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0)
- 2023(15631)
- 2022(12999)
- 2021(11789)
- 2020(9781)
- 2019(21829)
- 2018(21521)
- 2017(41101)
- 2016(22341)
- 2015(24639)
- 2014(24882)
- 2013(24854)
- 2012(23491)
- 2011(21355)
- 2010(22165)
- 2009(21000)
- 2008(21218)
- 2007(19405)
- 2006(17791)
- 2005(16954)
- 学科
- 济(119725)
- 经济(119589)
- 业(90245)
- 企(81618)
- 企业(81618)
- 管理(80485)
- 方法(41088)
- 业经(34449)
- 数学(31504)
- 财(31416)
- 数学方法(31230)
- 农(31033)
- 中国(30365)
- 地方(28527)
- 制(23206)
- 农业(22506)
- 务(22173)
- 财务(22142)
- 财务管理(22103)
- 企业财务(21023)
- 学(20928)
- 技术(20336)
- 理论(19096)
- 策(18717)
- 和(18342)
- 银(17944)
- 银行(17920)
- 融(17639)
- 金融(17638)
- 体(17448)
- 机构
- 学院(337364)
- 大学(333512)
- 济(148915)
- 经济(146006)
- 管理(128505)
- 研究(117172)
- 理学(108294)
- 理学院(107093)
- 管理学(105593)
- 管理学院(104965)
- 中国(92596)
- 财(71313)
- 京(70906)
- 科学(67643)
- 所(60045)
- 江(55368)
- 财经(55245)
- 农(54987)
- 研究所(53372)
- 中心(52382)
- 经(49832)
- 经济学(45589)
- 北京(45373)
- 业大(44657)
- 范(44166)
- 州(43922)
- 师范(43774)
- 农业(42525)
- 院(41398)
- 经济学院(40579)
- 基金
- 项目(205331)
- 科学(163878)
- 研究(152658)
- 基金(149795)
- 家(129168)
- 国家(127903)
- 科学基金(110975)
- 社会(100597)
- 社会科(95346)
- 社会科学(95324)
- 省(81238)
- 基金项目(78085)
- 自然(69325)
- 教育(69208)
- 自然科(67778)
- 自然科学(67760)
- 自然科学基金(66672)
- 划(66609)
- 资助(60943)
- 编号(60168)
- 成果(50003)
- 发(48550)
- 重点(46142)
- 部(45423)
- 创(44970)
- 课题(42921)
- 业(41897)
- 国家社会(41648)
- 创新(41210)
- 性(40293)
- 期刊
- 济(185442)
- 经济(185442)
- 研究(109961)
- 中国(73738)
- 财(59605)
- 管理(56204)
- 农(52142)
- 学报(48370)
- 科学(47029)
- 大学(37501)
- 融(37445)
- 金融(37445)
- 教育(36886)
- 学学(35293)
- 农业(34939)
- 技术(31165)
- 财经(30200)
- 业经(30185)
- 经济研究(29239)
- 经(26266)
- 问题(23579)
- 业(20569)
- 技术经济(20101)
- 贸(18677)
- 世界(17751)
- 商业(16968)
- 现代(16826)
- 国际(16333)
- 经济管理(16086)
- 统计(15178)
共检索到544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向连
文章通过回顾"三鹿奶粉事件",重点从现代企业的经济目标与伦理目标、经济信用与伦理信用这二方面的内在统一来阐明企业行为具有二重性,是经济性与伦理性的统一。
关键词:
三鹿奶粉事件 企业行为 经济性 伦理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萌
近年来,由于缺陷产品进入市场而引发的损害消费者权益及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但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法治化国家的今天,我国仍未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这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应尽快制定《缺陷产品召回法》,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
关键词:
缺陷产品 召回制度 惩罚性赔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敏
不久前,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事件"震动全国。该事件不仅对整个乳制品行业影响重大,在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方面将重新洗牌,而且引发了公众对国家危机应对体制、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笔者认为,该事件也暴露了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引起我们对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的思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建安 谭莉
本文以通钢事件为例,介绍了企业二次重组中关系再续的可能性,引申出关系再续的风险管理。文章按照刺激—认知—情感的序列,从员工心理反应视角归纳了影响关系再续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企业控制关系再续风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企业重组 再续关系 风险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我国一些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企业偷漏税以及发布虚假信息等,严重损害了企业及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产生偏差与混乱、公司治理不健全、失信成本偏低等;提出了构建全新的社会及企业诚信文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等治理对策。
关键词:
我国 企业 诚信缺失 诚信文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进
行销伦理决策在于探讨企业内行销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伦理关系。从当前行销伦理的实践现状作为伊始,以企业行销的道德行为与行动范式双重理论做铺垫,通过对偶发问题范式的深度思考,总结出行销伦理的决策样态,以期为企业行销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路径指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黎峰
社会责任观在企业中的落实与企业高层领导理念密切相关。企业管理层对社会责任观的认知程度、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企业管理层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在企业目标或愿景中体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并在企业的日常行为和规章制度里用实际措施鼓励或要求员工遵守并执行;在社会需要的时候,自觉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同时,企业也要致力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的强大力量推动社会责任观在企业内部得到认同,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缺失 推进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忠鹏
三鹿奶粉事件不是普通的败德行为,既损害了中国的硬实力,更损害了中国的软实力,同时也颠覆了经济学有关信誉的一些理论,包括信誉的规模效应论、信誉的组织形态效应论、信誉的路径依赖机制论等。根治三鹿奶粉事件,既需要道德重建,也需要多方面的制度重建。在制度重建中,应以"自利心"为制度设计的基础,确保"坏人不能做坏事"。
关键词:
三鹿奶粉事件 信誉 路径依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一勤
又一起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引起人们的震惊,为什么类似的问题会再次发生呢?这引发出我们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其中标准化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问题即现代标准化管理中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管是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食品 三聚氰氨 标准 标准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仲兵
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首次公开承认白1997年至今,通过非法手段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不断隐藏债务和损失,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短短十年,安然的市值从1990年的17亿美元迅速正螺旋式膨胀到2000年的680亿美元,但从2000年8月股价突破90美元后又反螺旋式跌到50美分左右。这样巨大的落差发生在相对成熟的美国证券市场,可以肯定,安然事件必将引发诸多深思。我们从资本杠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辛雅丽
“非典”不仅引发了人类对 SARS病毒的医学思考 ,而且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伦理学思考。面临重大疫情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在更高层次获得统一 ;职业道德要求无疑应该高标准并成为必须的选择 ;国难当头 ,追求经济利益必须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的需要为重 ;自我保护要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 ;环境道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怡
韩国实现工业化的时间并不长,但工业的集中程度却非常高。长期以来,经济命脉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大财团手中。可以说,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史,便是韩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平均需要2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而韩国仅用了9年多一点的时间。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欣媛
投资者保护是维护证券市场健康、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然而世界各国频发的"乌龙指"事件令投资者屡受重创。"光大8?16事件"作为我国"乌龙指"事件的典型案例,暴露出我国对于"乌龙指"事件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存在严重不足,内幕交易法律规制、证券机构内控机制、投资者补偿机制以及投资者救济制度等均存在诸多弊端。域外立法对于"乌龙指"事件大多确立了较为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其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应重点加强包括内幕交易法律规制、证券机构内控机制、多项基金并存的补偿机制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内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为"乌龙指"事件中的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