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1)
- 2023(11742)
- 2022(9623)
- 2021(8682)
- 2020(7503)
- 2019(16596)
- 2018(16307)
- 2017(30685)
- 2016(17083)
- 2015(19099)
- 2014(18999)
- 2013(18466)
- 2012(16946)
- 2011(15172)
- 2010(15744)
- 2009(15114)
- 2008(15350)
- 2007(14408)
- 2006(12975)
- 2005(12213)
- 学科
- 业(81906)
- 企(76033)
- 企业(76033)
- 济(69687)
- 管理(69685)
- 经济(69551)
- 财(28398)
- 业经(27958)
- 方法(26453)
- 农(25429)
- 务(20776)
- 财务(20753)
- 财务管理(20724)
- 制(20573)
- 企业财务(19633)
- 农业(18090)
- 数学(18025)
- 中国(17907)
- 数学方法(17827)
- 技术(17525)
- 理论(16981)
- 体(15754)
- 策(15057)
- 划(14837)
- 和(13975)
- 体制(13640)
- 企业经济(12434)
- 学(12139)
- 经营(12069)
- 银(11490)
- 机构
- 学院(253106)
- 大学(249520)
- 济(103290)
- 经济(101213)
- 管理(96027)
- 研究(83606)
- 理学(80888)
- 理学院(80073)
- 管理学(78988)
- 管理学院(78527)
- 中国(65263)
- 财(54155)
- 京(53091)
- 科学(48944)
- 农(45809)
- 所(43050)
- 江(42126)
- 财经(41431)
- 研究所(38192)
- 经(37392)
- 中心(37018)
- 业大(36302)
- 农业(35950)
- 北京(33539)
- 州(32403)
- 范(31097)
- 经济学(31064)
- 师范(30727)
- 财经大学(30249)
- 院(29847)
- 基金
- 项目(156668)
- 科学(123761)
- 研究(117904)
- 基金(112748)
- 家(98437)
- 国家(97174)
- 科学基金(83477)
- 社会(74625)
- 社会科(70495)
- 社会科学(70471)
- 省(63177)
- 基金项目(58663)
- 教育(55108)
- 自然(53067)
- 划(51926)
- 自然科(51822)
- 自然科学(51801)
- 自然科学基金(50969)
- 编号(47507)
- 资助(45734)
- 成果(39836)
- 业(37029)
- 创(36188)
- 重点(35784)
- 部(35090)
- 制(34967)
- 课题(34201)
- 发(33460)
- 创新(32955)
- 性(31332)
- 期刊
- 济(127212)
- 经济(127212)
- 研究(79879)
- 中国(57469)
- 财(48269)
- 农(44464)
- 管理(42819)
- 学报(39618)
- 科学(36594)
- 教育(32580)
- 大学(31033)
- 农业(30177)
- 学学(29244)
- 融(24391)
- 金融(24391)
- 技术(24191)
- 财经(22743)
- 业经(21965)
- 经(19694)
- 经济研究(18919)
- 业(18332)
- 问题(16141)
- 技术经济(13832)
- 财会(13632)
- 世界(13464)
- 版(12924)
- 贸(12840)
- 现代(12789)
- 会计(12264)
- 科技(11557)
共检索到401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殷建平
论企业家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殷建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精明能干的企业家,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是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建立企业家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使优秀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正保 葛晓霞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明 凌文辁
后备人才储备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介绍企业确定关键岗位和岗位胜任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人才测评技术为中心的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分析了后备人才的培养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后备人才 选拔与培养 人才测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健敏
对于任何组织来讲,人力资源管理无非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能够吸引、雇用和保持那些劳动力市场中最优秀的人才;第二个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果,最终提高组织的绩效。显然,第一个目的是第二个目的的前提,只有达到了第一个目的,才谈得上第二个目的的实现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宁宁
该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比较它们在人才培养、选拔以及管理机制方面的差别,以探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与管理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的人才管理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未导致管理人员满意度的差别。因此,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建立起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培养 选拔 管理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敏 李永禄 纪晓茵
传统的企业家选拔与任命制度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根本原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选拔与任命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世界上各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选拔,主要是从包括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界成功者中选取,并通过董事会任命,再通过完善的董事会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实施监督和管理,以保证企业决策的可靠性。这些内容对我国国有企业家的选拔与任命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斯宪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回顾高考招生制度的历史变迁,重点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方向,全面总结和分析近年上海高考改革的成绩与经验,系统研究高考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模式。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持续改革的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英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关键在于形成一支素质高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最大因素,成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摆脱国有企业低效运行状况的瓶颈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春学
本文侧重于从企业家的知识结构这一独特的角度来说明 :现行“行政委任制”所选拔出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的知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来自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能力部分的缺失 ,而且 ,选出之后的激励结构也不利于他们向市场型企业家的转化和其知识结构的改善。由这种“企业家”统领国有企业的直接结果 ,必然造成国有经济部门的低效率、资产流失和管理上的“人治”。要改变这种局面 ,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现行任命制度 ,切断企业家与行政官员之间角色互换的通道 ,建立市场化的企业家选择制度。
关键词:
企业家 知识结构 选择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德广 宋丽丽
"超常"学生可以概括为"三高",即高智商、高情商和高创造力。将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超常"学生选拔出来进行早期培养、及时培养,可以说是一项为国家未来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超常"学生需要"超常"教育,但长期以来,我国在"超常"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究其原因,在于传统"均衡论"观念、"左"的思想以及形而上学的观点影响和贻误了"超常"教育;与此同时,招生工作中"稳定压倒一切、分数高于一切、公平主导一切"也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导致"超常"教育不能实施、不敢实施。为此,要做好"超常"教育,破解"钱学森之问",一要树立实施超常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转变思想观念,破除"三个一切";三要制定"超常"学生的选拔标准和操作办法,大力创建"超常"学校;四是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善待"超常"学生并加大培养力度。
关键词:
“超常”学生 “超常”教育 拔尖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柳 赖晓凡
文章提出采用"特质选拔、分类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合高职企管专业的实际。首先,分析了"特质选拔、分类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施必要性,然后提出"特质选拔、分类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点,并总结了高职院校相关探索的实践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推动企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推广可借鉴经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进球
本文从剖析企业家的木质入手,进而阐述了理性的企业家行为和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现实企业家行为,并揭示了企业家理性行为与现实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企业家机制缺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家机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企业家本质,企业家行为,企业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