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7)
2023(3748)
2022(3049)
2021(3214)
2020(2504)
2019(6037)
2018(6498)
2017(10182)
2016(6898)
2015(7604)
2014(8049)
2013(6838)
2012(6340)
2011(5838)
2010(6233)
2009(5758)
2008(5920)
2007(5429)
2006(5170)
2005(4985)
作者
(15481)
(12687)
(12570)
(12396)
(8233)
(6117)
(6016)
(5207)
(4811)
(4703)
(4415)
(4402)
(4292)
(4271)
(4066)
(4013)
(3793)
(3788)
(3699)
(3697)
(3665)
(3194)
(3129)
(3037)
(3017)
(2975)
(2968)
(2759)
(2640)
(2542)
学科
教育(20576)
(15140)
经济(15111)
中国(12683)
管理(10935)
理论(10008)
(8573)
企业(8573)
(8018)
教学(7661)
(7540)
(6366)
(5974)
业经(5364)
体制(5172)
(5088)
研究(4728)
(4473)
思想(4429)
(4327)
政治(4295)
(4113)
方法(4091)
发展(4026)
思想政治(3975)
政治教育(3975)
治教(3975)
德育(3940)
(3903)
学法(3869)
机构
大学(89154)
学院(83313)
研究(34053)
教育(29367)
(24896)
师范(24837)
(24013)
经济(23120)
(21411)
管理(20983)
师范大学(20499)
中国(19601)
科学(18368)
(17011)
理学(16373)
(16051)
理学院(16000)
(15853)
管理学(15553)
管理学院(15326)
北京(15040)
研究所(15016)
职业(14181)
中心(13056)
技术(12890)
(12529)
(11732)
教育学(11426)
财经(11096)
(9908)
基金
研究(42488)
项目(42259)
科学(33973)
教育(28787)
基金(24969)
社会(23453)
成果(22231)
社会科(21721)
社会科学(21716)
编号(21154)
(19924)
国家(19483)
课题(18827)
(18000)
(17193)
(16773)
科学基金(15419)
规划(13374)
项目编号(12673)
(12601)
(12334)
研究成果(11768)
基金项目(11665)
(11558)
(11517)
阶段(11487)
重点(11268)
(11255)
(10737)
教育部(10636)
期刊
教育(52443)
研究(43634)
(35843)
经济(35843)
中国(31246)
(13643)
职业(12567)
技术(11087)
学报(11082)
大学(10206)
科学(9238)
管理(9054)
技术教育(8098)
职业技术(8098)
职业技术教育(8098)
(7906)
财经(7435)
学学(7316)
(7172)
金融(7172)
(6946)
论坛(6946)
高等(6760)
图书(6587)
(6587)
高等教育(5870)
(5707)
成人(5578)
成人教育(5578)
书馆(5400)
共检索到155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张应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不容回避的一个具有现实性的理论问题。但是,我国高教理论界对此还缺乏应有的关注。最近,有学者在围绕传统文化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商榷中①②,把这一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刘海峰(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导师)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是一种潜在的、深层次的联系。比起经济和政治因素来,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影响较为迟缓且不明显,然而却是较为久远和深刻的。中国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经济形态的产物,也无法仅用政治体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光荣  
校园文化失衡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现代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认识失衡,导致高校不正常的高收费现象;二是对现代高等教育社会属性的认识失衡,导致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缓慢和学生管理“两难”现象;三是对现代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到大众教育的认识失衡,导致毕业生的不适应现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伟江  
中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有着伴之而生的历史,在建设和谐文化中更负有重任。高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并致力于培养可引导和谐文化建设的教员和学生。作为一名高校教员,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是关键所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磊  栗洪武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改革表现出明显的三个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1949-1951年)以继承老解放区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1952-1956年)偏离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转而以模仿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1957-1965年)以回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在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内容主要包括:确立为党和国家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的教育方针,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制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计划,实行部门办学的管理体制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别敦荣(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应该说,对外开放是十分必要的。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开发合作办学和研究,与国外高教界保持广泛、直接和频繁的接触,对于借鉴其它国家发展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焕  
为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于去年赴日本,对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归纳为高层次化、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国际化等五个方面作如下阐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凤秋  周德富  
在市场需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包含三个层次,即一次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及就业迁移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以"职业本位"为基础,保障一次性就业能力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目标;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将创业能力纳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拓展高等教育内涵;以"素质本位"为核心,将就业迁移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素质"社会人"的培养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国际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活动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为实现改革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答与深化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天野郁夫  
本文结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日本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二阶段(1985-1993):改革调整期1985年颁布的《决定》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能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如前  
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1998年,政府将实现大众化正式列为高等教育的近期发展目标。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又作出了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的重要决定。这一决定所产生的实际后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新工科建设目标应该"舍近求远"。新工科培养的人才要"德才兼备"。新工科建设要坚持"扎根中国"。新工科建设是应对新经济的挑战,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具有反映时代特征、内涵新且丰富、多学科交融、多主体参与、涉及面广等特点。对新工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四阶段(1999至今):质量关注期1999年初《高等教育法》生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开始实施,6月《素质教育决定》公布后,高等教育改革全速驶上快车道,进入超常规模发展阶段,其代表是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比1998年猛增了47.4%,并在1999至2004年间保持了年均26.1%的增幅,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的平均年增幅。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是1998年的近5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22%,全口径在校生数为250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