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8)
- 2023(15087)
- 2022(12822)
- 2021(11634)
- 2020(10146)
- 2019(23177)
- 2018(23070)
- 2017(45089)
- 2016(24412)
- 2015(27781)
- 2014(27728)
- 2013(27497)
- 2012(25434)
- 2011(23044)
- 2010(23031)
- 2009(21244)
- 2008(21107)
- 2007(19105)
- 2006(16383)
- 2005(14732)
- 学科
- 济(107193)
- 经济(107057)
- 管理(78338)
- 业(73488)
- 企(61326)
- 企业(61326)
- 方法(51601)
- 数学(45316)
- 数学方法(44809)
- 财(30694)
- 农(27970)
- 中国(25962)
- 业经(23966)
- 制(23286)
- 学(20731)
- 地方(19560)
- 务(19516)
- 财务(19456)
- 财务管理(19402)
- 农业(18535)
- 贸(18461)
- 企业财务(18457)
- 贸易(18455)
- 环境(18206)
- 易(17915)
- 和(16539)
- 银(16495)
- 银行(16463)
- 技术(16323)
- 理论(16230)
- 机构
- 大学(358902)
- 学院(356965)
- 济(150639)
- 经济(147698)
- 管理(140815)
- 理学(121608)
- 理学院(120387)
- 管理学(118400)
- 管理学院(117728)
- 研究(113637)
- 中国(86324)
- 京(73941)
- 财(72286)
- 科学(67633)
- 财经(57439)
- 所(55870)
- 农(54879)
- 中心(54011)
- 江(53949)
- 经(51960)
- 业大(51054)
- 研究所(50296)
- 经济学(47303)
- 北京(45923)
- 范(44879)
- 师范(44431)
- 农业(42874)
- 经济学院(42849)
- 财经大学(42517)
- 州(42260)
- 基金
- 项目(237564)
- 科学(188707)
- 基金(174851)
- 研究(174150)
- 家(150918)
- 国家(149705)
- 科学基金(130023)
- 社会(112552)
- 社会科(107002)
- 社会科学(106976)
- 省(92780)
- 基金项目(92314)
- 自然(83408)
- 自然科(81463)
- 自然科学(81441)
- 教育(80657)
- 自然科学基金(80006)
- 划(77869)
- 资助(71747)
- 编号(70173)
- 成果(57188)
- 部(53632)
- 重点(53455)
- 发(50743)
- 创(49749)
- 课题(47756)
- 国家社会(47138)
- 制(46890)
- 教育部(46759)
- 创新(46591)
- 期刊
- 济(161747)
- 经济(161747)
- 研究(102155)
- 中国(65671)
- 财(59392)
- 学报(53804)
- 管理(51416)
- 科学(49507)
- 农(48922)
- 大学(41910)
- 学学(39446)
- 教育(33882)
- 农业(32456)
- 融(32105)
- 金融(32105)
- 技术(31971)
- 财经(30137)
- 业经(26241)
- 经(25861)
- 经济研究(25462)
- 问题(22055)
- 统计(18572)
- 技术经济(18349)
- 理论(17435)
- 贸(17372)
- 业(17135)
- 版(17011)
- 策(16881)
- 图书(16690)
- 商业(16077)
共检索到520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波 赵广华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对于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目标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低碳产业集群的思想基础,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创新对产业集群企业和公众的低碳活动起着激励作用,经济绩效是低碳产业集群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国内外低碳环境的压力和产业集群外公众的市场取舍与监督构成了外部动力。各种动力互相配合作用,推动了低碳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关键词:
低碳产业集群 系统动力 合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龚新蜀
城镇化是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东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也低于东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本文从城镇化动力机制层面,利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分析西北五省区城镇化动力机制,探寻制约西北五省区城镇化发展的深层原因,以期对稳妥推进西北五省区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镇化 动力机制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欢芳 胡振华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走向"低碳化",这将从根本上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而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对于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碳产业集群强调集群企业是一个集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于一体的复合系统,其发展既受到构建绿色竞争力、提升企业长远发展绩效等内源性动力的拉动,也受到国际贸易碳壁垒、政府政策刺激和公众低碳消费意识增强等外在压力的驱使。发展低碳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核心灵魂、集群生态化是关键途径、体制创新则是重要保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孟迪云 黄容
论文基于1991-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从消费主体的需求、消费客体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的构建三个角度研究了文化消费增长的动力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动力源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居民收入、受教育水平、预期、文化产业总量、文化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都对文化消费产生正的影响,且比较显著;而文化产业价格与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关系。论文最后根据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消费主体 消费客体 消费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皞
本文首先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信度分析和主因子分析,得到驱动因子;接着对19 9 0-2010年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驱动因子和产业集聚度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产业集聚的驱动机制,最后对我国产业集聚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主因子分析 面板数据 驱动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依蓉
文章通过构建低碳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2006-2011年中国各地区的低碳绿色转型指数,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资本存量、FDI、财政分权等对低碳绿色转型的影响,并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讨论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绿色转型指数在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低碳技术是推动东部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粗放式增长方式及环境投资不足是造成西部转型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FDI有利于低碳绿色转型,且对东部及华北作用更大;资本存量增加不利于西部转型,财政分权促进了低碳绿色转型。此外,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意识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柯 张斌 谷洲洋
本文根据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科技创新对促进产业升级呈现明显的正效应;从地区层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影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驱动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其次,东部地区最小;通过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得出,产业升级发展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非都相当大,影响小的地区要及时挖掘其他创新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长德 刘帅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0—2008年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增长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具体到各产业而言,第二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第一、三产业的影响较小;此外,第二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合理,"三高"和对能源依赖较高的企业居多,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产业;各省份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尽合理,应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碳排放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兆君 刘帅
我国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经历了形成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三个演进阶段,不同的演进阶段其演进的动因也不同。目前,我国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总体已步入成长阶段,东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整体实力优于中西部地区。长三角与珠三角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已进入成熟阶段,集群合作创新能力是其演进的主要动因;环渤海与东北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发展能力是其演进的主要动因;西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基本处于形成阶段,集群资源与环境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华玲 周燕 樊自甫
产业集群是一种竞争力极强的产业组织形式,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群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对促进该产业发展及发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根据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情况总结出了18个影响因素,归纳为产业集群内部及外部因素,再基于我国21个省级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不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元萍 杨哲
本文从理论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2007~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内生性因素条件下,脱离经济需要的金融创新、缺乏资金支持的技术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而二者的交互作用则显著驱动经济增长,但影响程度较弱。本文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对此进行分析,并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识、完善技术创新运作机制及制定区域差异化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协同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蕊
本文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动因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4年三大都市农业面板数据,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从供给侧角度对都市农业影响经济增长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都市农业供给测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为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关键词:
供给侧 影响因素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喜平 江峰
利用中国2003—2013年电力碳强度数据,将环境规制细分为费用型环境规制与投资型环境规制,基于门限面板模型分别对其进行门限回归,探究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电力碳强度的影响,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法估计环境规制的空间差异性。研究表明: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电力碳强度具有单门限效应,且在不同投资额度范围内呈现正负相反的效应;费用型环境规制对电力碳强度具有双门限效应,且在不同费用额度范围内都是正向效应,但效应强度不同。两种环境规制在空间上都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随时间的演变增强。针对实证结果,建议在制定环境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