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5)
- 2023(2135)
- 2022(1706)
- 2021(1635)
- 2020(1283)
- 2019(2969)
- 2018(2774)
- 2017(5256)
- 2016(2985)
- 2015(3171)
- 2014(3184)
- 2013(3187)
- 2012(3099)
- 2011(2868)
- 2010(3011)
- 2009(3002)
- 2008(3264)
- 2007(3187)
- 2006(2969)
- 2005(2827)
- 学科
- 济(14224)
- 经济(14213)
- 业(10764)
- 管理(10606)
- 企(9846)
- 企业(9846)
- 方法(5437)
- 财(5350)
- 中国(4616)
- 理论(4147)
- 学(4090)
- 务(3918)
- 数学(3918)
- 财务(3911)
- 财务管理(3907)
- 数学方法(3878)
- 制(3839)
- 企业财务(3806)
- 业经(3620)
- 农(3551)
- 融(3274)
- 金融(3273)
- 教育(3068)
- 银(2919)
- 银行(2912)
- 体(2849)
- 行(2769)
- 贸(2681)
- 贸易(2678)
- 易(2574)
- 机构
- 大学(53218)
- 学院(50340)
- 济(20555)
- 经济(20165)
- 管理(16724)
- 研究(16594)
- 理学(13627)
- 理学院(13469)
- 管理学(13315)
- 管理学院(13204)
- 中国(13043)
- 财(12238)
- 京(10903)
- 财经(9553)
- 科学(9087)
- 经(8602)
- 范(8561)
- 所(8537)
- 师范(8516)
- 江(8117)
- 研究所(7501)
- 经济学(7152)
- 北京(7063)
- 财经大学(7041)
- 师范大学(6960)
- 州(6596)
- 中心(6592)
- 经济学院(6278)
- 系(5763)
- 农(5674)
共检索到82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岭
研究对象问题涉及的是研究什么的问题,而逻辑起点则涉及研究路径问题。逻辑起点从研究对象的某一局部开始,在逻辑和历史的辩证运动中,逐渐过渡到研究对象整体,因而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是简单商品。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从简单商品生产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存在共性的成分,"商品生产一般"是表现两者共性的范畴。否定逻辑起点是"简单商品生产",或否定"简单商品生产"的客观存在,将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沈越教授将市民社会臆想为没有阶级属性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社会。认为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只是这种没有阶级属性的市民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应该不加批判地原原本本地"拿来"。他还试图通过个别德文词的辨析,一方面将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既有的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罗雄飞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思维原理的具体化和科学实证化,体现了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独特的把握方式。它把成熟的典型的具体对象,当作性质稳定的同一生长阶段的有机体,依照实验科学的方式设定科学认识活动的严密条件,通过剖析典型获得一般规定,因而一般与特殊、个别是直接统一的。《资本论》的首要主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以往政治经济学蕴涵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批判,也是对它们的价值立场的批判,归宿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或由此派生的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运动规律的揭示从属于理论批判的任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罗雄飞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思维原理的具体化和科学实证化,体现了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独特的把握方式。它把成熟的典型的具体对象,当作性质稳定的同一生长阶段的有机体,依照实验科学的方式设定科学认识活动的严密条件,通过剖析典型获得一般规定,因而一般与特殊、个别是直接统一的。《资本论》的首要主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以往政治经济学蕴涵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批判,也是对它们的价值立场的批判,归宿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或由此派生的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运动规律的揭示从属于理论批判的任务和要求。原理部分的终篇是在科学认识基础上对首要主题的集中阐发,它与直接的理论批判即理论史部分的结论完全一致,不能把它看成客观对象的客观逻辑的"完整性"反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接2015年第4期)三、如何估价马恩著作中有关市民社会的翻译问题沈教授指出,在马恩著作的中译本中,有关德文"bürgerlich"这个词的误译"范围很广,数量极大,并由来已久,以致形成了一套与误译相适应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使原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理论被淹没在马恩关于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的理论中,使这个重要理论在苏俄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几乎消失殆尽"。1也就是说,在沈教授看来,"原马克思主义"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张侨然
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体系的各个概念范畴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的主观反映。因此,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商品,必然无法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来龙去脉,《资本论》这一光辉的巨著也将变成一个不完备的体系;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归于商品一般,会否定范畴是变化和运动的属性;而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会弱化或忽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的重要性。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看成是历史上存在的作为资本主义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又可看作是资本主义商品舍弃了资本主义关系的一般商品,这既是唯物史观的要求,也是辩证法的应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张侨然
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体系的各个概念范畴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的主观反映。因此,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商品,必然无法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来龙去脉,《资本论》这一光辉的巨著也将变成一个不完备的体系;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归于商品一般,会否定范畴是变化和运动的属性;而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会弱化或忽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的重要性。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看成是历史上存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龙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逻辑与历史是否要严格一致,在此意义上讨论该问题,是对马克思《资本论》叙述方法的误读。《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是以体系辩证法为主,参照了历史。主张清算“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问题,旨在澄清《资本论》的叙述方法与所谓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无关,并非反对这种方法本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排斥剩余价值规律、以国家为逻辑起点等都与将《资本论》的叙述方法简单地理解为“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有关。这种理解,事实上妨碍了将《资本论》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现实的解释力。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要廓清关于“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问题争论的迷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遵循《资本论》奠定的基本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上,接纳包括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在内的具体方法论作为补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堡骏 王金秋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历史的批判,确定《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这一最简单的范畴。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以看成是资本主义商品抽象掉了资本关系所剩下的一般商品,也可以看作是历史上存在的作为资本主义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前者是从《资本论》作为反映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逻辑过程,从最抽象的范畴,逐步加进不同的历史规定性而上升到具体范畴的逻辑起点;后者则是从《资本论》作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反映论,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事实的角度来看的历史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商品一般正确地反映了简单商品生产,商品一般和简单商品生产就没有本质区别。正确认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不仅是...
关键词:
逻辑起点 科学抽象法 商品一般 简单商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雯 李建平 黄瑾
要明确《资本论》开篇的商品究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还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商品,就必须正确理解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析表明,《资本论》开篇的商品首先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起点相一致,但同时也与人类社会商品生产的历史起点相一致。马克思肯定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建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把商品作为逻辑起点是经过慎重选择、大有讲究的,而"思想具体"只能出现在《资本论》逻辑行程的终点而不是相反。要正确而又深入地研究《资本论》商品的性质和其他争论问题,必须以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为导向,要熟悉《资本论》的有关文本和创作史,特别要懂得马克思所应用的辩证法,这样才能沿着科学的方向不断前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以资本为核心进行了有效的理论省察,并向我们展示了资本的本质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同时,它还作为一股社会力量、一个过程范畴、一种阶级属性和一种价值形式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由资本范畴不难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由资本逻辑管控着的社会,"是"与"应该"的矛盾贯穿这一社会始终。由于资本宰制所体现的逻辑落差,资本批判的张力得以凸显,资本拜物教得以"祛魅",资本世界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芮飞军
学界对《资本论》逻辑起点的认识有较多的争议,《资本论》逻辑起点可以在实践哲学思维下得到提炼,一些争议可以在实践哲学维度下得到排解。实践哲学以其反思、解释、改造等功能审视历史与现实的逻辑起点,在“人与物”对象化关系中进行过程性的抽象和反思。实践哲学能够从反思主体和反思对象相统一的视角观察对象,把主体的能动性和客观必然性统一起来,从而塑造了《资本论》商品逻辑起点的理论逻辑。商品一般、商品个别推论到商品具体,成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理解《资本论》商品范畴辩证法的关键,给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方法论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霞
马克思终其一生有三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剩余价值论,辩证方法及其政治经济学方法尤其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资本论》及其逻辑结构体系是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结构的具体化,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次尝试,旨在凸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辩证法的逻辑运动,并从总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反映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现实运动,由此而形成了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国内外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新进展,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II)即《资本论》及其准备稿和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出版,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翻译出版工作的启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姜英华 叶泽樱
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和起统摄作用的逻辑形式,资本逻辑的神秘性和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背后隐藏的是人的存在境遇和人与人的真正关系。《资本论》通过对商品、劳动、货币等经济范畴和资本逻辑的历史考察和辩证分析,揭示了人的异化关系,批判了人的存在样态,为"现实的历史"的变革指明了道路,为诊断和反思现代性提供了存在论解释,从这一意义上说,《资本论》是关于"如何超越现实"的新的存在论。
关键词:
存在 资本 现实的历史 《资本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