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9)
2023(6451)
2022(5119)
2021(4729)
2020(4020)
2019(9326)
2018(8860)
2017(17044)
2016(9504)
2015(10962)
2014(11115)
2013(11297)
2012(9968)
2011(8606)
2010(9003)
2009(9099)
2008(10020)
2007(9671)
2006(8809)
2005(8406)
作者
(27630)
(23038)
(22568)
(21405)
(15014)
(10760)
(10408)
(8685)
(8635)
(8574)
(7855)
(7730)
(7716)
(7351)
(7133)
(6880)
(6846)
(6777)
(6702)
(6438)
(5672)
(5565)
(5494)
(5389)
(5290)
(5266)
(5024)
(4902)
(4522)
(4355)
学科
(73790)
企业(73790)
(66628)
管理(61939)
(42370)
经济(42303)
(24858)
(21648)
财务(21623)
财务管理(21602)
方法(20637)
企业财务(20623)
业经(18535)
(13338)
技术(12912)
数学(12601)
数学方法(12555)
企业经济(12243)
理论(12068)
(11795)
经营(11720)
(11530)
(11013)
技术管理(9823)
决策(9818)
(9596)
计划(9382)
体制(8894)
经济理论(8179)
(8091)
机构
学院(148257)
大学(146956)
管理(66949)
(62773)
经济(61409)
理学(54253)
理学院(53806)
管理学(53530)
管理学院(53177)
研究(38942)
中国(38291)
(37949)
(31058)
财经(28476)
(25614)
(25543)
财经大学(21010)
商学(20802)
商学院(20611)
(20514)
北京(19726)
中心(19190)
(18986)
科学(18808)
经济学(18528)
公司(17057)
经济学院(16411)
研究所(15878)
经济管理(15792)
工商(15331)
基金
项目(78867)
科学(64226)
研究(60879)
基金(59512)
(48933)
国家(48393)
科学基金(44759)
社会(40068)
社会科(38088)
社会科学(38068)
基金项目(30943)
(30233)
自然(28766)
自然科(28182)
教育(28180)
自然科学(28176)
自然科学基金(27777)
资助(24763)
编号(24435)
(24128)
成果(20360)
(18971)
(18220)
(18175)
(17193)
项目编号(17018)
创新(16812)
人文(16776)
(16772)
教育部(16720)
期刊
(81192)
经济(81192)
研究(47697)
(39494)
管理(35070)
中国(31666)
(19882)
金融(19882)
财经(17226)
科学(17130)
学报(15231)
技术(15169)
(14869)
财会(13216)
大学(12774)
教育(12204)
业经(12011)
会计(11928)
学学(11882)
经济研究(11258)
技术经济(10141)
问题(9400)
(9238)
通讯(9198)
会通(9166)
现代(8887)
(8632)
经济管理(8586)
国际(7809)
商业(7701)
共检索到248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汪贤裕  钟胜  王虹  
本文引入了企业内部市场和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这两个概念,并就企业内部市场的特征、企业内部市场管理的内涵及管理方式作了一些探讨。本文认为企业存在内部市场,企业是在内、外部市场双重作用下开展其经营管理活动,因而企业应将市场机制全方位地引入企业管理,开展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我们认为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概念的提出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虹  汪贤裕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几方面缺陷:一是管理组织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管理组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低下;三是企业内部各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收益与风险分离。作者提出,应借鉴西方企业内部市场自理的基本思想,在我国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管理机制:(1)将企业中的各部门作为企业内部市场机制运行的主体;(2)在企业内部实行商场交易;(3)在对企业内原有各部门职能进行分离和组合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内部市场管理基本模式。具体运作中需要更新管理思想、制订合理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不混淆企业内部与外部市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静波  李卜  
企业经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在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的持续经营风险大幅增加,因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环境因素与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企业管理转向以风险管理为重点时,为了把握发展机遇,就要使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管理和再监督。企业针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即风险管理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付浩奎  张磊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企业必须不断进行组织与管理创新,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这种组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强  
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和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有赖于对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了解和把握。企业中知识市场是现实存在的 ,这个市场同其他市场一样是有买卖双方以及中介、场所等组成。但是在知识市场中人们的支付方式则是互惠、名望、利他和信任。知识市场的信号表现为地位、教育、知识共同体以及非正式网络等。在知识市场中由于知识信息化水平、知识的地方性特征、信息不完备等引起知识市场的信号失灵。知识市场中垄断、贸易壁垒和人为稀缺等因素造成知识市场不合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有效地知识管理 ,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涛  王勇  
放弃粗放式发展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之一。供应链管理(SCM)作为参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企业的管理并与之共享信息的先进IT技术,是使企业集约式利用资源并增强实力的新途径。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结合集约式科学发展观出发,探讨提高SCM运作效率和效果并构建良好内部控制,对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莉  
近年来,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对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信息披露作了详尽规定,并要求企业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估,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对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小鹏  
文章从煤矿企业推行内部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提出成立内部市场化管理机构、建立企业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完善市场调控体系、建立考核机制等相应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小燕  
文章从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必要性入手,构建了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提出了抓好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措施,指出内部市场化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要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内部市场化体系,实现激励员工、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构成。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但无论内部控制的设计有多么完善,它都无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对这些局限性必须明确并加以预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冬玲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理论在不断深化,审计准则也在日益规范,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中内部审计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主要阐述了内部审计的作用,以及完善内部审计的若干建议与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倪天林  
信息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传递,进而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已成为现代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企业信息的有效传递进行了理论探讨,然后结合实际,分析我国企业信息资源传递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家骏  
企业内部职工持股,是我国理论界在改革过程中已经提出很久的问题。综观各家之言,主张不同、方法各异,但宗旨是相通的,归结到一点,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方法甚多,关键在于如何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利益得失联系起来,不同形态的企业,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非股份制企业来说,当然不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