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3)
- 2023(9538)
- 2022(7610)
- 2021(6872)
- 2020(5865)
- 2019(12815)
- 2018(12650)
- 2017(24242)
- 2016(13258)
- 2015(14834)
- 2014(14819)
- 2013(14400)
- 2012(13138)
- 2011(11553)
- 2010(12006)
- 2009(11740)
- 2008(12047)
- 2007(11256)
- 2006(10136)
- 2005(9596)
- 学科
- 业(75803)
- 企(72219)
- 企业(72219)
- 管理(60560)
- 济(59490)
- 经济(59402)
- 业经(26518)
- 财(24324)
- 方法(22570)
- 农(22113)
- 务(19390)
- 财务(19360)
- 财务管理(19343)
- 企业财务(18352)
- 制(17344)
- 农业(15902)
- 技术(15814)
- 体(15342)
- 数学(14332)
- 数学方法(14239)
- 理论(14227)
- 策(14117)
- 中国(13925)
- 划(13254)
- 和(12582)
- 企业经济(12468)
- 体制(12326)
- 经营(11683)
- 技术管理(10371)
- 决策(9286)
- 机构
- 学院(202295)
- 大学(195802)
- 济(84071)
- 经济(82470)
- 管理(81438)
- 理学(68738)
- 理学院(68148)
- 管理学(67399)
- 管理学院(67011)
- 研究(61747)
- 中国(50748)
- 财(43679)
- 京(41103)
- 科学(34838)
- 农(33843)
- 财经(33714)
- 江(33163)
- 所(30917)
- 经(30346)
- 中心(27801)
- 研究所(27306)
- 业大(27167)
- 农业(26419)
- 州(26015)
- 北京(25512)
- 财经大学(24457)
- 经济学(24445)
- 商学(23968)
- 商学院(23765)
- 范(23385)
- 基金
- 项目(122439)
- 科学(98035)
- 研究(94562)
- 基金(88568)
- 家(75316)
- 国家(74517)
- 科学基金(65763)
- 社会(61470)
- 社会科(58119)
- 社会科学(58103)
- 省(49848)
- 基金项目(46158)
- 教育(42887)
- 自然(40209)
- 划(39673)
- 自然科(39296)
- 自然科学(39286)
- 自然科学基金(38673)
- 编号(38546)
- 资助(35054)
- 成果(31879)
- 业(31870)
- 创(28844)
- 部(27204)
- 重点(27204)
- 课题(26968)
- 发(26463)
- 制(26053)
- 创新(25939)
- 国家社会(25171)
- 期刊
- 济(105470)
- 经济(105470)
- 研究(62376)
- 中国(40667)
- 财(40223)
- 管理(36672)
- 农(33512)
- 学报(27764)
- 科学(27097)
- 农业(22568)
- 大学(22199)
- 教育(21340)
- 学学(21145)
- 业经(20204)
- 技术(19792)
- 融(19475)
- 金融(19475)
- 财经(18922)
- 经(16461)
- 经济研究(15660)
- 问题(13679)
- 业(13614)
- 技术经济(12176)
- 财会(12045)
- 现代(11099)
- 世界(10658)
- 贸(10390)
- 商业(10265)
- 版(10073)
- 会计(10005)
共检索到315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军
一般企业治理理论比较注重管理者(经营者)或生产者的激励问题,而忽略了对股东(所有者)激励问题的研究;只重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治理,而很少从企业财务治理的角度去探讨财务治理主体的动力问题。企业所有者的激励动力对企业治理效率尤为重要,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核心是企业财务治理,并且应该建立以所有者为主导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治理主体模式。
关键词:
企业治理 治理效率 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完定
本文提出了一种所有权结构的理论 ,将激励和监督统一在一个所有权结构模型中 ,其中 ,激励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可实现收入 ,监督因素则决定了管理者对收入的转移量。利用这一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承包制和公司制进行了分析。由于国有资产 (或国家股 )不存在明确的利益主体 ,因此 ,它在企业中也不适合作为监督主体而存在 ,为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可行的办法是让其“搭便车” ,也就是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进行重组 ,通过引进监督实体来优化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股份制对于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是必须的 ,但不是充分的。只有借股份制的契机 ,优化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才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激励 监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天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凌
产权制度无疑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但是如何理解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改革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目前,多数人均已认识到,只向经营者放权让利,只在选择不同经营方式上做文章,还不足以解决传统国有经济体制的一些深刻弊端,从而,进入所有权问题的研究探讨。但是,在产权关系和法人制度的探讨中,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即所谓终级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我称之为双重所有权命题。其中,“终级所有权”是一个十分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维
本文基于企业的契约理论 ,将企业所有权安排视为要素所有者市场交易的结果。因此 ,要素所有者的选择是构造企业所有权的基础。而要素所有者的选择依存于企业面临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由于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或企业制度。但是 ,只要存在一个以排他性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充分发育、完善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理性的要素所有者的自由选择和交易 ,将会自动优化企业所有权安排 ,从而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要素收益以及企业总体净收益。因此 ,重要的不是设计优化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而是通过为相关资产建立排他性产权 ,构造和培育市场关系 ,从而在自愿的市场...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技术 市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兰玉杰
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与企业的合约性质、治理结构、所有权安排三个层面构建一个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框架 ,提出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所有权安排 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兰玉杰 陈晓剑
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约模式进行全面回顾和演绎分析,然后深入研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合约安排的实现形式,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解读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约选择。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所有权 合约安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勇 陈长江
本文回顾了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所有权结构安排的相关文献论述 ,认为委托代理理论中所有者目标函数和经营者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理论假设并不符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不应该是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而应该改造所有权结构安排。让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 ,是改造企业所有权结构安排的一条路径 ,但同时可能强化内部人控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目标函数 所有权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大可
本文认为 ,同非人力资本产权相比 ,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人力资本的价值信息容易隐藏、人力资本必须在其所有者的协作劳动中发挥作用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这些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本同非人力资本一样 ,不仅能够承担风险 ,而且还具有可抵押性 ,从而得出有效率的企业必须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所有权的结论 ,解释了企业组织形式变化中 ,人力资本逐步得到重视的原因 ,也为经营者股权奖励、职工持股计划等改革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产权 风险 抵押 所有权安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兰玉杰 陈晓剑
文章提出中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的制度设计、目标模式和具体政策建议,以此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所有权安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骏轩 张晓远
立足于国家所有权实质,根据其公共所有权的本质和私权属性,以及国家所有和代表人行使的运行方式,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所有权行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国有企业在行使国家所有权中,产生的对《物权法》确立的民法上国家所有权精神的异化,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与公共利益的联系,确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应该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国有财产的不同类型并明确行使规划的修正意见。
关键词:
国家所有权 公共所有权 私权 社会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年志远
关于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问题,理论界存在“单一主体论”和“多元主体论”的争论。“单一主体论”认为,物质资本股东应是企业所有权惟一分享主体;“多元主体论”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是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单一主体论”是大多数国家现行立法所依据的理论。然而,随着人力资本作用的不断增强,这种主流企业所有权独享理论已经难以适应需要,但是,“多元主体论”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实践操作问题,应该实行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债权人三方分享企业所有权的“三元主体论”。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分享 主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乾 李建民
新制度经济学过分强调了企业的交易属性 ,忽视了生产属性 ,因而没有得出正确的企业所有权安排结论。企业性质具有生产性和交易性 ,企业结构是二维结构 ,即资本结构和制度结构 ,这决定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不仅在形式上、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而且在实质上也都应该分享企业所有权 ,追求自身利益。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应根据财产所有权原则和贡献原则享有与其产权份额相称的权益 ;从多期模型看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份额将增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性质 产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马云飞
该文回顾了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所有权结构安排的相关文献论述,认为委托代理理论中所有者目标函数和经营者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理论假设并不符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不应该是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而是改造所有权结构安排。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利弊,并就改造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安排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目标函数 所有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