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0)
- 2023(13062)
- 2022(10694)
- 2021(10019)
- 2020(8353)
- 2019(18680)
- 2018(18431)
- 2017(34802)
- 2016(19971)
- 2015(22363)
- 2014(22599)
- 2013(21366)
- 2012(19674)
- 2011(17896)
- 2010(18618)
- 2009(17620)
- 2008(17893)
- 2007(16561)
- 2006(15167)
- 2005(14301)
- 学科
- 业(86728)
- 企(79877)
- 企业(79877)
- 管理(77127)
- 济(74446)
- 经济(74319)
- 财(31169)
- 业经(28845)
- 方法(27749)
- 农(27696)
- 中国(24611)
- 制(22485)
- 务(21989)
- 财务(21956)
- 财务管理(21929)
- 教育(21639)
- 企业财务(20777)
- 理论(19624)
- 数学(19344)
- 农业(19235)
- 策(19214)
- 数学方法(19076)
- 技术(19000)
- 体(16610)
- 划(15781)
- 和(14566)
- 体制(14218)
- 贸(12890)
- 贸易(12882)
- 银(12837)
- 机构
- 学院(283899)
- 大学(281325)
- 济(114401)
- 经济(111852)
- 管理(108435)
- 研究(91645)
- 理学(91436)
- 理学院(90497)
- 管理学(89287)
- 管理学院(88698)
- 中国(69204)
- 财(61696)
- 京(59810)
- 科学(49063)
- 江(47740)
- 财经(46661)
- 所(44771)
- 范(43332)
- 师范(43115)
- 经(42087)
- 中心(40939)
- 农(39885)
- 研究所(39201)
- 北京(38483)
- 州(36794)
- 教育(36190)
- 师范大学(34420)
- 业大(34088)
- 财经大学(33912)
- 经济学(33904)
- 基金
- 项目(167945)
- 研究(137054)
- 科学(136469)
- 基金(119932)
- 家(99655)
- 国家(98489)
- 科学基金(86977)
- 社会(86558)
- 社会科(81697)
- 社会科学(81679)
- 教育(70041)
- 省(67602)
- 基金项目(61539)
- 编号(58944)
- 划(56632)
- 自然(52301)
- 成果(51287)
- 自然科(51103)
- 自然科学(51093)
- 自然科学基金(50273)
- 资助(48537)
- 课题(43845)
- 部(39809)
- 制(39079)
- 重点(38188)
- 创(37750)
- 性(37483)
- 发(36889)
- 年(36267)
- 项目编号(36101)
- 期刊
- 济(141122)
- 经济(141122)
- 研究(99475)
- 中国(68357)
- 教育(62234)
- 财(53638)
- 管理(47018)
- 农(39132)
- 科学(32987)
- 学报(32460)
- 技术(30808)
- 融(29568)
- 金融(29568)
- 大学(27888)
- 农业(26458)
- 财经(25204)
- 学学(24802)
- 业经(24640)
- 经(21784)
- 经济研究(20804)
- 职业(17992)
- 问题(17641)
- 业(15440)
- 技术经济(14922)
- 财会(14698)
- 贸(14671)
- 现代(14210)
- 坛(14052)
- 论坛(14052)
- 世界(13467)
共检索到457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宪明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职业院校和企业自身都是十分有利的。但目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动机不强。造成我国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激励机制的缺失。为此,应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协调机构,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企业 职业教育 激励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伟平
政府干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五方面理论基础,即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三重螺旋理论、激励理论和政府治理理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涉及企业、学校和政府三个主要层面。政府作用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构建包含四方面内涵:企业需要是激励机制构建的逻辑起点、内容选择是激励机制构建的"物质"基础、政策设计是激励机制构建的制度支撑、机构安排是激励机制构建的组织保障。
关键词:
政府作用 企业参与 职业教育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传双
国外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仅有国家财政扶持,还有企业积极参与,这主要得益于相关激励机制。在阐述和借鉴他国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国外企业 职业教育 激励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 林永春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及实施仍存在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激励不足,约束弱化、监督乏力等问题。为调动企业参与职教的积极性,我国应借鉴相关理论,制定更清晰的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强化政策约束,同时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关键词:
企业 职业教育 政府参与 激励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生 张宇 柴彦辉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多种形式,既包括企业内教育,也包括校企合作。企业规模过小、外部劳动力市场专业人才供给充足,以及受培训者的流动性过高都会减少企业参与的行为,这些方面决定了我国企业现在的内外条件并不利于参与职业教育。当前制定政策应当遵循“分门别类,因势利导”的原则,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手段,可以重点激励具有创新精神的小型工业企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企业 现实条件 激励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响
慈善激励机制是指政府为了鼓励财富从私人口袋流向慈善事业,从而实现公共福利的供给增加与社会资源的分配均衡所推行的一整套以给予慈善组织获捐财物与自营收入税收减免为核心的刺激举措。发达国家在促进本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莫不以建立起周密完善的激励机制为慈善立法的主旨。然而,当前我国在进行相关立法时却未能体现慈善法就是减税法的本质,这也是导致我国慈善事业始终未能突破千亿规模瓶颈的关键原因。因此,借鉴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在社会财富流转环节给予适当引导,会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
慈善事业 激励机制 税收优惠 供给侧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翰雄
文章阐述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内涵及意义;从政策激励机制不足、利益激励机制不足、决策激励机制不足及绩效评估机制不足等角度指出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的缺陷,并给出探索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政策激励机制、创新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利益回报机制、提升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决策话语权机制及建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绩效评估机制等具体优化策略。
关键词:
行业企业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激励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鲁芳 王丹丹 罗定提
服务外包下,由于客户企业参与程度、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以及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都难以让合作双方有效验证,这三种不可验证性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从而降低服务外包的绩效,甚至导致服务外包的失败。为此,本文建立了服务外包下的委托—代理框架,设计了客户企业参与下的服务外包激励机制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分析了客户企业的参与程度以及服务提供商的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等因素对激励机制契约设计的影响,并运用数值仿真验证客户企业参与程度和服务提供商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对激励系数和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在服务外包活动中客户企业更多的投入到合作生产中时,对服务提供商的激励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较慢,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霍丽娟
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路径。瑞士和德国是典型的职业教育双元制国家,企业主导是两国职业教育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原因。两国政府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思路有所不同:瑞士政府努力“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获得短期净收益创设制度环境”,德国政府力图“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获得长期人力资本”。借鉴两国经验,我国应倡导“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一方面,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为企业营造“有利可图”的制度环境,帮助企业获得短期与长期收益;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约束”机制,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保障企业教育培训的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永春 李慧
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校企不能实现有效合作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职业院校迫切需要企业参与其教学和科研,企业也有参与职业教育的真实意愿,而我国的财力状况更存在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可能性。因此,国家财税机关应该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有允许企业加计扣除相关费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实习基地收入免税等。
关键词:
企业 职业教育 激励 税收政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立彦 孙善学
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由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活动存在明显的正外部性,有必要由政府通过财税政策手段进行干预。从实践来看,各国政府主要采取直接补贴、税收优惠、培训征费和政府采购等手段来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我国政府目前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财税政策主要有税收优惠和培训征费两大类,存在立法缺位、制度安排不够细化、激励手段较少、缺乏针对小企业和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等问题。为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从细化和落实相关政策规定,综合运用多种财政激励手段,丰富税收优惠形式和税种以及健全财税政策管理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概念模型,提出财税政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激励路径和效应,并通过横向多维分组对比进行财税政策效果评价,设计完善我国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财税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