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8)
- 2023(8018)
- 2022(6497)
- 2021(6077)
- 2020(4832)
- 2019(10714)
- 2018(10267)
- 2017(19246)
- 2016(10350)
- 2015(11712)
- 2014(11593)
- 2013(10689)
- 2012(9817)
- 2011(8855)
- 2010(9465)
- 2009(9433)
- 2008(8675)
- 2007(8152)
- 2006(7301)
- 2005(6915)
- 学科
- 济(37298)
- 经济(37254)
- 管理(29229)
- 业(27216)
- 企(26260)
- 企业(26260)
- 融(25512)
- 金融(25510)
- 银(22539)
- 银行(22536)
- 行(21959)
- 中国(19670)
- 方法(14554)
- 理论(12941)
- 财(12795)
- 制(12686)
- 业经(11818)
- 中国金融(10972)
- 数学(10121)
- 教育(10071)
- 数学方法(9943)
- 地方(9558)
- 农(9269)
- 务(9172)
- 财务(9150)
- 财务管理(9134)
- 学(8979)
- 企业财务(8885)
- 体(8839)
- 体制(7362)
- 机构
- 大学(149616)
- 学院(145095)
- 济(55055)
- 经济(53612)
- 管理(48800)
- 研究(44688)
- 中国(40982)
- 理学(40788)
- 理学院(40347)
- 管理学(39470)
- 管理学院(39203)
- 财(31626)
- 京(30547)
- 财经(24541)
- 科学(24451)
- 范(23386)
- 师范(23249)
- 江(22512)
- 中心(22404)
- 经(22052)
- 所(20790)
- 州(19779)
- 北京(19553)
- 经济学(18990)
- 研究所(18491)
- 财经大学(18366)
- 师范大学(18289)
- 融(17627)
- 银(17403)
- 金融(17296)
- 基金
- 项目(85758)
- 研究(70053)
- 科学(66817)
- 基金(59440)
- 家(49036)
- 国家(48470)
- 社会(44875)
- 社会科(42395)
- 社会科学(42379)
- 科学基金(41961)
- 省(34722)
- 教育(34269)
- 基金项目(30296)
- 编号(29797)
- 成果(28246)
- 划(28034)
- 资助(23769)
- 自然(22843)
- 自然科(22312)
- 自然科学(22309)
- 课题(21926)
- 自然科学基金(21912)
- 重点(19751)
- 项目编号(19510)
- 性(19369)
- 年(19320)
- 部(18932)
- 创(18489)
- 发(18368)
- 国家社会(18005)
共检索到236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靖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提升、实效性的增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两者的有效融合需要提升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与输出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的教学体系,突出实践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的教学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利霞
地方文化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是加强文艺工作者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要求,更是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需求。可通过地方文化资源进入课堂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课堂两个途径进行融合,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学习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地方文化 艺术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意识形态、思想品质、文化素养教育方面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围绕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展开研究,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的价值,并结合教学分析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实现路径,为进一步灌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秀荣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意义。首先,需要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两者互补互动的教育功效。其次,需要注重内容对接与载体创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传播。最后,需要发挥理性批判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到自觉甄别、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焱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优秀的道德品质、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崇高的价值观等,使人们的思想更具理性与厚重,让政治生态更为平衡,对后世的修身、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影响。由隋灵灵和曲丽宏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9月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读本》一书,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思想政治理论精髓,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后世修身、治国和教育的重要引导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晓璐 潘宁 朱博闻
德性诚信是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的主要类型,传统社会诚信建设是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多维互动的动态过程。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化,制度诚信逐渐成为中国现代社会诚信的主要类型。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推动诚信知识与思维的嵌入,有助于形成对诚信的理性认识,进而在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诚信。
关键词:
诚信 德性诚信 制度诚信 诚信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晓霞 霍洪宝
中国自古就有"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文化价值取向和人格涵养诉求,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通过教材、课堂、选修、实践、阅读、网媒、师风和测评等载体,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正效应,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扬理想、疏引情怀的亲和力,这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德性涵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德性涵养教育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坤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亟待革新和修订,以利于及时、全面准确地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及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落实于"两课"教学实践中,这是其所肩负的一项根本且紧迫的政治任务。为此而建议,大幅度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2018年新宪法等内容的覆盖面和所占比,在2018新版教材基础上,另设置独立的教学环节,实施专题化教学;积极回应新兴传媒平台介入高校青年思想政治生活与教育所造成的新挑战,善于夺取、转化和利用新兴传播介质或平台,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创新感和吸引力,把新时代正确思想政治能量迅速传导于青年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慕贤
文章提出"工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问题,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一的工业文化武装高职学生头脑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借鉴庞朴物质、制度、精神的文化三层次划分理论以及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笔者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多样性冲突导致对工业文化认同度不高、思政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度不够、对工业文化多层性的认识度不深等,应坚持通约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化解不同专业之间的误区、整合不同层次之间的对立等思路来解决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蒋从斌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用好细节叙事。细节叙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具有丰富的细节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善用细节叙事,需要明晰细节叙事的边界,依循科学理论的指导,兼顾具体故事的语境。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叙事 细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耀霞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深化高校各项工作改革的现实需要。针对现行考核方法、考核理念、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主体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坚持"闭卷考核向开卷考核、重期末考核向重平时考核、重笔试考核向重面试考核"三转向,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方法 优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祝黄河 王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金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党、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却不十分令人满意,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文章试从思想政治理论接受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萌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梦"的概念被创造性地提出。这一理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深刻的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文章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梦"的融合问题进行相关探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完善,思政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存有热点困境,思政教育存在脱离指导实际倾向的问题。应当引用"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大纲;发挥"中国梦"的热点功能,激发师生共鸣;利用"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感染学生的情操品格。
关键词:
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理论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永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上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思政课是一门公共理论课程,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二者有效融合,不仅能够充实思政课程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高效实现。二者的融合可以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基于此,笔者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一书,对二者的有效融合展开系统化的研究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