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170)
- 2022(1901)
- 2021(1832)
- 2020(1645)
- 2019(3713)
- 2018(3797)
- 2017(7398)
- 2016(4234)
- 2015(4746)
- 2014(4639)
- 2013(4707)
- 2012(4656)
- 2011(4282)
- 2010(4547)
- 2009(4425)
- 2008(4695)
- 2007(4424)
- 2006(4141)
- 2005(3869)
- 2004(3508)
- 学科
- 济(16313)
- 经济(16293)
- 业(14067)
- 管理(14027)
- 企(12520)
- 企业(12520)
- 财(6890)
- 方法(5904)
- 制(5570)
- 学(5545)
- 务(4875)
- 财务(4863)
- 财务管理(4854)
- 企业财务(4675)
- 农(4555)
- 中国(4463)
- 数学(4310)
- 数学方法(4256)
- 法(3925)
- 体(3888)
- 业经(3864)
- 理论(3709)
- 银(3511)
- 银行(3508)
- 体制(3325)
- 行(3313)
- 融(3268)
- 金融(3267)
- 税(3077)
- 农业(3006)
- 机构
- 大学(67310)
- 学院(65111)
- 济(25125)
- 经济(24564)
- 研究(23282)
- 管理(21634)
- 中国(18094)
- 理学(17610)
- 理学院(17401)
- 管理学(17117)
- 管理学院(16988)
- 财(15279)
- 京(14240)
- 科学(13890)
- 所(12654)
- 财经(11519)
- 农(11217)
- 江(11038)
- 研究所(10960)
- 经(10306)
- 中心(10222)
- 范(9957)
- 师范(9861)
- 北京(9485)
- 州(9222)
- 农业(8620)
- 业大(8596)
- 财经大学(8416)
- 省(7999)
- 师范大学(7856)
- 基金
- 项目(35047)
- 科学(26711)
- 研究(26547)
- 基金(24920)
- 家(21752)
- 国家(21534)
- 科学基金(17587)
- 社会(16387)
- 社会科(15445)
- 社会科学(15439)
- 省(13073)
- 基金项目(12562)
- 教育(12348)
- 划(11463)
- 编号(10920)
- 成果(10904)
- 自然(10796)
- 自然科(10500)
- 自然科学(10496)
- 资助(10441)
- 自然科学基金(10347)
- 部(8344)
- 重点(8043)
- 性(7885)
- 课题(7776)
- 教育部(7157)
- 发(7111)
- 制(7040)
- 创(6768)
- 人文(6703)
共检索到109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詹云燕
让与担保,是一种以所有权让渡为形式特征的担保形式。担保权与所有权的重合以及优先权可分为一般优先权与特别优先权,特别优先权包括特别动产优先权与特定不动产优先权。立法中对优先权种类的选择既要维护公平与正义,又要兼顾我国的社会现实。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秦彪 杜明强
人格权立法实践与人格权立法争论出现不同程度的"耦合",尤其是《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几乎完全继受人格权立法争论正方的观点,这使我国人格权立法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人格权制度独立成编会严重扰乱民法典的逻辑体系,也会潜在地破坏民法典的稳定性,更会否定人格权的自然属性,还会限制人格权制度的发展。"民法总则"与"侵权责任编"的人格权保护模式符合民法典的编纂规律,"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相结合的立法模式"遵循人格权的演变规律,也与我国的国情相契合,承认人格权的自然性符合"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也与世界人权运动的精神相契合。
关键词:
人格权立法 理论争论 实践评论 立法建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艳
实践中,职务发明人的署名权被侵犯、职务发明人无奖无酬、有奖无酬、企业职务发明制度不规范等情况屡见不鲜。职务发明纠纷多发于权属和奖酬,纠纷多与劳动用工有关,发明人权益难以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中有关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的规定,行政执法的主动性让权利人比较快捷方便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公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也不会加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负担。建议修改条例中的个别条款,列明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增加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规定,力求在保护职务发明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在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和单位的权益之间取得平衡。
关键词:
职务发明 经营自主权 行政救济 约定优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乙瑶 王琦
学位授予的非学术标准包括以积极条件为导向的政治要求与道德要求,和以消极条件为导向的违反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与学术不端等禁止性要求,与学术标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认为我国关于非学术标准的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化,且实体性与程序性规范缺失,导致高校自主设定非学术标准面临合法性与合理性危机。《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实体与程序层面对《学位条例》进行了扩充,存在诸多亮点,但关于非学术标准的具体规定还存在模糊性。指出《学位法》应当根据非学术标准的分类进行重构,以保障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保证非学术标准的自主权设定符合法律优先原则,内容设定遵循比例原则,程序设定遵循程序正当原则。同时对非学术标准的地位、设定标准、设定权限、设定内容、审查监督程序等方面进行扩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崔汪卫
《马拉喀什条约》作为版权法领域第一部人权条约,其通过版权限制与例外的规定,为视障者尽可能多地获取无障碍格式作品提供制度保障。条约的签署和生效对我国图书馆无障碍服务带来积极影响,我国应当以《著作权法》修订为契机,从被授权地位、受益人、无障碍格式作品的种类和规避技术措施4个方面对图书馆无障碍服务提出有益的立法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冬生
根据中国人大网公开的个税法草案,这次个税法修订,在税收权益、综合征收,年度计税,税前扣除,合理税负等方面,有很大进步,但也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及说明,介绍草案的主要内容,提出对某些问题的建议。个税法草案的十个重点内容这次个税法修订,与以往只是提高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同,在综合征收、反避税等许多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改革步子,对纳税人的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宣海林 赵有强 李春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詹云燕
产生优先权的顺位问题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优先权体系内部的权利冲突;另一种是与担保物权发生竞合。本文探讨在同一财产上发生优先权的权利冲突时,应当如何依据权利自身的性质与法律的价值理念,来确定冲突权利实现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关键词:
优先权 担保物权 顺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宇豪
中国现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将同意视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唯一合法性事由,《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虽有所突破,但总体未逾同意权绝对化之藩篱。同意权的绝对化设置导致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不足、制度成本高企、立法司法割裂等问题,进而制约个人信息保护法功能的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基本属性进行剖析发现,个人信息并非纯粹的"私人事务",而是多方利益和多元价值的集合体,绝对化的同意权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应当从完善其他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事由和通过场景风险理论差异化配置同意权使用范围两条途径入手,实现"绝对同意"向"相对同意"的转变,形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中国方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慧凝
建设工程优先权是优先权的一种,由于我国民法没有对优先权制度进行完整规定,目前建设工程优先权体现在《合同法》第286条。从建设工程优先权的定性、登记与建设工程优先权产生的时间和建设工程优先权的功能来看,本文认为建设工程优先权具备了立法基础,应纳入统一的优先权民事立法,并对建设工程优先权的立法提出具体构想。
关键词:
建设工程优先权 立法基础 立法构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斌文
历经十余年反复酝酿与修改,社会各界期盼已久的社会保险法草案,终于公布了全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对此,各方莫衷一是,真可谓是仁人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社会保险法草案具有如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鹏 赵国伟
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强烈反响,有的法律专家甚至提出了质疑,声称如果草案变成法律,将是企业、工人、政府三输的局面。只有一种人会赢:那就是打劳动争议官司的律师。各界人士对这一法规的强烈反响,一方面表明调整劳资双方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目前的焦点问题;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一法规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大佑
也谈价格的本质和价格的决定──兼与王德利同志商榷贵州财经学院贸经系邮编:550003徐大佑《价格月刊》1996年第3期发表了王德利同志《论价格的本质和价格的决定》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它着重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价格的本质和价格的决定,具有一定...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陈忠海
《档案法》修订草案中的法定档案定义的外延小于学理档案定义的外延,并以其明确性、强制性区别于学理定义的严谨性、系统性。"归档"是一项移交档案的工作,不是指"归入档案"。《档案法》的调整对象是以档案的价值来界定的,而非档案的所有权。政府信息公开不等于档案信息公开,《会计法》中的故意销毁会计凭证并不等于故意销毁档案。《档案法》修订草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至于没有设置相应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制度,可以进一步修改完善,也可以通过《档案法实施办法》的修订加以具体规定。
关键词:
档案法 法定档案定义 法律协调 立法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稳定立法的关键进展与完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评析
论保险利益原则——兼《〈保险法〉修订草案》相关条文评述及建议
也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兼与王本陆同志商榷
我国税务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建议——兼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有关规则
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基本义务的法律规制—兼论《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9条
《劳动合同法(草案)》部分条款立法缺陷分析及建议
《劳动合同法(草案)》十大问题探析及立法建议
也谈“责、权、利”提法问题——兼与张根学同志商榷
增值税立法: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草案)》仍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定义人格权可能吗?——《人格权编草案》“四审稿”第990条第1款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