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6)
- 2023(9956)
- 2022(8129)
- 2021(7451)
- 2020(6563)
- 2019(14216)
- 2018(14017)
- 2017(27369)
- 2016(14988)
- 2015(16476)
- 2014(16549)
- 2013(16515)
- 2012(15244)
- 2011(13204)
- 2010(13695)
- 2009(13125)
- 2008(14017)
- 2007(13172)
- 2006(11518)
- 2005(10911)
- 学科
- 业(83369)
- 企(79386)
- 企业(79386)
- 管理(66636)
- 济(65799)
- 经济(65712)
- 财(29882)
- 方法(28910)
- 业经(26260)
- 务(24245)
- 财务(24217)
- 财务管理(24176)
- 企业财务(23032)
- 农(21660)
- 数学(20365)
- 数学方法(20110)
- 技术(16834)
- 制(16713)
- 农业(16092)
- 理论(14467)
- 策(14286)
- 中国(14050)
- 体(13462)
- 划(13430)
- 和(13127)
- 企业经济(12299)
- 体制(11942)
- 经营(11811)
- 学(11299)
- 技术管理(10795)
- 机构
- 学院(225916)
- 大学(221186)
- 济(92155)
- 经济(90362)
- 管理(89697)
- 理学(76074)
- 理学院(75346)
- 管理学(74305)
- 管理学院(73871)
- 研究(67985)
- 中国(56771)
- 财(49932)
- 京(46114)
- 科学(40716)
- 财经(38426)
- 农(38370)
- 江(36349)
- 所(35370)
- 经(34738)
- 中心(31203)
- 研究所(31157)
- 业大(31089)
- 农业(30173)
- 北京(28873)
- 州(28833)
- 财经大学(28096)
- 经济学(27159)
- 商学(26910)
- 商学院(26690)
- 范(25962)
- 基金
- 项目(136539)
- 科学(109063)
- 基金(100945)
- 研究(99970)
- 家(86764)
- 国家(85901)
- 科学基金(75831)
- 社会(64992)
- 社会科(61637)
- 社会科学(61621)
- 省(54222)
- 基金项目(52902)
- 自然(49396)
- 自然科(48315)
- 自然科学(48303)
- 自然科学基金(47553)
- 教育(45298)
- 划(43799)
- 资助(41462)
- 编号(39374)
- 业(34011)
- 成果(31997)
- 创(31348)
- 部(30329)
- 重点(30094)
- 创新(28295)
- 性(28099)
- 发(27984)
- 制(27001)
- 课题(26790)
- 期刊
- 济(111776)
- 经济(111776)
- 研究(67707)
- 财(47854)
- 中国(44658)
- 管理(39292)
- 农(36538)
- 学报(33709)
- 科学(31597)
- 大学(26151)
- 学学(24947)
- 农业(24766)
- 融(22859)
- 金融(22859)
- 财经(21182)
- 技术(20520)
- 教育(20030)
- 业经(19572)
- 经(18246)
- 经济研究(16811)
- 业(15667)
- 财会(15517)
- 问题(13979)
- 技术经济(13700)
- 会计(13457)
- 现代(11777)
- 版(11673)
- 贸(11398)
- 世界(11083)
- 商业(10989)
共检索到350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黎红
本文详细分析了企业并购活动中或有债务的可追偿性问题,企业并购活动的受让方在对第三人承担了或有债务后,可基于出售方的如实陈述义务和瑕疵担保义务向出售方追偿,然而,也需受到受让方在企业并购活动中谨慎注意义务、买者风险自负原则和股权转让方式下瑕疵担保责任的限制等诸因素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认定企业并购活动中或有债务可追偿性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公司并购 或有债务 瑕疵担保 债务追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郝向丽
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形式的阐述,结合房地产企业并购中或有负债的特点,用实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的并购过程,并详细阐述了在并购过程中的各种或有负债的处理方法和经验,指出无论是股权并购或是资产并购,都必须严密考查被并购企业的或有负债,从总体或个体角度核实或有负债,以利于提高企业的并购效益、减少纠纷。
关键词:
或有负债 股权并购 资产并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育辉 莫一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引起高度关注,其对企业的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并购为视角,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会抑制企业的并购行为,具体表现为降低并购概率、并购频率且缩小并购规模;第二,由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的企业融资约束加剧、风险承担能力降低和投资机会减少是造成上述负面影响的重要机制;第三,上述影响在非国有、融资需求大、高管风险偏好程度低和非市政相关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降低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认识,还能够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实践指导和证据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叶军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2月1 日颁行《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号)(以下简称《改制规定》)。该司法解释是当前规范企业改制指导法院审理企业改制案件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企业改制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对企业改制模式的选择,甚至关系到企业改制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叶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莉
隐性债务 ,一般在会计科目中难以发现。隐性债务的这一特征 ,往往被一些转制企业用来规避法律、规避债务 ,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利益。明确企业转制中隐性债务的承担 ,实质上是理顺转制中的债权债务关系 ,分清各方当事人责任大小。面对至今尚无法律明文规定隐性债务的承担、实践中不同观点等现状 ,本文认为 ,隐性债务与一般债务的划分 ,仅具有会计意义 ,在法律上 ,这两种债务的承担应有同一原则 ,并贯彻法人制度 ,即应当按“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处理隐性债务的承担 ,各方当事人以在转制中处分或接受资产总额为限 ,承担债务责任。同时 ,从转制实践出发 ,结合审计业务 ,提出了寻找隐性债务的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仁同
本文选取2012-2016年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偿债能力、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债务融资下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债务融资效率之间关系受偿债能力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偿债能力与企业债务融资效率显著正相关;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债务融资效率显著正相关;偿债能力能够增强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债务融资效率的相关性。
关键词:
偿债能力 会计稳健性 企业债务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誉臻 王成芬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大型跨国企业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几乎成了行业竞争中的长胜将军。基于此,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注重综合能力的增强;同时意识到规模效应的重要性,积极扩大规模,并购在众多快速扩大规模的方式中颇受企业推崇。并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内部包含很多具体的资源整合过程,而其财务资源整合对于企业未来的财务健康性而言至关重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颜光华 殷建平 张海涛 颜寒松
论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与债务处理颜光华殷建平张海涛颜寒松债务负担沉重,自有资本缺乏,是影响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对目前企业的资本金比例低、债务负担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要把它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清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彬
企业并购中,并购整合是并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财务整合是并购整合的重要内容,有效的财务整合有助于健全财务运作体系,贯彻并购的战略意图,使并购方有效控制被并购方。本文阐述了企业并购中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组织结构、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制度、存量资产以及会计信息六个方面的财务整合问题,并就财务整合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并购整合 财务整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伟时
论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王伟时一、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债务重组中共十五大精神在深化企业改革问题上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其资产结构不尽合理,运行机制落后,包袱重、效率低,由此而产生的企业债务是一个十分棘手并且始终困扰企业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春霖
论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张春霖所谓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一般说来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二是存在大量不良债务。本文拟从这两种表现入手,分析问题的性质,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提出一种解决不良债务问题的初步思路。①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所反映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莉
隐性债务一般在会计科目中难以发现。隐性债务的这一特征往往被一些转制企业用来规避法律、规避债务,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利益。明确企业转制中隐性债务的承担,实质上是要理顺转制中的债权债务关系,分清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大小。隐性债务与一般债务的划分,仅具有会计学上的意义,在法律上,这两种债务的承担应遵循同一原则,即应当按“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处理隐性债务的承担,各方当事人以在转制中处分或接受资产总额为限,承担债务责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剑 王肇 杨杨
权衡理论认为债务有良好的抵税收益。《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债务利息税前扣除的规定使债务抵税成为可能。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也经常利用债务与税收间的关系进行税收筹划,债务由被并购方转移到并购方,为并购方企业提供抵税工具。本文针对企业并购中债务转移对并购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案例中涉及到债务转移的公司为样本,借助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及stata等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相关企业的债务转移能够产生一年以上的抵税效应。为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加强不同税制间税收政策协调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债务转移 企业所得税 税收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