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5)
- 2023(9579)
- 2022(7980)
- 2021(7355)
- 2020(6245)
- 2019(13582)
- 2018(13490)
- 2017(24649)
- 2016(13957)
- 2015(15831)
- 2014(15930)
- 2013(15190)
- 2012(14405)
- 2011(13179)
- 2010(13531)
- 2009(12851)
- 2008(12828)
- 2007(12058)
- 2006(10889)
- 2005(10388)
- 学科
- 济(49944)
- 经济(49836)
- 管理(46043)
- 业(38217)
- 企(33491)
- 企业(33491)
- 制(17760)
- 财(17709)
- 方法(16915)
- 中国(15685)
- 学(14970)
- 农(13600)
- 数学(13207)
- 数学方法(13014)
- 体(13007)
- 业经(12657)
- 银(11392)
- 银行(11349)
- 理论(11058)
- 行(10887)
- 融(10790)
- 金融(10782)
- 务(10424)
- 财务(10385)
- 财务管理(10352)
- 企业财务(9839)
- 体制(9772)
- 教育(9328)
- 划(8527)
- 农业(8343)
- 机构
- 大学(206778)
- 学院(203304)
- 济(78106)
- 研究(76241)
- 经济(76121)
- 管理(68816)
- 中国(58280)
- 理学(57054)
- 理学院(56290)
- 管理学(55158)
- 管理学院(54777)
- 科学(47080)
- 京(45961)
- 财(43097)
- 所(40585)
- 农(38871)
- 研究所(36315)
- 江(34499)
- 中心(33945)
- 财经(32171)
- 业大(31080)
- 农业(30699)
- 北京(29249)
- 经(28979)
- 范(27903)
- 院(27791)
- 师范(27484)
- 州(26770)
- 省(26313)
- 经济学(24558)
- 基金
- 项目(129144)
- 科学(100198)
- 研究(93374)
- 基金(92369)
- 家(82849)
- 国家(82130)
- 科学基金(68130)
- 社会(58165)
- 社会科(54837)
- 社会科学(54824)
- 省(50503)
- 基金项目(47240)
- 自然(44021)
- 教育(43919)
- 划(43688)
- 自然科(42994)
- 自然科学(42976)
- 自然科学基金(42235)
- 资助(38083)
- 编号(37010)
- 成果(33363)
- 重点(30374)
- 部(28888)
- 课题(28303)
- 制(27987)
- 发(27167)
- 创(26418)
- 创新(24865)
- 性(24653)
- 科研(24529)
共检索到33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论体制转轨时期如何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王述英一、引言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年来,市场取向改革全面展开,新旧体制转轨进入了一个新的质变阶段,新体制的框架已初具规模。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整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今早
一、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正确把握现阶段体制转轨时期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15年来的改革成就已为世界所公认,但是,十分明显的是中国仍然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即由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这种体制转轨或过渡在现阶段至少呈现四个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方福前
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宏观调节"的概念;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正式使用了"宏观调控"的提法;1993年l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庞明川 宁赋宪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创造,而且也是对宏观调控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一方面基于历史逻辑从中国宏观调控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与形成的特色中提炼宏观调控制度,另一方面遵循宏观调控的规律,主动设计实践中缺失的宏观调控制度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文章按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要求,结合科学制度体系应具备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特点,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实现路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林木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赵全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金文 师云华
当前,以市场为取向深化价格改革,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塑造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以多种间接管理手段进行综合调节的市场价格宏观调控体系。两者不可偏废。 一 加快价格改革步伐,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是增强经济活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质是国家宏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目前,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新的发展要求,宏观调控需要转轨。这里所说的转轨,是指宏观调控思维与方式的转轨。原因之一,总供求格局不同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虽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到产权改革,所以,"短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赛自威 黄忠河
论转轨时期政府对价格的宏观调控赛自威,黄忠河我国尚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内,对政府进行价格宏观调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措施、力度既要适应转轨时期的特点,又要有利于尽早结束转轨。将市场经济作为既定的事实,所设想的方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孝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同时,更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的一面,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处理好经济转轨与政府干预经济的关系。政府介入经济领域,干预经济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失灵",即使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的情况下,经济运行中也会出现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现象。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全面转轨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能借助单一政策的灵活运用,而是要利用系统思维,整合各项政策的功能与效率。
关键词:
转轨时期 宏观调控 市场失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大龙 岳树民
税收在优化结构、促进公平、提高效率、推动经济的腾飞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充分重视和运用税收调控手段,结合转轨时期经济运行的特点及对税收调控的要求,建立起税法保障,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宏观税负三位一体,税制层次性调控,外在政策配套,应变力强的税收调控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烽 何华荣
本文认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现实价格最终是受市场左右的,我国改革十多年来,放开价格的商品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还有20%的商品价格部分地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但定价主体没有到位、定价行为还不规范,已放开的价格还是一些非主流商品,行政手段仍起相当大的作用。为此,必须规范定价行为,并使调控手段科学化、制度化。应从宏观总量调控、法律规范、储备调节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四个方面健全和完善调控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象贤
近一个时期,全国正实施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绝不能再延误时机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建设步子在加大,市场调节功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祥明
论转轨时期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有效性的途径王祥明目前我国正处在双轨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环境,不仅有利于经济金融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因而具有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