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7)
- 2023(4222)
- 2022(3395)
- 2021(3119)
- 2020(2367)
- 2019(5140)
- 2018(4835)
- 2017(9007)
- 2016(4759)
- 2015(5081)
- 2014(5048)
- 2013(5088)
- 2012(4846)
- 2011(4787)
- 2010(5019)
- 2009(4940)
- 2008(4901)
- 2007(4730)
- 2006(4367)
- 2005(3565)
- 学科
- 济(22939)
- 经济(22918)
- 农(20343)
- 农业(13756)
- 业(13409)
- 管理(10082)
- 业经(8860)
- 中国(7362)
- 地方(7079)
- 农业经济(6397)
- 制(6112)
- 发(5859)
- 企(5802)
- 企业(5802)
- 学(5796)
- 方法(5651)
- 工作(5187)
- 发展(5143)
- 展(5124)
- 财(4697)
- 村(4442)
- 农村(4420)
- 数学(4323)
- 策(4280)
- 数学方法(4273)
- 建设(4259)
- 收入(4032)
- 土地(4019)
- 及其(3813)
- 教育(3739)
- 机构
- 学院(77852)
- 大学(77386)
- 济(29443)
- 经济(28585)
- 管理(26598)
- 研究(26482)
- 理学(22207)
- 理学院(21855)
- 管理学(21475)
- 管理学院(21311)
- 中国(19726)
- 农(16131)
- 京(16125)
- 科学(15970)
- 财(15066)
- 范(14372)
- 师范(14324)
- 所(12757)
- 江(12714)
- 中心(12312)
- 师范大学(11485)
- 财经(11476)
- 研究所(11352)
- 农业(11117)
- 州(10842)
- 业大(10825)
- 经(10219)
- 北京(9822)
- 经济学(9393)
- 省(9153)
- 基金
- 项目(48658)
- 科学(38873)
- 研究(38242)
- 基金(35485)
- 家(30268)
- 国家(29910)
- 社会(26529)
- 科学基金(25682)
- 社会科(24842)
- 社会科学(24836)
- 省(19434)
- 基金项目(19237)
- 编号(16438)
- 教育(16236)
- 划(15820)
- 成果(14584)
- 自然(14122)
- 自然科(13787)
- 自然科学(13786)
- 自然科学基金(13504)
- 资助(12474)
- 国家社会(11319)
- 发(11191)
- 课题(11144)
- 农(10728)
- 重点(10604)
- 部(10420)
- 性(9794)
- 制(9599)
- 村(9467)
共检索到122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霞 金晓玲 胡希军
在理解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含义的基础上,归纳出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两大类型:物态空间和意态空间,进而分析了村民公共交往活动的情感基础和交往空间的尺度性、模糊性、场所性和序列性,并提出村民公共交往空间的传承建议,以期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公共交往空间 传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良 伍忠庆
<正>传统村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社会价值。但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剩的一小部分传统村落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由于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前往城市发展,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导致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许多传统建筑技艺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保护、传承及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这同时体现在传统村落建筑设计及其价值传承上,要求当代建筑设计师创新传承传统村落建筑的修缮设计、布局设计、功能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军民 庄袁俊琦
传统村落作为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人口结构既是村落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村落文化不断更新的条件。旅游开发使现代性快速介入,加快了传统村落的脱域进程,使传统村落中日常生活层次被迅速瓦解,并催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村落文化被标签化或者符号化,丧失了维持自身更新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于恢复村落自我更新的社区活力,增加村落业态的多样化,使其成为适居的空间,使村落村民能够在现代化影响下用新的生活方式传承当地地域文化。
关键词:
脱域 传统村落 共同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立国 刘沛林
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保存度和接纳度两个方面,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以湖南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整体处于中度保护,且内部文化传承状态差异明显;(2)三项准则层的发展状态也有较大差异,保存度和承接度传承较好,而认同度传承较弱;(3)18项指标内部差异较大,建筑原真度和传承较好,而游客认同度等3项指标则传承较弱;(4)案例研究初步证明了构建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雅珏 李建诗 李女仙
本次餐饮空间的设计将岭南古村落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餐饮空间的布局和装饰中,旨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韵味。设计着重考虑人流动线和空间顺序的合理性,以创造出一个符合人们视觉和心理感受的环境,从而给顾客带来良好的就餐体验。顾客可以在用餐的同时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产生想象与共鸣,增加环境和顾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打造由情到景、情景合一的餐厅,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用餐。此外,本设计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
餐饮空间设计 传统村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建诗 苏雅珏 李女仙
传统村落茶室空间设计。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茶室作为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方案设计以中式儒雅为主题,整体氛围以轻松和悠闲为主基调,体现传统中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空间设计上保留原有建筑框架,材质以木材为主,色调以低饱和度配色为主,低调沉稳。传统与现代融合,营造舒适的茶室空间。
关键词:
室内空间设计 传统村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俊渠 秦红增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村落社区整体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就是要以村落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村落社区的整体发展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基于南宁市的案例分析发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机理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村落自治组织引导下的草根文化团体、政社互动下的公共文化事业、资本和市场引导下的文化产业。要实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需要进一步从村落社区规划、村落产业开发、村落组织建设、村落主体培育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娟 宋文杰 单彦名 王浩翔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遗产保护与资源介入双重影响。如何科学评估村落动态发展趋势,合理确定活态传承模式成为研究重点。研究基于要素协同理论,构建村落主体、产业发展、设施本底三大要素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传统村落活态传承分类的理论依据;获取分析传统村落要素相关的人口普查、设施兴趣点(POI)、手机信令等多元数据,形成定量化、可操作、可视化的指标数据支撑。研究采用K_modes聚类算法,将北京传统村落划分为待发展型、稳静发展型、潜力发展型、活力发展型4类,研究提出适用于村落动态发展趋势、资源介入优势、遗产持续保护的运营模式,形成重点突出、内容明确、兼顾管理运营的系统性发展策略。
关键词:
要素协同 传统村落 活态传承 分类施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剑钢 戴嘉瑜
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空间类型,既是村民活动交往的重要场所,又是传承、展现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过去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形态却显得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多样化需求。研究基于有机更新理论与特色建设方法,以湖州和孚镇荻港村为面板,解析传统村落在公共空间中的更新实践,探讨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的有效途径,活化村落人文资源,保持村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有机更新 传统村落 公共空间 特色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银娣 李萍萍 李伯华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解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修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对传统村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结合了图式语言理论,以坪坦村为例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图式语言体系,对公共空间特征进行解构,提出景观修复策略。研究表明:1)以图式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坪坦村公共空间图式语言体系。通过解构分析坪坦村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得出了75种图式语汇,解构公共空间秩序法则得出了相邻、相交等词法与秩序性、时间性和本土性等句法,解构公共空间生长环境得出了自然、社会和文化语境。2)坪坦村公共空间表现出特征极为突出的侗族特色:公共空间布局中自然环境与传统建筑情景交融;生产、生活与精神公共空间场所互动共生;公共空间节点多维嵌套,层次丰富。3)图式语言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修复路径:按“字—词—词组”层层递进织补空间元素;按“时间—空间—情感”循序渐进构建空间秩序;按“完善—修缮—重构”滚动式表达空间意境。研究通过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图式解析和特征解构,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修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信 李王鸣
聚焦区域视角下的传统村落风貌,提取"村落建筑"、"村落格局"、"村落地形"、"村落产业"、"村落文化"五个风貌单要素,构建传统村落风貌评价体系,引入ESDA方法定量分析,找寻区域空间内小范围集聚分布的风貌组群。同时以此为基础结合丽水市域内的172个已经成功申报或正在申报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确定以典型风貌类型、风貌集成廊道、风貌分区为主体的区域传统村落风貌组群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丽水市传统村落风貌在小范围空间内体现出较强的同质化特征,在较大尺度的分区中体现出差异化特征,在整个区域环境中显现出共性特征。
关键词:
区域视角 传统村落 风貌组群 空间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包亚芳 孙治 宋梦珂 李政欣 叶馨遥 臧德霞
在提出公共空间文化活力概念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兰溪市为研究案例地,以传统村落居民为实地问卷调研对象,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剖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活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活力的5个影响因子分别为公共空间的文化性、包容性、管理与维护、布局与设计以及安全性。文化性、管理与维护以及布局与设计3个因子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文化性的影响效应最强,管理与维护、布局与设计的影响效应次之。据此,提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活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占锋 张红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并且对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通过深入剖析陕西关中李村的个案,发现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已经对原有的村落文化传承机制产生了重要的冲击,致使村落文化传承面临难以为继的处境。基于此,建议强化村级组织在村落文化传承方面的组织、引导功能;鼓励成立留守妇女文化组织;重视村落的文化扶贫,重建村落文化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卢道典 蔡喆
重大项目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投资数额大、建设强度高、工程时间短等特点,而近年来大量传统村落则在快速的城乡规划建设中消亡,许多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濒临遗失。本文以广州小谷围岛练溪村为研究案例,总结其在村落选址与区域格局、空间布局与肌理、历史建筑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梳理了在广州大学城选址小谷围岛实施建设中对文化景观特色保护与传承的做法,包括开展历史建筑调查研究、纳入文保体系、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探索兼顾村落文化保护与功能置换的共赢模式、引入民营资本与运营机制等,最后文章从项目背景、运营体制、物质景观保护、文化传承等角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重大项目 传统村落 保护 转型 练溪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大均 胡静 陈君子 许贤棠
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法,对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突出,存在滇西北、黔东南、中原以及皖南—浙西等4个明显的集聚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②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省际差异较为明显,云南、贵州2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8%,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辽宁等10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仅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此外,全国传统村落呈...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