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4)
- 2023(10083)
- 2022(8246)
- 2021(8029)
- 2020(6258)
- 2019(14123)
- 2018(14127)
- 2017(24290)
- 2016(15102)
- 2015(16802)
- 2014(17373)
- 2013(15829)
- 2012(14944)
- 2011(13672)
- 2010(14119)
- 2009(12725)
- 2008(12961)
- 2007(12224)
- 2006(10865)
- 2005(9990)
- 学科
- 济(42708)
- 经济(42644)
- 管理(35344)
- 业(30973)
- 企(25277)
- 企业(25277)
- 教育(23585)
- 中国(20462)
- 学(16420)
- 理论(16282)
- 方法(15636)
- 农(14159)
- 财(12819)
- 制(12439)
- 教学(12264)
- 数学(12140)
- 数学方法(11803)
- 业经(10578)
- 体(9663)
- 银(9371)
- 银行(9340)
- 农业(8988)
- 行(8985)
- 融(8902)
- 金融(8894)
- 技术(8687)
- 地方(8600)
- 发(7926)
- 和(7325)
- 策(7315)
- 机构
- 大学(206829)
- 学院(203376)
- 研究(77302)
- 济(64141)
- 经济(62068)
- 管理(61365)
- 中国(51369)
- 理学(51068)
- 理学院(50243)
- 科学(49606)
- 管理学(48791)
- 管理学院(48374)
- 京(47050)
- 所(41028)
- 范(39162)
- 师范(38744)
- 农(38048)
- 研究所(37264)
- 教育(37244)
- 江(35161)
- 财(34504)
- 中心(33479)
- 师范大学(31116)
- 业大(30913)
- 北京(30539)
- 技术(30519)
- 农业(30014)
- 院(28001)
- 州(27987)
- 财经(26373)
- 基金
- 项目(127649)
- 研究(99440)
- 科学(98412)
- 基金(84450)
- 家(74986)
- 国家(74106)
- 科学基金(60115)
- 社会(56514)
- 教育(55103)
- 省(53541)
- 社会科(52878)
- 社会科学(52863)
- 划(47117)
- 编号(43553)
- 基金项目(42562)
- 成果(40359)
- 自然(37392)
- 自然科(36529)
- 自然科学(36514)
- 自然科学基金(35807)
- 课题(35718)
- 资助(34863)
- 重点(31259)
- 年(30115)
- 部(28646)
- 发(28606)
- 性(28082)
- 创(26570)
- 项目编号(26203)
- 规划(25753)
- 期刊
- 济(79765)
- 经济(79765)
- 研究(71763)
- 教育(66093)
- 中国(58578)
- 学报(40462)
- 农(35859)
- 科学(32066)
- 大学(30771)
- 财(28685)
- 学学(27336)
- 管理(24066)
- 农业(24053)
- 技术(22349)
- 职业(17831)
- 融(17037)
- 金融(17037)
- 财经(14567)
- 业经(12739)
- 经(12727)
- 业(12469)
- 版(12105)
- 经济研究(11791)
- 图书(11666)
- 坛(11649)
- 论坛(11649)
- 技术教育(11512)
- 职业技术(11512)
- 职业技术教育(11512)
- 业大(10449)
共检索到332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胜超
体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活动,是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演变来的;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关系密切;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身体锻炼发展人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体育运动中产生和积淀规范人类的行为形成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宣传着一些基本文化价值,如合作精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枢
体育运动,是在非暴力或控制暴力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则接受他人挑战来进行的竞争和拼搏。人类的成就动机、自我需要在体育运动中能得以满足。体育运动通过把各阶层的人联系到一起而起到社会整合作用,它宣传的是一些基本文化价值如合作精神、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居英 王淑华
网络教育已成为高科技信息时代课堂教育的发展产物,在高科技信息时代下的网络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教育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苗富强 张峰
当前盛行的享乐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吃苦精神出现缺失。而吃苦精神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需要,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大学生中有必要进行吃苦精神教育。通过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其意志,充分理解吃苦精神精髓、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等途径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
关键词:
吃苦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云
专业思想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看出,专业思想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并不容易。必须充分认识到专业思想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教育意识,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有效实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专业思想教育 人才培养 重要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旭
首钢工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从2001年开始成立了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主任一直由教学主管院长亲自担当,相关系部以及学生会的成员为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体育运动委员会还制定了若干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每年都会召开2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讨论、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研究审批每学期体育工作实施计划。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发展,提高大学生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卜春梅 宫凯
国家的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对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更高,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卓越工程师素质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卓越工程师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宗有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奚凤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雷
要想较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体育师资队伍。然而,我国现有的体育师资队伍及其教学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体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找到培养体育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体育师资队伍 现状 培养方案 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英清 李翠霞 蒋心萍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旨在培养保健康复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 体育保健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建稳
文章以教师队伍培训工作为重点,分析其重要性,并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目标定位不明确、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重视不够、培训方式单一、必要的物质保障缺乏。最后,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培训的四条途径:重视培训工作、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制订规范、合理、长期的教师队伍培训方案,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提高教师能力素质,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
关键词:
教师队伍 培训 重要性 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俊清
创新素质教育是新世纪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推进创新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对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论述的基础上,对学校体育教育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充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创新素质 体育 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廖嗣德 赵风雨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方面 ,正处在积极探索阶段。本文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模式及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复合型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 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凌云
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实践型、创新型人才,而开放教育学习者众多,具有体系庞大、潜在合作企业众多、学生职业规划明确等优势。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实现教育公平,开放教育应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多层次的实践型课程体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实践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