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9)
2023(9556)
2022(7810)
2021(7006)
2020(6067)
2019(13223)
2018(13178)
2017(25395)
2016(13842)
2015(15480)
2014(15520)
2013(15326)
2012(13831)
2011(12261)
2010(12787)
2009(12516)
2008(12914)
2007(12181)
2006(10889)
2005(10364)
作者
(38990)
(32786)
(32499)
(30863)
(21068)
(15379)
(14641)
(12425)
(12257)
(11895)
(11217)
(10923)
(10779)
(10520)
(10287)
(9711)
(9636)
(9538)
(9388)
(9283)
(8214)
(8053)
(7888)
(7634)
(7461)
(7454)
(7297)
(7129)
(6416)
(6356)
学科
(78421)
(74517)
企业(74517)
管理(65904)
(61372)
经济(61254)
业经(26942)
(26841)
方法(23355)
(22143)
(20462)
财务(20440)
财务管理(20416)
企业财务(19342)
(19110)
技术(16306)
农业(16042)
数学(15120)
数学方法(15008)
(14784)
中国(14193)
(14121)
理论(14026)
(13988)
体制(13118)
(12980)
企业经济(12379)
经营(11808)
技术管理(10775)
(9956)
机构
学院(211225)
大学(205279)
(89297)
经济(87612)
管理(85649)
理学(72316)
理学院(71690)
管理学(70981)
管理学院(70572)
研究(61939)
中国(51395)
(48474)
(42079)
财经(37064)
(34610)
科学(33638)
(33271)
(31716)
(30324)
中心(28336)
(27094)
财经大学(26869)
经济学(26638)
业大(26475)
研究所(26330)
北京(26129)
商学(25462)
商学院(25232)
农业(24524)
(24025)
基金
项目(126546)
科学(102131)
研究(98885)
基金(92657)
(77432)
国家(76635)
科学基金(68672)
社会(64981)
社会科(61535)
社会科学(61517)
(51030)
基金项目(48743)
教育(45054)
自然(41789)
自然科(40827)
自然科学(40817)
编号(40617)
(40498)
自然科学基金(40175)
资助(36496)
成果(33689)
(31698)
(31190)
(30122)
(28487)
课题(27837)
重点(27826)
创新(27137)
国家社会(26725)
(26603)
期刊
(111299)
经济(111299)
研究(65808)
(44458)
中国(43560)
管理(38488)
(31898)
科学(25792)
学报(25417)
教育(21424)
农业(21402)
(21218)
金融(21218)
大学(21008)
技术(20526)
财经(20414)
业经(20285)
学学(19924)
(17617)
经济研究(16166)
问题(14299)
财会(13470)
(13271)
技术经济(12523)
现代(11604)
会计(11248)
世界(10776)
(10755)
商业(10575)
经济管理(9887)
共检索到330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敏  
企业信仰包含着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成分,具有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把握前进方向,保证企业平衡发展,促使企业成为"好公民"的作用。本文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关系看手,探讨了企业信仰的形成模型,并提出企业信仰的构建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明  裴劲松  
马克斯·韦伯和卡尔·马克思都认为社会存在三个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经济层面,二是政治、法律的制度层面,三是精神、宗教文化、意识形态层面。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其成长同样也受到三个层面的影响,即企业是在器物层、制度层和信仰层三维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成长。这三个层面在企业成长中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在当今中国,信仰的力量对企业经济增长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东坡  李悦  
青年作为担负着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新一代,其信仰水平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紧密相连。青年信仰教育的常态化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青年成才、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努力提升青年信仰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实效性,积极构建青年信仰教育常态化的环境助推机制、教学创新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以保证青年信仰教育的效果,实现青年信仰教育的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雷  
学者们一般将约束机制分为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两种,这其实未能揭示出不同约束机制的原理差异。本文认为约束机制可以分为三种:外部约束、内部利益约束及内部信仰约束,详细分析了这三种约束机制的运行原理和优缺点,并强调指出内部信仰约束机制具有的四大优势:全过程的监督和约束;约束成本较低;诱导的力量强大、持久;诱导组织公民行为。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员工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齐善鸿  赵良勇  孙继哲  
企业家的道德水平对于当今的社会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文章从企业家道德的分类分析入手,提出了信仰型道德的概念,用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种高端道德形态;在阐释了信仰型道德的涵义及其与非信仰型道德的若干差别之后,还讨论了这种道德对企业家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正面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雷光勇  刘茉  曹雅丽  
文章运用企业家宗教信仰的直接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家的个人宗教信仰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研发型投资,有宗教信仰的企业家偏好于风险相对较小的关系型投资;不同类型的宗教信仰对企业投资偏好具有不同的影响,笃信东方宗教的企业家相对于笃信西方宗教的企业家更加偏好于关系型投资;企业家的宗教信仰对投资偏好的影响因企业家是否具有政治身份而有所不同,相对于有政治身份的企业家,没有政治身份的企业家的宗教信仰会更加显著地正向影响关系型投资,表明政治身份可能会弱化宗教信仰在关系型投资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符正平  
企业集群是一种跨时空的世界现象。本文详细讨论了企业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网络效应在企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企业集群的政策一要坚持看得见的原则 ,二要区分集群的不同成长阶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平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来 ,企业融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融资规模、形式呈现体制性特征 ,说明企业融资机构尚未形成。企业融资机制形成 ,应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进行。存量调整是基础 ,但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增量上的规范性和规律性。正确地认识各种融资形式的特征 ,掌握融资成本与融资结构、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才能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出发 ,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形成最佳资本结构。所有一切都是企业的随机决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立强  
民营企业家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导入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纯粹信仰方面的原因,也有实际效用方面的考虑。其具体形式体现在企业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四个层面,其深层机制则是在四个层面上的协同。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助于民营企业构建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则会加重企业主个人色彩过于浓厚这一民营企业文化的通病,应审慎对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作渺  杨惠婷  王建文  
信仰是对理论的高度信服,从而成为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国有企业高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做事准则,对企业绩效会产生积极影响。国有企业高管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为企业家精神,外化为企业文化。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完全中介作用而影响企业绩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晖  张勇  
读书(儒家典籍)、考试(科举考试)、做官(求取功名)是古代中国民间的教育信仰。这种信仰发轫于先秦,成形于汉唐,历经宋明清而最终确立。它植根于民族心理,型塑着国民性。独特的教育诉求在古代统治者文化专断和世人对文化资本的追求中发生发展,逐步形成了国人"自我中心"的世界观、"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对中国人独具特色的国民性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辛杰  李波  
企业家的信仰决定了其所经营事业和人生的深层价值观和终极取向,文章在诠释信仰和企业家信仰的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家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与群体解构,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家信仰可以被分为三大类因子:神明敬畏、无对开放、利他超越,五类群体:利他超越型企业家、开放践行型企业家、信仰缺失型企业家、神灵体验型企业家、包容敬畏型企业家,企业家群体的某些类型变量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中国企业家群体需培育高度的信仰自觉,在更大的时空内与这个时代同于情,企业家信仰应与企业家所经营的事业和管理行为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建军  
信仰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和人类精神的巨大力量,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信仰既弥散性存在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全领域,又集中存在于社会精神文化领域,构成价值观的核心和依据。信仰具有重要的社会维系功能,对社会稳定与和谐起着重要纽带作用;信仰具有重要的社会推动功能,在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中起着重要动力作用;信仰具有重要的时代塑造功能,使有信仰的时代成为光辉灿烂的时代;信仰具有重要的文明涵养功能,在文明形态的形成与兴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