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7)
- 2023(10995)
- 2022(9069)
- 2021(7994)
- 2020(6692)
- 2019(14878)
- 2018(14432)
- 2017(27950)
- 2016(14883)
- 2015(16744)
- 2014(16917)
- 2013(16805)
- 2012(15568)
- 2011(14238)
- 2010(14891)
- 2009(14634)
- 2008(14805)
- 2007(13847)
- 2006(12740)
- 2005(12150)
- 学科
- 济(88474)
- 经济(88346)
- 企(74834)
- 企业(74834)
- 业(72318)
- 管理(70592)
- 方法(29770)
- 财(28679)
- 业经(26024)
- 制(22698)
- 数学(21313)
- 数学方法(21209)
- 务(20811)
- 财务(20787)
- 财务管理(20756)
- 企业财务(19754)
- 体(17654)
- 地方(17553)
- 中国(17509)
- 技术(15220)
- 和(14855)
- 体制(14825)
- 划(14815)
- 理论(14510)
- 银(14313)
- 银行(14307)
- 策(14238)
- 农(13859)
- 融(13800)
- 金融(13797)
- 机构
- 学院(236076)
- 大学(234340)
- 济(112232)
- 经济(110197)
- 管理(93255)
- 理学(78052)
- 理学院(77285)
- 管理学(76575)
- 研究(76377)
- 管理学院(76096)
- 中国(63199)
- 财(57515)
- 京(48100)
- 财经(44288)
- 经(39764)
- 科学(39497)
- 江(38558)
- 所(37476)
- 经济学(36118)
- 中心(34227)
- 研究所(32678)
- 财经大学(32400)
- 经济学院(32029)
- 北京(30484)
- 州(29757)
- 商学(28156)
- 商学院(27890)
- 范(27185)
- 院(27161)
- 师范(27032)
- 基金
- 项目(138223)
- 科学(111957)
- 研究(105314)
- 基金(103775)
- 家(87295)
- 国家(86487)
- 科学基金(76882)
- 社会(72787)
- 社会科(69169)
- 社会科学(69145)
- 基金项目(53939)
- 省(52898)
- 教育(47197)
- 自然(46029)
- 自然科(44971)
- 自然科学(44960)
- 自然科学基金(44247)
- 划(42800)
- 资助(41664)
- 编号(40585)
- 成果(34033)
- 制(33055)
- 部(31661)
- 国家社会(31021)
- 重点(30804)
- 创(30045)
- 发(29474)
- 教育部(28584)
- 人文(28366)
- 课题(28362)
- 期刊
- 济(142033)
- 经济(142033)
- 研究(79430)
- 财(51343)
- 中国(46763)
- 管理(44019)
- 科学(28999)
- 融(28011)
- 金融(28011)
- 学报(27803)
- 财经(25547)
- 农(23613)
- 大学(23060)
- 经济研究(22522)
- 技术(22228)
- 经(22134)
- 学学(22022)
- 业经(20132)
- 教育(18293)
- 问题(17531)
- 技术经济(15455)
- 农业(14469)
- 贸(14030)
- 财会(13410)
- 经济管理(12527)
- 现代(12408)
- 国际(12404)
- 世界(12161)
- 会计(11572)
- 商业(11265)
共检索到381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目前,在搞活企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已达成这样的共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枢纽工程.然而对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涵是什么?它会给宏观经济调控特别是宏观经济监督带来什么样的新课题,宏观经济监督又怎样适应企业经营格局的这种变化等新问题,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甚至还很模糊.因此,在着手推进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之前,有必要对上述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力
如何完善和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与激励,提高企业效益,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 企业的经营成果取决于多种因素,除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素质高低之外,还与经济发展周期,劳动要素投入,国家政策变化,……等许多因素相关。所有这些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相关联的,如经营管理水平,生产组织等等,我们记为x;另一类是经营者所无法控制的,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国家政策调整等等,我们记为a。这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新功 石磊
乡镇企业靠灵活的经营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服各种困难,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部分地区、部分乡镇企业经营机制出现了变型与退化现象,成了“二国营”、“准国营”,严重阻碍着企业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与此同时,国营企业通过贯彻落实《企业法》和《转换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志有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一种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范下,以某种形式的投入换取产出的经济实体,对这一点,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但从投入,到投入后的整个运行过程,再到产出的分配,中国的国有企业却面对着许多来自理论、政策、实践所提出的难解矛盾与争议。今天重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不仅应着眼于企业实际运行中被严重扭曲的经营手段和形式,还应深挖形成这一扭曲机制的历史与现实根源。二、关于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建国初,我国建立起了典型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社会运行机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便在国家计划约束下的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首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津孚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就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和目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 关于企业经营机制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种种说法。笔者认为,机制是一个系统范畴,是系统运动的机理,是系统运动赖以进行的物质结构、动因及控制方式。企业经营机制是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主要是指企业商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忠凡
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十二年的改革实践和近几年的反复研讨,应当说在全党和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们中已经求得共识。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改革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能否巩固和发展,以及至2000年国民经济能否再翻一番实现其宏伟战略目标的大问题,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否发挥,用事实证明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根本问题。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对此已经作了全面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成华
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包含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1987年明确提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以搞活企业。几年来,关于企业经营机制问题,报刊上发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专业外贸企业独家经营向各地、各部门发展自营和兴办“三资”企业等多元化经背转变;由小型、分散的企业经营向组建企业集团经营转变;由专业外贸企业单独经营向工贸、农贸、技贸联合经营转变;由国家单一投资经营向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投资的股份制经营转变;并由国内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汉川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已为大家所共识。那么,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效应、形式及其对策如何?业已成为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一、企业经营机制的内涵“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后被生物学和医学界借用和发挥,认为“机制”是生命系统的内在工作方式。所谓企业经营机制是指企业这个有机体,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如何保证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不变,又使企业能够自负盈亏,这是企业改革一直面临的难点。股份制经济的推行有可能找到解决的途径。当前股份制试试点的主要问题在于认识有偏差、试点不规范、“重股轻制”、制度不完善、股市起伏过大。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理顺股份制改革次序,把握“改制”的主导目标;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保护股东和公司双方的利益;加强监事会作用;发展机构投资者;搞好各项配套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叔莲
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解决我国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必须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而这有赖于从根本上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使它们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这一转换目标的实现,要采取分类指导、分批过渡的办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