(6611)
(6517)
企业(6517)
(5620)
体制(5007)
中国(4772)
(4371)
理论(4091)
教育(4061)
业经(3636)
(3533)
银行(3532)
(3501)
金融(3500)
(3467)
(3451)
(3449)
(3396)
税收(3236)
(3202)
制度(2756)
(2756)
教学(2723)
财政(2700)
方法(2591)
(2469)
机构
大学(49710)
学院(47432)
(19519)
研究(19203)
经济(19078)
中国(14874)
管理(14212)
(13204)
(11252)
理学(10852)
理学院(10693)
管理学(10534)
管理学院(10412)
科学(10250)
(10142)
(9192)
师范(9159)
财经(8975)
(8900)
研究所(8782)
(7991)
北京(7723)
教育(7533)
中心(7483)
师范大学(7479)
(6926)
财经大学(6404)
(6382)
经济学(6340)
(6171)
基金
项目(22093)
研究(19722)
科学(17020)
基金(14669)
(12237)
国家(12059)
社会(12003)
社会科(11221)
社会科学(11216)
教育(10030)
科学基金(9769)
成果(9250)
编号(8662)
(8270)
(7194)
课题(6973)
基金项目(6964)
(5992)
资助(5859)
(5790)
(5381)
(5316)
(5280)
重点(5271)
(5264)
阶段(5253)
项目编号(5126)
规划(4984)
国家社会(4913)
教育部(4902)
期刊
(29520)
经济(29520)
研究(23238)
中国(14220)
教育(13131)
(11640)
学报(7315)
(6834)
金融(6834)
管理(6633)
财经(6351)
科学(6098)
(6071)
大学(6025)
(5554)
学学(5140)
技术(4239)
经济研究(4224)
问题(4051)
业经(3858)
改革(3705)
(3705)
图书(3278)
农业(3265)
职业(2989)
(2959)
(2761)
论坛(2761)
书馆(2696)
图书馆(2696)
共检索到90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现实生活促使人们做出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宏观调控"需求管理"为主实践经验的反思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努力,引发了学界和决策层对"供给管理"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所未有的重视。"供给侧改革"是2015年年末以来中国经济的热词,本文试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努力,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问题导向下引领新常态的动力体系再造创新、通盘规划的系统工程式全局长远创新、以改革为核心、以现代化为主轴攻坚克难的制度供给创新等4个层面系统论述供给侧改革及相关认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而在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梳理出了一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和分析框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应"问题—原因—对策"逻辑线路,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侧",问题本质和根源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改革"。本文认为,从经济结构视角具体划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可以实现理论性、系统性和现实指导性的折衷。本文从该视角入手,在归纳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进一步从企业、产业和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杨蕾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理应充分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但在现实中,中国金融供给存在总量与结构方面的双重问题:货币宽松而资金紧张,低效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金融供给未能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金融资源存在"脱实向虚"、"体内循环"现象。政府管理部门应立足于金融供给现存问题,从实际出发分析供需失衡的成因,引出金融供给侧改革思路,从金融环境、市场以及金融结构的角度提出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兴富  何学军  
职教供给侧改革就是从职教供给侧入手,针对职教结构性问题推进的改革。这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和对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举措。文章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理念先导、职业教育供给侧要素提质、职业教育供给侧思维创新、职业教育供给侧全面发力、职业教育供给侧系统应对等方面探讨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微晓  
目前学界对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角度众多,但是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探索的并不多见。除此之外,对于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进行解析的成果也是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加尔布雷斯的生产哲学来解读供给侧改革的本质,进而结合TFP原理来分析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三去一补一降"的经济学意义,最后通过马克思的货币循环理论分析围绕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货币流通议题,阐明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是生产升级和效率提高两部分内容,同时生产改革要伴随货币改革,两者缺一不可,从而为学界研究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远军  
开展技术改造,当期促进经济增长,长远提升发展质量,是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结合点。当前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化对技术改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技术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落到实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一舒  朱学义  
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工作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见,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行动或五大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从企业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彦民  
我说几个小问题。第一,供给侧改革其中背景是供求失衡,而且供大于求,这次治理重心从供给方治理,以需求管理作为辅助手段,再释放供给潜能,辅助于适当需求拉动。第二,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实际上就是再平衡的机理。增加有效供给释放需求潜力,两者之间宏观调控,完全可以朝一个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远军  
开展技术改造,当期促进经济增长,长远提升发展质量,是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结合点。当前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化对技术改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技术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金融促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运用金融资源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山东作为北方经济大省,石油、煤炭、钢铁等能源重化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较大。近年来,随着能源和钢铁行业不断下行,山东经济也受到明显影响。山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工业。金融促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运用金融资源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山东情况看,当前,金融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耘  
改善供给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增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是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所在。基于这一思路,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由浅及深三个层面的问题。着力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近期,笔者对河南省12家大型钢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当前钢铁行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但过剩的程度要结合经济的长期走势综合分析判断。从长期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环保节能问题、行政保护下的隐性成本补贴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解决,防止陷入"去产能—涨价—加产能"的怪圈。一是主要依靠市场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去产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