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0)
2023(2722)
2022(2289)
2021(2359)
2020(1879)
2019(4066)
2018(3985)
2017(6721)
2016(4349)
2015(5391)
2014(5540)
2013(4916)
2012(4713)
2011(4312)
2010(4660)
2009(4222)
2008(4304)
2007(4220)
2006(3734)
2005(3672)
作者
(11075)
(9016)
(8859)
(8669)
(5819)
(4328)
(4265)
(3549)
(3490)
(3447)
(3249)
(3149)
(3146)
(2936)
(2723)
(2713)
(2677)
(2668)
(2639)
(2600)
(2509)
(2279)
(2278)
(2148)
(2136)
(2098)
(2020)
(2001)
(1894)
(1822)
学科
(10476)
经济(10458)
教育(10216)
管理(9520)
理论(7157)
中国(6712)
(6482)
企业(6482)
(6060)
政治(4975)
思想(4917)
教学(4850)
思想政治(4553)
政治教育(4553)
治教(4553)
德育(4518)
(4292)
业经(3821)
(3814)
文化(3740)
方法(3697)
研究(3398)
工作(3222)
(3110)
学校(2992)
学法(2716)
教学法(2716)
(2711)
(2570)
产业(2461)
机构
大学(65024)
学院(58098)
研究(19066)
(15745)
管理(15561)
(15136)
经济(15095)
师范(15093)
(14864)
教育(13425)
中国(12819)
理学(12318)
师范大学(12148)
理学院(11994)
管理学(11462)
管理学院(11329)
(11309)
科学(11248)
(10248)
北京(9981)
(9375)
(9352)
研究所(8135)
中心(8112)
财经(7445)
职业(7315)
技术(7283)
(6635)
图书(6590)
(6569)
基金
项目(29949)
研究(28240)
科学(23017)
基金(18019)
教育(16770)
社会(16240)
社会科(14933)
社会科学(14928)
成果(14706)
(13865)
编号(13611)
国家(13582)
(12763)
课题(11320)
科学基金(11210)
(11085)
(10434)
大学(8994)
基金项目(8880)
项目编号(8624)
规划(8209)
研究成果(7819)
(7809)
(7458)
(7301)
(7104)
(7097)
阶段(7077)
重点(7031)
资助(6977)
期刊
教育(29046)
研究(27212)
(25201)
经济(25201)
中国(21493)
学报(10688)
大学(9885)
(9309)
图书(9062)
科学(7659)
书馆(7352)
图书馆(7352)
管理(7236)
学学(7012)
职业(5935)
高等(5924)
财经(5738)
(5720)
技术(5526)
(5115)
高等教育(5089)
(4598)
论坛(4598)
(4319)
金融(4319)
农业(3821)
(3796)
成人(3625)
成人教育(3625)
(3484)
共检索到110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长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日益多元化,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描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华业  
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开展是社会热议焦点之一,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思想素质水平必然会得到社会大力关注;另一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现象更为凸显,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失德、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十分关切。传统文化精神中蕴含宝藏,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养分,如古之智慧、传统美德等有利于熏染大学生思想品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汇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当代大学生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他们的肩上背负着使祖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的重任,他们的学识与素养也必将影响下一代人。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如何促使大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变大学生在传承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传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命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娴静  
新时期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创新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也能够自觉自愿的接受并领会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期希望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巩固意识形态、增强思想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重要路径,在内容选择和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也需考察和顺应中国当下的具体国情,更要充分认识和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质和凝聚作用。既要紧跟现代时事发展,又要不忘过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共通,加大创新学习力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尚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均宏  
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若能精读六部传统文化经典,又能探究六位近代政治文化伟人的生平事迹和著作学说,就可以掌握中国古今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特征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军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平  徐惠红  丁建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高校要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状  
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当今社会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应充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找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点,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培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标识和价值取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于新时期思政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与推动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规范自身思想言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养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世勇  
高等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比较多。重视和利用好高校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休闲时间,是大学生必须学会的重要能力。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多并未开设休闲教育类的课程,这方面的教育也相对欠缺。休闲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一项新课题。一、关于休闲与休闲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研究分会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工作重心,团结各会员单位,团结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加强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交流工作经验,研讨工作思路,把握工作规律,提升辅导员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江英飒  
高校青年教师与大学生的年龄范围接近,同属青年群体,成长经历相近,人生阅历相似,价值取向相对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发挥高校青年教师在示范引领作用上的独有优势,积极探索并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与青年大学生的"共育"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通过青年教师的示范和影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更有号召力和感染力。一、发挥"共育"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中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常言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思想政治工作是灵魂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