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2)
2023(9671)
2022(7860)
2021(7044)
2020(6134)
2019(13413)
2018(13416)
2017(25795)
2016(14030)
2015(15702)
2014(15581)
2013(15463)
2012(14174)
2011(12615)
2010(13148)
2009(12956)
2008(13243)
2007(12453)
2006(11137)
2005(10666)
作者
(40425)
(33855)
(33605)
(31893)
(21818)
(15951)
(15155)
(12791)
(12620)
(12357)
(11660)
(11262)
(11230)
(10941)
(10737)
(10104)
(9897)
(9873)
(9721)
(9651)
(8521)
(8357)
(8177)
(7901)
(7704)
(7583)
(7550)
(7412)
(6614)
(6593)
学科
(78296)
(74195)
企业(74195)
管理(65096)
(63263)
经济(63144)
业经(27102)
(26761)
方法(23382)
(22386)
(20291)
财务(20266)
财务管理(20242)
(19416)
企业财务(19176)
技术(16251)
农业(16244)
数学(15066)
数学方法(14960)
(14940)
中国(14578)
(14363)
(14058)
理论(13719)
(13393)
体制(13236)
企业经济(12380)
经营(11762)
技术管理(10759)
(10300)
机构
学院(214620)
大学(210035)
(92906)
经济(91181)
管理(85229)
理学(71788)
理学院(71125)
管理学(70437)
管理学院(70014)
研究(67164)
中国(55085)
(49073)
(43531)
财经(37493)
科学(36703)
(35240)
(34199)
(33786)
(33719)
中心(30186)
研究所(29475)
经济学(27778)
业大(27456)
北京(27308)
财经大学(27276)
(27251)
农业(26633)
商学(25452)
商学院(25231)
经济学院(24813)
基金
项目(127456)
科学(102780)
研究(98215)
基金(94064)
(79191)
国家(78389)
科学基金(69624)
社会(64631)
社会科(61136)
社会科学(61120)
(50777)
基金项目(49359)
教育(44293)
自然(42931)
自然科(41944)
自然科学(41935)
自然科学基金(41294)
(40719)
编号(39269)
资助(37141)
成果(32905)
(32381)
(30946)
(30295)
(28886)
重点(28271)
创新(27342)
课题(27212)
(27025)
国家社会(26614)
期刊
(116514)
经济(116514)
研究(68609)
中国(44537)
(44439)
管理(39261)
(34227)
学报(27592)
科学(27590)
农业(22816)
(22447)
金融(22447)
大学(22275)
学学(21103)
财经(20835)
教育(20732)
业经(20390)
技术(19977)
(18026)
经济研究(17349)
问题(14816)
(14164)
财会(12920)
技术经济(12856)
(12085)
世界(11951)
现代(11810)
会计(11080)
国际(10648)
商业(10536)
共检索到340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观察现实经济生活不难发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通过自我改造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相当数量都存着“换汤不换药”的问题;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优势企业的“克隆”(这里仅仅是比喻),即吃“休克鱼”的作法,则能使“休克鱼”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菲琼  
一、并购的概念企业购并概念:购并(Merger)在国际上,购并通常被称为“M&A”即英文Merger&Acquisition的缩写,笔者认为应译为“购并”较为准确。它的一般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重组后只有一个公司继续保留其合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倩  高静美  
本文关注政策调整情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的问题,通过对A能源公司发展过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案例样本在外部政策压力下的意义行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贯式和趋严性特征的政策体系下,企业通过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形成价值导向主导逻辑。这种主导逻辑与相应政策体系中蕴含的政府社会治理逻辑相契合,这种契合使得企业获取先动优势。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组织意义行为和先动优势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石碧华  
企业竞争逐步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发展战略 ,向企业联盟以及企业集群战略演化 ,企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竞争优势 ,不仅日益备受关注 ,而且集群战略已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首先简介企业集群概念 ,接着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前者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四个方面 ;后者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计明  
企业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精粹。在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 ,要在人才配置中调整结构 ,使主体结构取得合理的布局 ;要在强化教育中 ,提高企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强化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科学管理中激发群体创造力 ,发挥团队作用 ,实现最高的效率 ,取得最佳的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占军  王春芝  
一、快速反应正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1.快速反应的含义。快速反应是指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及消费者需求变化时,开发新产品、改进已有产品或者制定一项会对顾客产生影响的管理政策的速度。对顾客的需要反应迟缓,就会像产品的高成本或产品不具有吸引人的特点一样,使顾客价值大大降低,顾客将会转而选择其他令人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如果甲、乙两个企业竞争,而甲能更快地了解市场动向、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不同的产品、以很低的成本迅速地转换产品品种并能够比乙更快地开发新产品,那么甲便能避开乙的威胁,并且进入那些由于迟缓而使乙无法进入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佩洪  朱海华  谢磊  
企业集群在提高生产力、改善创新以及促进新业务的形成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是,企业集群优势形成过程中的刚性现象会对集群本身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它是导致企业集群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本文界定了企业集群优势刚性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然后探讨了超越其刚性的基本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玮  姚辉  
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根本来源是成本优势和歧异性。由于行业特性的存在,影响不同行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不同。文章从投资者的角度,运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影响软件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我国优秀软件企业成功实例进行了论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兰云  张金成  
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战略管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外部的、有吸引力的产业结构;而资源为基础的学者则把竞争优势的获得归为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以战略适应的视角为基础,则得出是环境与资源之间的适应创造了竞争优势;根据环境和资源背景,选择恰当的战略(企业家创新、能力构建和构筑竞争壁垒),获得并保持动态战略适应,企业就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劲光  高静美  
众所周知,硅谷与128号公路都是高技术信息产业发展的摇篮,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济衰退之后,二者的经济绩效却相差甚远。文章从制度方面对此予以了考察;并由此深入探讨了企业间组织在制度方面所具有的诸多优势。经过对企业间组织从中间组织、俱乐部规范以及社会嵌入性等几个方面的细致分析,认为非正式组织对于信息扩散、知识共享以及企业与个人之间长期信任合作机制的建立益处颇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新庆  
建筑业企业改制的产权调整徐新庆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改革方向,这预示着产权改革将发生新的突破。国有建筑企业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是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对改造前应做好哪些产权调整变动准备,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勤业  储民宏  
当前,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组建上市公司,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攻方向。公司上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告。而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原因,多数须改制后方可上市。对于改制上市的公司来说,改制时间距上市时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段云程  
一、传统优势理论的局限首位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不同国家之间优劣势原理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首次提出了国家优势的概念,并阐明了一国同其他国家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是其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取利益的基础,利益是这种优势实现和发挥的结果。但是,斯密所阐述的这种优势和利益是绝对的。这使它能够应用的国家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李嘉图继承了斯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国瑛  
国有企业改制审计进入一个新阶段,应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审查企业的账外资产,正确鉴别核实应收账款中的坏账损失部分,正确计量改制基准日前发生的业务收入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昭  
在产权及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中,关注的焦点是企业法人产权或法人财产权,人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天真的看法,似乎只要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真正赋予企业以法人财产权并彻底摒弃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以及长期困绕国有企业的活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不论是否言明,企业法人产权实际上被视为公司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核心与产权基础,相比之下,投资者产权则遭到了不应有的忽视,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