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3)
- 2023(11034)
- 2022(9055)
- 2021(8024)
- 2020(6403)
- 2019(14725)
- 2018(14825)
- 2017(28397)
- 2016(15143)
- 2015(17097)
- 2014(17337)
- 2013(17253)
- 2012(16241)
- 2011(15187)
- 2010(15847)
- 2009(14669)
- 2008(14147)
- 2007(12938)
- 2006(12017)
- 2005(11317)
- 学科
- 济(92076)
- 经济(92012)
- 管理(42196)
- 业(37073)
- 方法(30120)
- 企(29041)
- 企业(29041)
- 数学(26366)
- 数学方法(25846)
- 地方(25287)
- 中国(24298)
- 农(19234)
- 业经(18382)
- 学(17807)
- 环境(15998)
- 地方经济(15812)
- 融(13334)
- 金融(13332)
- 农业(13241)
- 发(12943)
- 制(12916)
- 银(12659)
- 银行(12647)
- 理论(12603)
- 财(12558)
- 行(12365)
- 贸(12347)
- 贸易(12334)
- 易(11780)
- 和(11594)
- 机构
- 学院(231597)
- 大学(229560)
- 济(104825)
- 经济(102757)
- 研究(84720)
- 管理(83844)
- 理学(70159)
- 理学院(69334)
- 管理学(67944)
- 管理学院(67519)
- 中国(64720)
- 京(49835)
- 科学(49584)
- 财(45851)
- 所(43393)
- 研究所(38816)
- 中心(37053)
- 江(36626)
- 财经(35471)
- 农(34193)
- 经济学(32978)
- 范(32839)
- 北京(32610)
- 师范(32560)
- 经(31827)
- 院(29983)
- 业大(29867)
- 州(29683)
- 经济学院(29062)
- 农业(25992)
- 基金
- 项目(141110)
- 科学(111160)
- 研究(105674)
- 基金(100292)
- 家(86468)
- 国家(85754)
- 科学基金(73305)
- 社会(68050)
- 社会科(64704)
- 社会科学(64686)
- 省(56770)
- 基金项目(51207)
- 教育(48611)
- 划(46998)
- 自然(44768)
- 自然科(43690)
- 自然科学(43684)
- 自然科学基金(42834)
- 编号(42409)
- 资助(42237)
- 发(36829)
- 成果(35163)
- 重点(32468)
- 课题(31288)
- 部(30396)
- 发展(30042)
- 展(29546)
- 创(28912)
- 国家社会(28043)
- 创新(27148)
- 期刊
- 济(131376)
- 经济(131376)
- 研究(78051)
- 中国(51520)
- 管理(35027)
- 财(34141)
- 农(32560)
- 学报(32346)
- 科学(31687)
- 教育(29078)
- 大学(25346)
- 融(24433)
- 金融(24433)
- 技术(23923)
- 学学(23680)
- 农业(22143)
- 经济研究(21862)
- 业经(20412)
- 财经(19201)
- 经(16747)
- 问题(16413)
- 技术经济(14077)
- 统计(13935)
- 贸(12378)
- 策(12325)
- 世界(11906)
- 商业(11729)
- 业(11677)
- 决策(11224)
- 国际(11133)
共检索到374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利民 黄亚哲 兰国昌
经工业革命后而确立的经济发展模式,时至今日,存在着资源浪费太大、碳化气体排放严重、环境代价过高等一些严重问题。于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主要有观念的转变、新经济理论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转变,就必须进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实行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 低碳经济 转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军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普遍认同,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的共同选择。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弱化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甘肃省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高碳化、技术结构水平低下、节能减排意识缺乏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甘肃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甘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
经济结构失衡与气候危机的双重挑战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高碳特性,详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宏观路径,并针对推进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转型 气候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鲍文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均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乃至产业均是相互统一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旭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剖析,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以及发展路径与方法等不同角度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节能减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旸 黄季红 王丽萍
一、低碳经济和环境审计理论框架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鸿渊 孙丽丽
低碳经济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与模式转换成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决定了异质性行为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行为选择差异性。低碳经济是低碳投入—低碳转换—低碳产出—低碳消费的系统集成,是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集体行动的结果,然而一致性的集体行为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决定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异质性行为主体的选择结果。本文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区域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跨区域 低碳经济 合作竞争 机制设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军岐
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低碳经济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采取何种模式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甚为关键。我国可采取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资本推动型等八种模式。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慧凤
工业化、城市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深刻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及实现策略。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熙保
中国经济的成功与其采取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有关,这些模式概括为四个方面: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这种模式在产生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增长优先型应转为增长与公平并重,沿海先行转为平衡增长,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出口鼓励转为出口中性。实现模式转换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抛弃增长中心主义的思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和实施新的政绩考核体系。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战略思路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群
近年来,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出口阻力也越来越大,很难再长期保持出口高速增长, 需要从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角度寻求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广东具有典型意义。20多年来,外源型经济一直是广东经济的优势所在,发展很快,如果它能在保持外源型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敏 梅子惠
在我国当今的经济发展中,经济流失之严重令人担忧,追根溯源,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西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故此,我们不得不开始探索一条崭新的经济发展之路——低流失经济发展模式。文章从社会资源、科技、信息和环境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改善我国现阶段经济流失现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低流失经济 发展模式 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洁 宋博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更具优势。由此,本文在掌握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法,选取2005~2020年国家统计局、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符合低碳经济新兴产业要求的1023个年度观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检验得到:(1)政府的碳交易市场运作机制及政策优惠和财政直接补贴对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的经济效益效率存在较大影响;(2)政府产业链及基础设施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社会生产效益和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正相关回归关系,并且在1%水平显示统计的显著性;(3)在政府相关政策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效率影响上,上市企业表现的趋势一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玓 林珊 赵颖婕
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命令—控制"模式下的低碳经济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出现了资金、技术和信息瓶颈,面临政策失效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碳基金模式。该模式以碳基金为关键种,发挥资金、技术、信息三大平台作用,形成低碳经济发展共生网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碳基金 共生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