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9)
2023(12235)
2022(10166)
2021(9287)
2020(8066)
2019(17593)
2018(17445)
2017(33651)
2016(18542)
2015(20439)
2014(20756)
2013(20383)
2012(18883)
2011(16614)
2010(17086)
2009(16559)
2008(17444)
2007(16338)
2006(14374)
2005(13676)
作者
(53748)
(44923)
(44854)
(42663)
(29082)
(21595)
(20174)
(17089)
(16838)
(16494)
(15412)
(15242)
(14760)
(14477)
(14354)
(13501)
(13230)
(13171)
(13167)
(12788)
(11403)
(11117)
(10927)
(10377)
(10228)
(10206)
(10007)
(9923)
(9013)
(8906)
学科
(89468)
(83862)
企业(83862)
管理(78723)
(77239)
经济(77104)
(34372)
方法(32034)
业经(28584)
(26152)
财务(26118)
财务管理(26072)
(25215)
企业财务(24838)
数学(23049)
(22801)
数学方法(22761)
中国(18284)
技术(18127)
农业(18069)
(16941)
理论(16433)
(15978)
(15479)
体制(14757)
(14614)
(13860)
银行(13843)
(13808)
(12976)
机构
学院(276126)
大学(272679)
(112842)
经济(110511)
管理(106984)
理学(90451)
理学院(89541)
管理学(88258)
管理学院(87732)
研究(86299)
中国(71090)
(62750)
(56909)
科学(50384)
财经(47714)
(45608)
(44816)
(44141)
(43063)
中心(39753)
研究所(38748)
业大(37296)
北京(35624)
农业(35523)
(35329)
财经大学(34982)
经济学(34149)
(32554)
师范(32221)
商学(31326)
基金
项目(167885)
科学(133803)
研究(124574)
基金(123642)
(106045)
国家(105020)
科学基金(92079)
社会(80992)
社会科(76731)
社会科学(76711)
(66111)
基金项目(64605)
自然(58812)
自然科(57498)
自然科学(57482)
教育(57203)
自然科学基金(56552)
(53932)
资助(50622)
编号(49450)
成果(41601)
(37937)
(37699)
(37626)
重点(37318)
(37013)
(34916)
课题(34381)
创新(34366)
(34276)
期刊
(137745)
经济(137745)
研究(85465)
中国(58046)
(57931)
管理(46478)
(44287)
学报(41092)
科学(38155)
大学(32363)
学学(30774)
(30090)
金融(30090)
农业(29570)
教育(27587)
财经(26129)
技术(24487)
业经(22932)
(22462)
经济研究(20335)
(17530)
财会(17471)
问题(17362)
会计(15549)
技术经济(15367)
(14304)
(13995)
现代(13872)
世界(13172)
国际(12492)
共检索到433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莉  
隐性债务一般在会计科目中难以发现。隐性债务的这一特征往往被一些转制企业用来规避法律、规避债务,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利益。明确企业转制中隐性债务的承担,实质上是要理顺转制中的债权债务关系,分清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大小。隐性债务与一般债务的划分,仅具有会计学上的意义,在法律上,这两种债务的承担应遵循同一原则,即应当按“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处理隐性债务的承担,各方当事人以在转制中处分或接受资产总额为限,承担债务责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莉  
隐性债务 ,一般在会计科目中难以发现。隐性债务的这一特征 ,往往被一些转制企业用来规避法律、规避债务 ,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利益。明确企业转制中隐性债务的承担 ,实质上是理顺转制中的债权债务关系 ,分清各方当事人责任大小。面对至今尚无法律明文规定隐性债务的承担、实践中不同观点等现状 ,本文认为 ,隐性债务与一般债务的划分 ,仅具有会计意义 ,在法律上 ,这两种债务的承担应有同一原则 ,并贯彻法人制度 ,即应当按“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处理隐性债务的承担 ,各方当事人以在转制中处分或接受资产总额为限 ,承担债务责任。同时 ,从转制实践出发 ,结合审计业务 ,提出了寻找隐性债务的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程  张志欣  
本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会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即降低城商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提高其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款比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隐性分权程度增加使得隐性债务规模扩张,隐性债务规模扩张导致城商行表外业务规模随之扩张,进而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商行高杠杆经营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远  郭瑾  彭涛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流水平,是企业的一项关键决策。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债务融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具体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来源的债务融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异质性影响。文章的分析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企业借贷决策各方也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远  郭瑾  彭涛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流水平,是企业的一项关键决策。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债务融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具体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来源的债务融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异质性影响。文章的分析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企业借贷决策各方也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龙卓舟  
能否妥善解决好养老社会保险转制成本问题,直接关系到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模式转制的成败。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理论界,在对养老社会保险转制成本的认识上存在着重大的误区,往往将它与养老社会保险隐性债务混为一谈,结果导致养老社会保险转制成本被严重高估。事实上,二者之间是有重大区别的。依笔者之见,不仅养老社会保险转制成本与养老社会保险隐性债务之间存在着区别,而且养老社会保险隐性债务内部本身也存在着转制隐性债务与一般隐性债务之间的区别。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薛惠元  王雅  
本文通过构建精算模型模拟测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与转制成本。研究发现:2015~2073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总额现值(2015年初)为319862亿元,相当于2015年GDP的46.6%;转制成本总额现值为194071亿元,相当于2015年GDP的28.3%;将转制成本分摊到每一年中,2015~2073年各年非现值转制成本占当年GDP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最高不超过1.08%。建议从制度外进行筹资,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节约的财政资金用于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探索更广泛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渠道;采用转制成本分摊法,逐年化解转制成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颖杰  张锋  
企业部分改制为公司时,需要正确识别企业的分立重组行为与企业转投资行为之间的差异,由于现行规范的不合理,导致二者之间的混淆。当务之急,需对现行规范加以修改和完善,从而正确处理国企分立重组后的债务承担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叶军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2月1 日颁行《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号)(以下简称《改制规定》)。该司法解释是当前规范企业改制指导法院审理企业改制案件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企业改制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对企业改制模式的选择,甚至关系到企业改制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叶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庆丰   吴奇艳   吴冠琛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及其处置事关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是否会通过银行部门向实体经济溢出,进而影响域内企业的投融资行为有待检验。本文构建了政府、银行以及企业三个部门的联动框架,研究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如何影响域内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发现,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增加会降低域内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且在地方财政监管力度低、地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低以及国有企业的样本中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结论在进行了内生性问题讨论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会通过提升银行的流动性囤积水平、提高贷款利率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并没有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提升,原因在于其会促使域内企业进行融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股权和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然而,向商业信用融资的转变,存在域内重大风险向外蔓延的可能。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通过银行风险感知作用于实体经济和微观企业的内在渠道,为地方政府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双重目标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政  
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地方经济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检验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对债务置换的微观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商业信用供给,在考虑内生性与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隐性债务扩张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影响中发挥着中介效应。政策效应检验表明,隐性债务置换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增加。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抑制性影响在东部地区和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亮亮  黄国良  
企业债务保守行为是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基于隐性契约理论,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客户集中对企业债务保守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探索内部控制在隐性契约执行中对债务保守政策的替代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越有可能采取保守的债务政策,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债务保守的正相关性在耐用品生产企业中更加显著,这表明企业通过选择保守的债务政策向客户传递其未来的履约能力;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债务保守的正相关性变弱,表明内部控制与债务保守在隐性契约执行方面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上述结论丰富了企业债务保守成因的解释,对于企业处理与客户等供应链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舒长江  洪攀  
本文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务(仅包括企业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部分)两种融资方式对于企业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商业信用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短期债务能显著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将短期债务细分为短期债务比重高和比重低的两组,对比二者对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时发现,短期债务比重较低时,适当增加它的比重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当短期债务水平超过某一限度时,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会随着短期债务比重的增加而降低;此外,研究还发现商业信用对短期债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恰当安排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并充分发挥商业信用的调节作用,以降低企业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汪莉  陈诗一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代表性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无限期离散时间递归模型,并将一种特殊的政府-借款人关系—隐性担保纳入模型,以考察政府隐性担保对贷款人债务违约风险预期和债券利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政府隐性担保对利率的决定依赖于发行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当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时,债券利率并不受到政府隐性担保的影响,这时悲观的投资预期使得政府隐性担保变得不再可信,任何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都无法通过改善投资者对债券未来违约风险的预期来降低债券发行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反,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政府隐性担保变得更加可信并且它的存在有利于债券利率的降低。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2006~2011年我国城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