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0)
2023(6233)
2022(4854)
2021(4294)
2020(3789)
2019(8235)
2018(8144)
2017(15910)
2016(8568)
2015(9494)
2014(9396)
2013(9381)
2012(8372)
2011(7254)
2010(7650)
2009(7578)
2008(7999)
2007(7581)
2006(6729)
2005(6480)
作者
(24162)
(20348)
(20038)
(18764)
(13174)
(9527)
(9015)
(7670)
(7553)
(7427)
(6859)
(6838)
(6757)
(6421)
(6241)
(5967)
(5919)
(5896)
(5764)
(5752)
(5041)
(4979)
(4889)
(4784)
(4578)
(4533)
(4483)
(4356)
(3995)
(3800)
学科
(67545)
(65776)
企业(65776)
管理(47884)
(44704)
经济(44645)
业经(23713)
(19565)
方法(17947)
(17164)
(17059)
财务(17050)
财务管理(17042)
企业财务(16127)
技术(14341)
农业(13443)
(11984)
企业经济(11869)
(11008)
理论(10792)
经营(10697)
数学(10433)
数学方法(10390)
(10298)
(10287)
技术管理(9800)
(9159)
决策(8529)
体制(8369)
中国(8295)
机构
学院(137164)
大学(130186)
(60298)
经济(59390)
管理(58969)
理学(50146)
理学院(49695)
管理学(49265)
管理学院(49004)
研究(36125)
中国(31273)
(30373)
(26345)
财经(23898)
(22430)
(21495)
(20457)
科学(19355)
商学(18621)
商学院(18474)
(17718)
(17685)
经济学(17432)
财经大学(17150)
业大(16507)
经济管理(16282)
北京(16272)
中心(16248)
农业(15942)
经济学院(15730)
基金
项目(79098)
科学(65083)
研究(62397)
基金(58667)
(48251)
国家(47664)
科学基金(44040)
社会(42046)
社会科(39912)
社会科学(39899)
(32723)
基金项目(31099)
教育(27789)
自然(26927)
自然科(26370)
自然科学(26365)
(26068)
自然科学基金(25997)
编号(25205)
(25001)
资助(22830)
(20518)
成果(19591)
创新(17994)
(17836)
(17614)
(17208)
国家社会(17081)
重点(16968)
课题(16685)
期刊
(75882)
经济(75882)
研究(41668)
(29446)
管理(28279)
中国(24500)
(20645)
科学(16050)
业经(15162)
技术(14371)
农业(14294)
学报(14290)
财经(13779)
大学(12123)
(12089)
金融(12089)
(12003)
教育(11790)
学学(11612)
经济研究(10932)
技术经济(10159)
(10137)
问题(9751)
财会(9748)
现代(8619)
商业(8022)
世界(7988)
会计(7578)
(7475)
经济管理(7314)
共检索到210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金山  芮明杰  
企业作为社会心理系统存在着企业心理边界。本文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心理边界内涵的考察 ,提出了企业心理边界的概念 ,按企业心理边界的清晰性—模糊性、稳定性—动态可变性、不可渗透性—可渗透性维度分析了企业心理边界的特征 ,形成了企业心理边界的相关推论。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企业心理边界管理的模型并从企业心理边界与企业适应、组织变革、组织学习的关系阐述了企业心理边界管理的含义。最后 ,指出了企业心理边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原磊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有边界的,企业的边界在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本文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边界可趋于无穷。这是因为,在信息经济条件下,企业随着边界扩张,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无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相交于一点。对无边界企业来讲,企业边界不再是指物质边界,而是指能力边界,企业边界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强弱。企业要想成为无边界企业,必须将自身的核心能力打造成价值模块,并融入全球价值网络当中。无边界企业有着不同的具体形式,但是不论哪种形式,都是基于核心能力运作的,价值网络是核心能力的集大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楚宏  林丹明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企业边界的研究视角始终放在企业的规模上,难以对企业边界的复杂变动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企业的边界具有两重属性,一是由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二是由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能力边界是企业边界的核心属性,它的变动决定了规模边界的变动方向。借助这一新的分析思路,本文对当前企业边界的多样化变动趋势进行了讨论,试图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承坪  
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缺陷之一是不能整合传统的厂商理论。这种缺陷来自于其理论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这一理论认识到了合约的不完全性,从而认为企业有其存在的效率基础;另一方面,在分析企业的边界和规模问题时,又不自觉地把产品市场看成是完全竞争的,从而又否定了合约的不完全性。我们只有打破现代企业理论这一内在的理论悖论,才能有机地整合传统的厂商理论,从而解释各种丰富多彩的企业行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韩冰洁  
现在 ,全球范围内的外包几乎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各大企业在许多成功企业外包模式的吸引下 ,纷纷考虑仿效这种虚拟化行为。在这个过程中 ,表面上印证了科斯以及其他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关于企业理论的论述。但外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将企业的经营范围缩小 ,意味着企业边界的减小 ,可在现实中 ,成功实施外包的企业无不是急剧的膨胀。这与科斯等经济学家的论述是不相符的。本文拟在现实中找出这一矛盾的实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克信  张雯  
企业边界是由核心能力决定的,能力的大小决定着边界的大小。与市场相比,当企业内部生产不再具有竞争优势时,这项生产会被置于边界以外,外包是实现这一结果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边界战略决策的过程。外包策略是企业边界战略的具体应用,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应结合该项业务在企业中的战略重要性和核心能力来进行综合考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崔兵  卢现祥  
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理论长期处于隔离状态,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的产生和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企业能力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工具,企业边界是企业家基于价值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国顺  李允尧  
现实中,大量企业遭遇难以快速成长和持续成长的困惑。企业成长的边界怎样定位?影响企业成长的边界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卫  张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庭东  韩斌  
微软公司垄断案再次向经济学界提出了一个问题 ,企业的合理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只要企业不利用通过分工专业化得来的市场优势地位损害其他竞争方、与之交易方的利益谋取垄断 ,那么企业的规模可以无限大 ,直到分工专业化生产带来的好处等于企业规模扩大时交易费用的增加。这就是企业的合理边界。微软公司违背了此原则 ,因此其被分拆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陈华  文启湘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边界为何受到限制做了详细分析,且大都将其归因于有限理性条件。但流通企业具有不同于生产企业的经济性质,其本质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或提供者);信息技术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同时也提高企业管理和控制效率,使流通企业比生产企业更容易利用品牌和统一经营模式进行“复制”和“选择性干预”,实现分店扩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崔兵  
企业能力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是研究企业边界的两种主要理论范式,两者虽然在行为假设、基本经济分析单位及逻辑思路上存在分歧,但是企业的本质属性要求企业边界理论融合企业能力理论和交易费用分析这两种范式。正是企业能力和交易费用的共生演化决定了企业边界,在交易费用分析中引入学习效应、治理不可分性和转化成本有助于我们对企业边界的变迁过程进行动态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莉  张庆国  
众包是近几年刚刚开始流行的一种商业模式,现今的众包模式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众包与外包在内涵上并无实质性的差异,但是因其在产生目的、理念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因而众包在企业界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外包,尤其是在企业边界方面。文章主要探讨了众包和外包的差异,以及众包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估测了不同行业的市场边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