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0)
2023(15589)
2022(13250)
2021(12206)
2020(10426)
2019(23491)
2018(23274)
2017(45132)
2016(24308)
2015(27432)
2014(27204)
2013(27258)
2012(25278)
2011(22703)
2010(23019)
2009(21648)
2008(21421)
2007(19406)
2006(17516)
2005(16023)
作者
(71475)
(59252)
(59221)
(56246)
(38150)
(28215)
(26745)
(23172)
(22601)
(21509)
(20263)
(20110)
(19322)
(19040)
(18294)
(18085)
(17632)
(17083)
(17038)
(17010)
(14923)
(14645)
(14222)
(13734)
(13254)
(13217)
(13199)
(12991)
(11847)
(11611)
学科
(123641)
经济(123506)
(94707)
管理(87208)
(85951)
企业(85951)
方法(48531)
数学(38296)
数学方法(37953)
业经(34554)
(32226)
(31488)
中国(26686)
地方(25043)
(23653)
(23281)
财务(23214)
财务管理(23186)
农业(22502)
企业财务(21969)
理论(21444)
(21301)
技术(20590)
(20367)
(18074)
(18013)
(17231)
贸易(17217)
(17051)
(16599)
机构
学院(366203)
大学(364971)
(156187)
经济(153117)
管理(148521)
理学(127089)
理学院(125770)
管理学(124036)
管理学院(123356)
研究(118716)
中国(90631)
(77532)
(72182)
科学(70627)
(59518)
财经(57482)
(55333)
(55174)
研究所(53470)
中心(52271)
(51985)
业大(50094)
北京(49157)
(46912)
经济学(46895)
师范(46581)
(44351)
农业(42845)
财经大学(42192)
(42083)
基金
项目(234749)
科学(186213)
研究(175977)
基金(171226)
(146591)
国家(145237)
科学基金(126823)
社会(113125)
社会科(107170)
社会科学(107141)
(91593)
基金项目(90708)
自然(80440)
教育(79603)
自然科(78568)
自然科学(78552)
自然科学基金(77206)
(75192)
编号(71864)
资助(69992)
成果(58377)
(51890)
重点(51504)
(50339)
(50289)
课题(48511)
创新(46288)
国家社会(46264)
教育部(45172)
人文(45041)
期刊
(185643)
经济(185643)
研究(115217)
中国(65977)
管理(60198)
(58780)
学报(52323)
(51321)
科学(49928)
大学(40356)
学学(37932)
教育(37867)
农业(35342)
技术(33475)
(31281)
金融(31281)
财经(30681)
业经(30071)
经济研究(28917)
(26456)
问题(23793)
技术经济(21758)
(19741)
图书(18555)
现代(18406)
理论(17605)
商业(17234)
世界(17103)
(16734)
科技(16424)
共检索到553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碚  
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底基是关于“人”的行为假设,这一假设基于关于人的价值伦理和工具理性的观察视角和理论认识。企业是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态,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经济功能,对于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促进就业、技术创新、创造财富具有巨大贡献;同时,企业也有缺陷和不足,也会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作用和影响。企业的行为不仅受经济理性驱使,也受制度和文化因素的支配。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企业的组织行为就具有了目标取向的可选择性。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企业自由。企业不仅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将一定的社会利益目标嵌入企业的组织行为中,而且可以设立和发展社会型企业,这样的企业会将社会利益目标置于企业的自利性经济目标之上,以实现更高的意愿满足。企业追求社会价值的意愿,将超越利己目标而成为更强劲的行为驱动力。新时代,企业的行为取向和社会价值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行为的“理性”涵义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企业何为”已经成为越来越受经济学家和经济实践者(企业家)深度关切的社会议题和认识省悟,它决定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终极意义和价值:超越工具理性,增强意愿追求的能力,在达成意愿的过程中实现满足感和幸福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勇  
新政治经济学极大地拓展了我国公共企业改革视界,其若干理论范式给予后者许多有益启示:由公共选择理论及其活化的新公共管理,可谨慎借鉴其民营化理念及做法运用于我国公共企业改革;由产权理论可领悟我国公共企业改革之关键乃是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包括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由委托代理理论可获知应建立对我国公共企业代理人员之良好激励机制;由制度变迁理论可体认我国公共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凸显建构和实施有效产权制度、领导建设公共责任导向的公共企业非正式约束等制度供给职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王玥蕊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效能的必然选择,而构建数字资产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操作。通过对数字资产进行系统性论述,提出数字资产是数据生产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观点,并基于此分析数字资产的特征与构建过程。随后,具体探讨了数字资产如何作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而揭示了数字资产构建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策,也是实现经济循环畅通的实然之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志  
大中型国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说,大中型国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因此,对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思考与探讨不是短期的、应急的、改革意义上的,而是长远的、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大中型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力求根本改革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 一、社会主义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回声什么是社会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即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玲  陈新国  
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秩序,没有信用市场经济主体的产权就得不到保障。良好的信用是企业与利害关系人之间相互信任、协同合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竞争优势所在。现代企业必须顺应信用经济发展的要求,以良好的信用理念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伟  张力美  
政府对垄断性国有企业的管制政策是受投资者和消费者两大利益集团共同影响的结果。在我国现有的体制环境下,二者的政治影响力是不平衡的,投资者集团具有更大的优势,其利益一般得到较多的照顾。如果企业没有上市,国有产权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必须顾及消费者的利益,政策的扭曲就不会太大。而企业一旦上市,政府所承担的公共责任就会因企业产权的非国有化而减轻,企业的垄断地位就会得到强化。因此,垄断性国有企业上市应缓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可斌  
公司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多元化经营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已有的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多元化会直接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但也能使企业面临风险减少。但这一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时存在着明显悖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结合中国企业改革政治环境背景与治理结构环境背景、充分考虑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因素的基于政治经济学的企业多元化理论框架,借此较好地解释中国企业的多元化行为。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在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中,政府偏好变迁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选择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荻  黎贵才  
透过创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国有企业的体制有可能具有促进动态规模效益的相对效率特性。国有企业始终是中国追求以创新体制为基础的发展道路所能凭借的基本力量,而是否走上这条道路却又是国有企业走向消亡抑或新生的关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文章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家族企业究竟采用关系型治理还是采用规则型治理取决于其对两种治理模式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市场作用和地方政府作用会对这种权衡产生影响。我们在理论模型基础上的比较分析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地方政府的作用会使得家族企业在治理模式上更容易倾向于选择关系型治理,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地方政府的作用会使得家族企业在治理模式上更容易倾向于选择规则型治理,这反映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政治经济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颖  岳永  房路生  
本文从理论角度讨论了以往对中小企业发展认识及其出现分歧的基本原因。模型分析表明,即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只要准入政策不存在障碍,当企业个数增加时,垄断市场的效率也会趋近于一般均衡。以往的企业政策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激励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鲁政委  李晓玲  
与经典资本结构理论的结论不同 ,我国国有企业的融资次序恰好是倒序的。这一现象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学内涵 ,本质上它是由国家追求义理性的最大化 ,缓解财政压力的行为所内生决定的。因此 ,单纯从西方主流理论出发 ,不考虑我国转轨经济的背景对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和由此而引致的治理结构所进行的分析 ,是不得要领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渡边雅男  高晨曦  
按照马克思的服务观,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使用的"本来的服务"与现代"服务"业贩卖的"服务"商品是两个概念。马克思所指出的"本来的服务"是消费使用价值时产生的有用效果,而现代"服务"业贩卖的"商品"实际上是服务的提供,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服务资本家将自己所有的消费手段和服务工人的劳动力的使用权租赁给消费者,并收取租金。服务提供的这种资本主义形式就是现代"服务"业,它的组成要素包括土地、固定资本、追加劳动(服务劳动)等,这决定了这些"服务"业的非生产性质及其政治经济学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江海  
本文认为 ,评价是一种对象性实践活动 ,在企业行为的评价标准方面 ,企业行为的评价应当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社会性的辩证统一。在三维评价标准的辩证关系方面 ,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系 ,缺少哪一维进行企业行为的评价都是不全面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顶  陈诗阳  
现有文献对于国际贸易摩擦的研究大多从国家层面开展,但国家间摩擦的背后实际是企业的行为和利益在起作用和影响着政府的贸易政策选择,所以,从微观企业角度解析贸易摩擦更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价值,也是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本文通过扩展一个政治经济模型框架,引入企业行为变量,剖析了企业行为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过程和机理以及影响摩擦发生的因素,并由此给出对于企业和政府解决贸易摩擦的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整体,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要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和运用。按照辩证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地针锋相对地提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所作出的重大的战略抉择。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性在于其人民性,我们认为,要实现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国有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