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0)
2023(8704)
2022(7136)
2021(6724)
2020(5467)
2019(12164)
2018(12046)
2017(22037)
2016(12177)
2015(13577)
2014(13526)
2013(12974)
2012(11954)
2011(10557)
2010(11158)
2009(10632)
2008(11027)
2007(9977)
2006(8757)
2005(8318)
作者
(33129)
(27454)
(27407)
(26379)
(17668)
(13100)
(12574)
(10597)
(10427)
(10198)
(9528)
(9406)
(9087)
(8967)
(8720)
(8518)
(8115)
(8099)
(8009)
(7961)
(7183)
(6764)
(6605)
(6460)
(6275)
(6240)
(6232)
(6204)
(5427)
(5388)
学科
管理(42167)
(39124)
经济(39037)
(35059)
(31240)
企业(31240)
(18356)
(17109)
中国(13186)
方法(12980)
(12267)
财务(12241)
财务管理(12202)
(11737)
银行(11730)
(11653)
业经(11587)
企业财务(11422)
(11286)
(10969)
(10486)
(10335)
金融(10332)
理论(10230)
体制(10052)
数学(9750)
数学方法(9569)
(7576)
贸易(7567)
(7517)
机构
学院(169601)
大学(169042)
(64026)
经济(62362)
管理(59576)
研究(54866)
理学(49212)
理学院(48626)
管理学(47856)
管理学院(47516)
中国(45820)
(40867)
(35841)
科学(30920)
财经(29637)
(29034)
(27522)
(26419)
中心(25797)
(24289)
师范(24066)
研究所(23521)
北京(22873)
(22839)
(21656)
财经大学(21569)
(20297)
业大(19906)
经济学(19759)
师范大学(19167)
基金
项目(101850)
研究(80494)
科学(79570)
基金(71832)
(61280)
国家(60710)
科学基金(52089)
社会(50352)
社会科(47552)
社会科学(47541)
(39898)
教育(38972)
基金项目(37218)
编号(33990)
(33166)
自然(31010)
成果(30349)
自然科(30238)
自然科学(30232)
自然科学基金(29700)
资助(28311)
(25428)
课题(24921)
重点(23677)
(23184)
(22411)
项目编号(21327)
(21243)
(20923)
(20815)
期刊
(79552)
经济(79552)
研究(57514)
中国(42042)
(39061)
教育(27056)
管理(24406)
学报(24238)
科学(21631)
(20746)
金融(20746)
(20621)
大学(19627)
学学(18006)
财经(16469)
技术(15489)
会计(14797)
(14040)
农业(13323)
业经(12102)
经济研究(11802)
财会(11769)
问题(10143)
(9470)
(8741)
职业(8539)
(8457)
图书(8416)
理论(8100)
通讯(7909)
共检索到279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雄胜   孙东木  
会计监督是新中国会计具有世界贡献价值的创新举措。“维护经济秩序”“讲求经济效益”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会计监督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就本质而言,中国会计监督职能的产生,与中国公有经济制度、国家统一调控经济的基本要求紧密相关。在公有经济制度下,正确解决公私问题并有效遏制以公谋私、化公为私、低效浪费、公平分配等问题,是保证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中国式现代化全新意境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会计监督面临着如何切实发挥积极作用的全新而严峻的挑战。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并借助于严格而精准的会计工作,把相关基本要求有效地转化为未来中国经济活动主体的自觉行为,是目前中国会计监督研究必须作出回答的基本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洪  张旭  
经济全球化构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条件。经济全球化过程也是世界市场体系形成和发育过程,这一过程越来越仰赖于制度构建和完善,在国际组织推动下,除了商品和要素的全球性流动性,经济全球化还表现为市场规则、标准和制度的一体化。中国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既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也适应了中国由高速度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要。建议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制度型开放:以申请加入CPTPP、DEPA为契机,在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等领域对接国际高水平规则;强化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制度创新功能,加快实行全面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推动“一带一路”制度建设,促进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投资贸易规则纳入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制度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驰程  
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失信必然会损害市场,丧失市场。因此, 无论哪一种市场经济,实际上都离不开诚信,都应大力倡导诚信,只有这样,市场才会更加繁荣、更加健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水彬  蒯心怡  
正确认识会计的影响范畴是研究与应用会计的关键。会计认识和研究在宏微观之间存在割裂性,通过理论剖析会计的三大内涵特征,借助于会计不完全性与交易效率、会计非中性与治理效应两条路径,梳理会计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机理,从而为科学解释会计的宏观影响以及高效应用会计参与社会问题治理,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水彬  蒯心怡  
正确认识会计的影响范畴是研究与应用会计的关键。会计认识和研究在宏微观之间存在割裂性,通过理论剖析会计的三大内涵特征,借助于会计不完全性与交易效率、会计非中性与治理效应两条路径,梳理会计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机理,从而为科学解释会计的宏观影响以及高效应用会计参与社会问题治理,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水彬  蒯心怡  
正确认识会计的影响范畴是研究与应用会计的关键。会计认识和研究在宏微观之间存在割裂性,通过理论剖析会计的三大内涵特征,借助于会计不完全性与交易效率、会计非中性与治理效应两条路径,梳理会计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机理,从而为科学解释会计的宏观影响以及高效应用会计参与社会问题治理,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谭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超大城市集结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日渐增强,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逐渐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部分。文章梳理了流动人口研究的概念范畴变化,主要是从笼统的农民工概念到次级群体,再到城市新移民研究,这一动态演变过程反映国内流动人口精细化研究的内在需要。城市新移民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了流动人口研究,有助于破除先前研究的思维定势,还原流动人口的多样性特点,体现流动人口的时代性特征。文章提出,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国内流动人口研究应转向城乡互融性思维、关注人口结构性融合以及强化微观整合性等视角,更加重视超大城市复杂化人口结构中的城市治理难题、青年群体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困境、域外经验对国内应对流动人口策略的借鉴作用,进而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海珍  任荣明  
在管制背景中 ,管制者和企业双方之间总是存在不对称信息 ,激励相容机制可以诱导企业报告真实情况且对所有人都是最优的选择。然而 ,在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激励相容管制机制设计中 ,不仅要考虑不对称信息问题 ,还必须考虑管制者对企业服从行为的监督承诺问题。本文以对企业的环境管制为背景 ,研究在同时出现不对称信息和管制者监督执行两方面问题的情形下 ,最优激励相容环境管制的设计 ,并且和最优一致环境管制的设计进行比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辉  
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相继成立了事后监督中心,行使对会计核算业务的集中事后监督。事后监督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改革和制度的新事物,在监督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创建运行初期的不完善是客观存在的。今年上半年,就事后监督现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讨论颇多。本人从对事后监督工作的管理实践出发,提出以下认识:
[期刊] 改革  [作者] 童伟  
绩效预算监督通过对公共部门利用公共资源的相关性、效率和效果的全面考察,将与预算活动密切相关的经济成果、社会贡献、环境改进和社会满意度纳入监督范围,使公共部门不仅要对资源的使用负责,更要对资源使用产生的结果负责,从而构建起覆盖预算周期全过程的结果链绩效预算监督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先治  
会计学范畴可划分为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和影响范畴。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界定和明确不同会计学范畴的内涵与边界,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与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还有利于拓展会计视野、提升会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谢慈  
文化活动的本质属性在于文化价值性,它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客观载体,而文化法属于社会法,主要调整的是文化主体从事文化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权益分配和社会关系,其主要目标在于文化诉求、规范政府文化权责。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法律体系建设都具有独特的新时代背景,它构成了文化法发展的内在动因。文化法的功能和价值导向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对文化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中,必须将文化法置于新的场景赋予其新的内涵,对其基本范畴问题作出准确定位,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文化权力分配体系,从整体上促进中国的文化法治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乔阳  吕琳晖  
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从核心基础课《基础会计》入手进行一流课程建设。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对课程思政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思政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贯穿课内、课外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课程思政成效进行评价。基于教学评价进行反思,从优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和融入“第二课堂”方面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霖  
在理论上,知识产品的生产不存在"同类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知识产权的价值决定难以从劳动价值论进行简单推理;知识产权使用价值具有多重特性,此乃知识产权对象的非物质性所决定。在制度上,知识产权价值是"评估"出来的,是特定知识产权在评估条件下的财产模拟价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旭朝  丁昌锋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当前,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仅就如下四个问题阐述我们的观点,国内外民间金融的范畴比较问题;市场经济发展与民间金融问题的关系;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金融深化还是金融浅化的结果;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制度的变迁。更深层次地,我们认为:对民间金融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事实上是对金融制度变迁的一个具体阐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