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3)
- 2023(10504)
- 2022(8220)
- 2021(7291)
- 2020(6194)
- 2019(13617)
- 2018(12893)
- 2017(25466)
- 2016(13269)
- 2015(14472)
- 2014(13904)
- 2013(13827)
- 2012(12361)
- 2011(11006)
- 2010(11539)
- 2009(11561)
- 2008(11000)
- 2007(10218)
- 2006(9101)
- 2005(8690)
- 学科
- 业(77508)
- 企(73399)
- 企业(73399)
- 济(63607)
- 经济(63533)
- 管理(59504)
- 业经(27974)
- 方法(26105)
- 融(25846)
- 金融(25845)
- 财(25490)
- 银(22965)
- 银行(22964)
- 农(22449)
- 行(22377)
- 中国(20573)
- 务(20545)
- 财务(20526)
- 财务管理(20509)
- 企业财务(19516)
- 数学(18189)
- 数学方法(18119)
- 制(18086)
- 农业(16991)
- 技术(15780)
- 体(14046)
- 策(13878)
- 理论(13758)
- 划(13127)
- 体制(12597)
- 机构
- 学院(197721)
- 大学(190539)
- 济(90400)
- 经济(88932)
- 管理(82340)
- 理学(70041)
- 理学院(69520)
- 管理学(68983)
- 管理学院(68609)
- 研究(55804)
- 中国(53086)
- 财(46477)
- 京(37500)
- 财经(36883)
- 经(33386)
- 江(30407)
- 经济学(28648)
- 农(28199)
- 科学(28096)
- 中心(27711)
- 财经大学(27215)
- 所(26142)
- 经济学院(26068)
- 商学(25696)
- 商学院(25478)
- 州(24761)
- 北京(23105)
- 业大(23047)
- 研究所(22918)
- 经济管理(22534)
- 基金
- 项目(120592)
- 科学(98543)
- 研究(93956)
- 基金(90601)
- 家(75472)
- 国家(74686)
- 科学基金(67790)
- 社会(64896)
- 社会科(61802)
- 社会科学(61786)
- 省(47963)
- 基金项目(47536)
- 教育(41441)
- 自然(40251)
- 自然科(39416)
- 自然科学(39409)
- 自然科学基金(38817)
- 划(37523)
- 编号(37007)
- 资助(35546)
- 业(31164)
- 创(29536)
- 成果(29138)
- 国家社会(27665)
- 部(27245)
- 制(26948)
- 创新(26576)
- 重点(26483)
- 发(26320)
- 性(25216)
共检索到304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柳松
协调经理和股东、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降低相应的代理成本,是企业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融资契约治理属性的理论述评,运用契约理论,剖析了股权融资契约和债务融资契约的内在治理属性,并阐明了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主要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秋生 敖小波
以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契约理论,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并不能对管理层发挥很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不能显著地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也没有提高公司绩效,即公司债务融资契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治理效应。
关键词:
债务融资 治理效应 公司绩效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鲁 海洋
本文对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代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将内部资本市场的本质定性为一组财务资本使用权交易契约。在此基础上区别不同的组织载体(产生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形式),对内部资本市场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融资契约 财务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运杰
知识型企业作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一个合作契约,是一个不完全的契约。在知识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均有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因而如何设计出一套方案能够同时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进行资产专用性投资便显得十分重要。从证券设计的角度来看,可转换证券可成为知识型企业的最优融资契约,它非常适合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进行激励,它能够有效地平衡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对未来的投资期望。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融资契约 可转换证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兴全 陈旭东
作为融资契约的股权融资契约和负债融资契约具有不同的企业所有权配置特征,融资结构不单是一个融资契约的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是资金背后产权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某种制衡机制的配置问题,企业不同融资契约的选择就是企业不同治理机制的选择,融资决策就是通过确定企业最合适的融资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约束代理人行为。本文论述了负债融资契约所具有的治理效应,以及负债融资契约实现治理效应具备的条件,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弢
本文对企业融资中银行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发现银行以债权人身份参与企业融资时,只有当企业的自有资金达到一定数量时银行才会接受契约,但是银行的清算威胁不起作用;当银行以股东角色参与企业融资时,清算威胁会降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的清算价值与自有资金之间的关系会对企业的融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银行以混合角色参与企业融资时,银行的清算威胁仍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企业的清算价值具有一定的放松,同时企业与享有股权的银行会产生共谋,损害以债权进行投资的银行的利益,企业的最优努力程度会发生偏离,增加了企业的道德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畅 庞瑞芝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层面深入剖析契约环境对企业债务融资影响的多重机制,并提出契约环境改善下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的"信号弱化"效应,探索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与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进行多角度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特征因素后,契约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债务融资约束,并且这种作用随着企业所处行业契约密集度的提高变得更加明显。研究还证实了"信号弱化"效应的存在,进一步的机理分析和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因此,完善地区契约制度,弘扬契约精神对缓解融资
关键词:
契约环境 融资约束 信号弱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畅 庞瑞芝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层面深入剖析契约环境对企业债务融资影响的多重机制,并提出契约环境改善下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的"信号弱化"效应,探索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与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进行多角度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特征因素后,契约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债务融资约束,并且这种作用随着企业所处行业契约密集度的提高变得更加明显。研究还证实了"信号弱化"效应的存在,进一步的机理分析和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因此,完善地区契约制度,弘扬契约精神对缓解融资难问题、优化实体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也为当下鼓励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契约环境 融资约束 信号弱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兴俊 申明浩
根据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过程中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作用的分析,本文在考察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时,根据如何获得(专利)技术、如何参与创业来界定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的主要模式。基于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特征的判断与对其融资契约选择的考察,本研究在企业家理论框架下,分析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之间资本与产权的交换形式,设计企业家最优创业融资契约。不同的创业形式有着不同的契约安排,不同的契约安排决定了专利权人、企业家和投资者不同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配置,继而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从企业家和投资者的角度,构建了创业融资博弈模型,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融资契约安排的现实规律,把握民营科技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真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志霞 赵辉
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强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导致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不断上升,为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诸多企业开始进行外部融资,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扩大规模优势。随着融资活动的不断开展,企业需要支付的成本费用不断增长,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开始受到企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契约执行率及管理层灵性资本两个角度对企业融资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管理层灵性资本与企业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契约执行率与企业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契约执行率能够增强管理层灵性资本与企业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灵性资本 融资成本 契约执行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其静
本文认为企业家是企业发生的逻辑起点 ,是最初的“中心签约人” ,因此力图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来考察企业家的融资行为。我们证明理性的企业家往往会将企业残值的优先索取权让度给外部投资者 ,从而否定了关于“投资者是最后的剩余索取者”的先验观点。在认识到“提供担保服务”是企业家自有资本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我们揭示出一些关于企业家选择融资契约的规律。最后 ,我们还进一步发现即便未受财富约束 ,企业家也不会完全依靠自有资本来创业 ,因为很可能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家自有资本比例。
关键词:
企业家 财富 企业家才能 最优融资契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淼 张志华
中小企业的评价是民间融资契约的主要内容,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已成为解决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构建中小企业评价指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借鉴已有的在公开市场融资的企业评价指标及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功效系数法计算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评价体系 功效系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葛永盛 童盼
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摆在广大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关系专用性投资的视角,考察了中小企业对融资关系的处理以及融资契约的安排,通过数学建模检验了静态博弈的非效率性,以及动态博弈下不同融资模式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而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兴全 郑军
通过债务融资能够缓和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 ,进而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 ,然而 ,债务融资契约的引入又会产生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 ,因此 ,最佳债务融资比例的确定需要在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本文依据代理理论 ,就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债务融资契约安排进行了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在预算软约束的环境中,国有企业融资均衡的结果是国有企业高负债、低绩效与国有银行高不良债权并存。这种低效率的均衡结果已经难以符合国家效用的最大化要求,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必须由国家干预型的较为单一的银行借贷模式向市场型的多元融资模式变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银行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对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这种新的融资环境下,企业的融资均衡存在着两条效率不同的均衡路径,其关键取决于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金融市场上政府作用的重新定位、法制的健全以及市场结构的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