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8)
- 2023(5623)
- 2022(4474)
- 2021(4000)
- 2020(3500)
- 2019(7729)
- 2018(7463)
- 2017(14466)
- 2016(8088)
- 2015(9030)
- 2014(9009)
- 2013(9210)
- 2012(8217)
- 2011(7063)
- 2010(7392)
- 2009(7436)
- 2008(7928)
- 2007(7509)
- 2006(6720)
- 2005(6344)
- 学科
- 企(66712)
- 企业(66712)
- 业(60893)
- 管理(50087)
- 济(38727)
- 经济(38662)
- 财(21241)
- 方法(19304)
- 务(18823)
- 财务(18812)
- 财务管理(18805)
- 业经(17894)
- 企业财务(17865)
- 技术(12648)
- 企业经济(11808)
- 数学(11757)
- 数学方法(11655)
- 理论(10736)
- 划(10383)
- 和(10294)
- 经营(10241)
- 策(9917)
- 技术管理(9856)
- 制(9353)
- 决策(8378)
- 中国(7761)
- 体(7744)
- 经济理论(7744)
- 计划(7736)
- 体制(7191)
- 机构
- 学院(128054)
- 大学(125958)
- 管理(54437)
- 济(54280)
- 经济(53346)
- 理学(45763)
- 理学院(45388)
- 管理学(44930)
- 管理学院(44668)
- 研究(32737)
- 财(30056)
- 中国(29047)
- 京(25744)
- 财经(23811)
- 经(21329)
- 江(20958)
- 商学(17499)
- 财经大学(17395)
- 商学院(17351)
- 科学(17218)
- 经济学(16603)
- 州(16376)
- 北京(16031)
- 所(15986)
- 中心(15167)
- 经济学院(14906)
- 范(13784)
- 经济管理(13769)
- 师范(13705)
- 研究所(13652)
- 基金
- 项目(72834)
- 科学(59358)
- 研究(55175)
- 基金(55165)
- 家(45691)
- 国家(45164)
- 科学基金(41400)
- 社会(37604)
- 社会科(35743)
- 社会科学(35729)
- 基金项目(28789)
- 省(28262)
- 自然(26156)
- 自然科(25557)
- 自然科学(25548)
- 教育(25324)
- 自然科学基金(25164)
- 资助(22588)
- 划(22375)
- 编号(21919)
- 成果(18062)
- 业(17994)
- 创(16754)
- 部(16636)
- 制(15721)
- 国家社会(15482)
- 创新(15471)
- 重点(15423)
- 人文(15418)
- 企(15378)
共检索到198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欧
企业内部举报人因举报行为经常遭受解雇、降职等企业报复行为,迫切需要劳动法提供有效保护。目前我国劳动法对企业内部举报人的保护限于零散规定,存在保护范围窄、缺乏针对性的救济手段、与劳动者忠诚义务有冲突等问题。今后可从增设专门的企业内部举报人保护条款、改进救济与处罚措施、平衡企业内部举报人保护与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关系等方面完善我国劳动法对企业内部举报人的保护。
关键词:
企业内部举报人 劳动法 保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德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 ,具有充分的人事管理自主权。通过制定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调整企业内部劳动关系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应当如何依法制定 ,才能达到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的目的 ,是我国劳动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就企业应当如何依法制定内部劳动规则以及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关系作一探讨 ,以达到规范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制定之目的。
关键词:
劳动关系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印杰 曹家麟 刘道岭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俗称厂规厂法,在用人单位内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颁布实行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特别是对规章制度的内容、制定程序、异议程序及告知程序做了明确规定。本文从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基本涵义入手,分析了劳动规则的性质和合法要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如何依法制定健全的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和如何防范相关风险。
关键词:
劳动规则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劳动者不作分类适用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劳动法的一大缺陷产生于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早期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兴佩
美国科研不端举报人保护各层面立法细密、具体,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联邦机构与科研机构安排专人履行举报人保护职责,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举报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贯穿于科研不端查处各阶段,美国严厉禁止对举报人实施报复性人事行为,高额奖励和补偿也是科研不端举报人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科研不端举报人保护制度还很落后,不仅需要借鉴美国的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更需要从法律理念上实现从功利价值主义向人权保障主义的转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月宾 张照东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有关用人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没有作出解释何种情况属于劳动者"不能胜任",资方常以"末位淘汰""消极怠工""工作失误"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认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此,给劳动争议立法和司法实践带来了挑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能胜任"的界定做一个说明,防止用人单位解除权的滥用给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造成不公。完善"不能胜任"制度对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不能胜任 末位淘汰 消极怠工 工作失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月宾 张照东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有关用人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没有作出解释何种情况属于劳动者"不能胜任",资方常以"末位淘汰""消极怠工""工作失误"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认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此,给劳动争议立法和司法实践带来了挑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能胜任"的界定做一个说明,防止用人单位解除权的滥用给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造成不公。完善"不能胜任"制度对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不能胜任 末位淘汰 消极怠工 工作失误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青斌 张莹莹
原告资格问题是投诉、举报案件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对于投诉人和举报人原告资格的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确立的自身利益标准,还可进一步完善。有必要回归到利害标准的一般判断结构上来,区分履责之诉与撤销之诉,分别确定投诉人和举报人有无原告资格。举报人在撤销之诉和诉请履行查处职责案件中均没有原告资格,在诉请履行奖励、受理和答复职责案件中则一律具有原告资格。投诉人在诉请履行受理和答复职责时恒具有原告资格;在诉请履行查处职责案件和撤销之诉案件中,投诉人的原告资格具有或然性,需要在区分真自益型投诉人与假自益型投诉人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皓
《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新一轮制度调整和规制思路的转变,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临全新的法律环境,以惩罚性解雇为主体的企业惩罚机制成为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调整的新焦点。本文初步探讨了《劳动合同法》框架下,企业应如何在劳动纪律体系中构建惩罚机制.提出应该注意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中主体、程序和内容的三重合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美遐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指,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是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有的国家将其称为雇佣规则、工作规则或从业规则等。在我国,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还被称为厂规厂纪、企业内部奖惩制度、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企业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晖 葛家欣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保护股东利益以外,还负有维护和增进其他市场主体利益的责任。在劳动法的视阙之下,这种责任表现为企业在劳动者就业、工资福利、健康安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等方面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这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成实质正义。但在我国《劳动合同法》适用主体一元化背景之下,社会保障职能过多地配置给雇主,具有不合理性,如对小微型企业就尤为不利。因而,合理的制度设计应参照通行的国际劳工标准,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此外,国家应承担更多的社会保障职能,合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荣军
建筑企业《劳动法》工时规定的思考黄荣军《劳动法》第一次用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的工时制度,标志着我国的工时制度正式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但是,建筑企业如何正确确定《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还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长期以来,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着延长工作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复卫 叶金育
关联企业劳务转让横跨合同法、劳动法与税法。合同法与劳动法首先对劳务转让行为进行评判,而这直接影响税法的评价。劳动者和企业如何知晓税法的态度,税法如何洞穿纳税人的真实动机,折射着纳税人契约自由权与国家课税权的处置。正常交易以其公正和精确的特质担当着合同法、劳动法与税法定分的重任,为劳务转让确立了一个贯通合同法、劳动法与税法的特殊标准。劳务转让场合下,企业和劳动者、企业和企业、纳税人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亟需引入法际整合的全新理念,以其统领合同法、劳动法与税法,使其在宪法价值的指引下,实现法域之间的通力合作,为关联企业间的劳务转让寻求最合适的指引规则。
关键词:
关联企业 劳务转让 劳动法 税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黎秀蓉
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关系的变迁,从而引起劳动法律的变迁,表现为从《劳动法》演变到《劳动合同法》。法律变迁的逻辑是对法律价值———正义和效率的追求和二者的统一,博弈论方法用数学工具阐释并证明了这一逻辑。根据逻辑推演,独立工会与罢工权是下一步法律变迁的方向。
关键词:
劳动关系 L-K博弈 合作均衡 惩罚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明贵
日本经济具有高度对外依赖性的特点,因此,日本企业在推进国际化经营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但由于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和管理内部化的问题,在企业经营彻底的开放性方面缩手缩脚。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日本企业开始检讨过度内部化和封闭性的弊端,并推进企业市场化运营的机制模式,在一些国际性企业内部出现了劳动力市场化的趋势。一、日本企业高管聘任趋向市场化2014年,多家日本知名企业从公司外部聘任社长、董事和CEO等高级职务,由此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