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2)
2023(7406)
2022(6266)
2021(5765)
2020(4863)
2019(11000)
2018(10738)
2017(19824)
2016(11266)
2015(12934)
2014(12804)
2013(12684)
2012(11630)
2011(10281)
2010(10527)
2009(9981)
2008(10731)
2007(9594)
2006(8575)
2005(8011)
作者
(32991)
(27172)
(26995)
(26010)
(17389)
(13115)
(12484)
(10498)
(10441)
(10224)
(9502)
(9273)
(8836)
(8604)
(8345)
(8105)
(8062)
(7979)
(7916)
(7899)
(7085)
(6881)
(6510)
(6409)
(6187)
(6118)
(6075)
(5935)
(5369)
(5322)
学科
(39713)
经济(39658)
管理(37570)
(33566)
(29202)
企业(29202)
(16891)
方法(13818)
(12915)
财务(12886)
财务管理(12863)
(12449)
(12180)
企业财务(12066)
业经(11498)
中国(11454)
数学(10179)
理论(10003)
数学方法(9938)
地方(9725)
(9507)
农业(8334)
(7501)
教育(7233)
(6852)
贸易(6840)
(6823)
银行(6817)
(6553)
(6416)
机构
大学(162297)
学院(161587)
管理(58932)
(55211)
经济(53603)
研究(52532)
理学(48530)
理学院(47889)
管理学(47036)
管理学院(46717)
中国(42472)
(35962)
(34468)
科学(33307)
(27725)
(27570)
中心(25622)
财经(25385)
(25375)
师范(25207)
(23944)
研究所(23911)
北京(22915)
(22652)
(22362)
业大(21327)
师范大学(20297)
(19004)
(18539)
农业(18402)
基金
项目(97859)
科学(76234)
研究(75117)
基金(68754)
(59519)
国家(58952)
科学基金(50255)
社会(44915)
社会科(42223)
社会科学(42210)
(39095)
基金项目(36636)
教育(34529)
编号(33358)
(32862)
自然(32345)
自然科(31480)
自然科学(31475)
自然科学基金(30906)
成果(29958)
资助(27107)
课题(22649)
重点(22341)
项目编号(21067)
(20813)
(20720)
(19656)
(19201)
(18801)
科研(18538)
期刊
(69571)
经济(69571)
研究(52390)
中国(35355)
(34041)
学报(25176)
教育(23182)
科学(21555)
(21067)
管理(19834)
大学(18119)
学学(16195)
会计(15125)
图书(14819)
(14140)
金融(14140)
农业(13942)
财经(13250)
技术(12991)
财会(12361)
业经(11437)
(11266)
书馆(10487)
图书馆(10487)
问题(9705)
经济研究(9547)
(8754)
情报(8722)
理论(8654)
(8441)
共检索到262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家澍  陈朝琳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目标的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IASB和FASB联合制订的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对信息质量特征的两项功能进行分析,同时讨论了高质量、透明度和公允性。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必须由市场参与者在市场上共同决定,因此,FAS157的第三级估计是资产和负债的不可观察的输入值,按第三级估计计量的价值只能称为"估计价格",而不是"公允价值"或"公允价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正再  
中外相关文献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公允性"的解释和论证,基本上多采用"社会学方法或伦理学方法",导致其难以转化为可操作性的会计原则。因此,只有重新解释"公允性"质量特征,及其主要质量特征之间的统辖与被统辖的具体逻辑关系,才能为对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晖  
本文选取2010-2017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会降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会提高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在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中具有削弱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春来  曹慰婷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本文采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检验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了增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了价值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素珍  倪国锋  
本文认为,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要求选择恰当会计计量属性。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许多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能否被广泛采用,意味着会计能否从"成本计量"走向"价值计量"。考虑会计谨慎性情况下,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曹屿峥  陈志斌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一)公允价值定义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的要求,企业应以实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群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其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确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姝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体现了我国会计界与国际趋同的态势。但是,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资本市场是否对其做出了显著的反应,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对股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新准则的实施增强了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数据的解释能力,提高了会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珩  
稳健性是会计有效确认与计量的重要保证,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具有深远的影响。要合理处理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平衡关系,就应当将二者相互交融起来,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在公允价值运用中应严格界定其概念及层次,完善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和评估过程,实行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减少公允价值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允价值的积极作用,使其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服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翟敏锋  
在会计发展初期,历史成本作为唯一计量属性持续存在,主要原因是历史成本计量具有可验证性,并且符合人们期望的"真实可靠"的价值标准。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被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确认为财务状况健康或良好的金融机构频频陷入财务困境,为提高会计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反映相关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化,公允价值作为历史成本计量的补充,其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国财政部也要求各单位自2014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秋生  田峰  
以2014—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PSM),分析了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运用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三层次公允价值的运用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能显著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运用较多的企业即资产和负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其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选民  王家品  
本文根据费森-奥尔森估值模型(Feltham&Olson,1995)演化定价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净资产与净收益对股价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相互之间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调整额对股价具有正相关性,但对净收益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较弱;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额对股价没有价值相关性,对净资产也没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薛倚明  张佳楠  
2007年始在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的新会计准则的核心之一是引入与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运用Feltham-Ohlson模型原式及作者提出的演化式,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究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月君  郑梦茹  赵尹铭  
公允价值以其能够真实反映交易实质、及时提供相关价值信息的优势而在财务报告中被广泛应用,但其计量信息的可靠性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规范企业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4年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准则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要求企业分层级计量和披露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研究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此来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合理运用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不同层级的以公允价值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闫华红  王淑祎  
本文以我国上市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公允价值计量中涉及的假设、估值技术、输入层次及公允价值披露等四个角度分析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确定估值技术和输入层次涉及管理层的职业判断,会增加企业的主观性,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但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成熟及审计对公允价值的关注,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可靠性会有所上升;不同企业进行公允价值评估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假设,利用的参数也不尽相同,因此各金融企业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不一定具有可比性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改善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