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6)
2023(8884)
2022(6882)
2021(6637)
2020(5429)
2019(12218)
2018(12058)
2017(20578)
2016(12722)
2015(14346)
2014(14852)
2013(13575)
2012(12352)
2011(11242)
2010(11757)
2009(10913)
2008(11167)
2007(10555)
2006(9495)
2005(8923)
作者
(34787)
(29033)
(28678)
(27228)
(18458)
(13732)
(13269)
(11345)
(11265)
(10615)
(9874)
(9695)
(9677)
(9343)
(9093)
(8783)
(8700)
(8696)
(8632)
(8103)
(7486)
(7355)
(6893)
(6875)
(6779)
(6687)
(6374)
(6306)
(5962)
(5777)
学科
(66790)
企业(66790)
(60907)
管理(54226)
(41640)
经济(41559)
(21761)
教育(21018)
业经(19062)
理论(17569)
(17423)
财务(17395)
财务管理(17383)
方法(16997)
中国(16536)
企业财务(16493)
技术(15057)
(12871)
企业经济(11907)
(11674)
(11356)
(11275)
(10771)
(10622)
经营(10468)
技术管理(9918)
数学(9243)
体制(9198)
数学方法(9116)
决策(8597)
机构
大学(179547)
学院(179185)
管理(64926)
(61579)
经济(59922)
研究(58042)
理学(54461)
理学院(53758)
管理学(52874)
管理学院(52473)
中国(40080)
(39955)
(34595)
科学(33350)
(32512)
教育(32405)
师范(32291)
(31500)
(29160)
财经(26389)
师范大学(26016)
北京(25990)
研究所(25927)
技术(25020)
中心(24721)
(24267)
(23686)
职业(23011)
(21946)
业大(21322)
基金
项目(105418)
研究(86494)
科学(85638)
基金(72816)
(61453)
国家(60595)
科学基金(52970)
社会(52160)
教育(48970)
社会科(48877)
社会科学(48861)
(44255)
编号(38327)
(38094)
基金项目(37121)
成果(34060)
自然(32494)
自然科(31817)
自然科学(31806)
自然科学基金(31299)
课题(30404)
资助(28738)
(25091)
重点(24836)
(24808)
项目编号(24524)
(24085)
规划(23476)
(23388)
(22842)
期刊
(77940)
经济(77940)
研究(63680)
教育(56976)
中国(47883)
(33592)
管理(31011)
学报(25084)
科学(23198)
技术(23110)
大学(20583)
(18826)
学学(17738)
职业(16506)
财经(15357)
(13362)
(13173)
金融(13173)
业经(12985)
农业(12124)
经济研究(11121)
技术教育(11069)
职业技术(11069)
职业技术教育(11069)
财会(10566)
(10426)
论坛(10426)
技术经济(9442)
会计(9174)
问题(9086)
共检索到291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鸿  赵昕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属性、特征、运行机制等所决定的。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同时,企业具有成为举办职业教育主体的内在动力。企业独立举办职业院校,或作为参与主体参与校企合作、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以从实质上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提高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竞争力。政府作为宏观指导与调控者,应加强法律和政策机制建设,为企业发挥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彬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类型教育的主要特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社会参与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定位的主要特征,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本文梳理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历史脉络,分析了当前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对如何破解提出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世平   侯杰   曾全胜  
企业在产业导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指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背景下,企业把产业导师作为自身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向合作职业院校推荐产业导师,参与产业导师队伍的建设、管理与考核,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导师认真履职,以体现其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企业之所以能成为产业导师队伍建设的主体,不仅是企业办学主体作用的本质要求,更是产业导师的角色定位使然。受职业教育内部和外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产业导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也未得到充分发挥。若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导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创新彰显企业主体作用的机制,加快完善产业导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政策,校企协同履职推进产业导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红磊  曹晔  
天津市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文章通过对天津市行业企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进行调研,分别从行业企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专业设置与行业相关性、与天津市三大产业发展适应性等角度分析了天津市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情况,旨在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鸿  
企业作为重要的办学主体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属性、特征、运行机制等决定的。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同时,企业具有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企业独立举办职业院校,或作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提高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竞争力。而政府作为统筹管理者,应加强法律和政策机制建设,为推动企业参与和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旭东  李聪慧  
近代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起步于清朝洋务运动时期,企业作为办学主体既培养了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也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不断成熟完善。开滦矿务总局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先驱,率先开启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生产技术的内部需求、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外来企业管理文化和教育管理制度的引进,加速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书印  孙诚  谭伟  张善勇  
产教深度融合主要存在三大困境,即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机问题,产教持续深度融合的路径和长效机制问题。以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的案例来解构产教融合的三大困境:企业参与的动机在于人才和知识产权;产教融合的路径在于重构对接产业链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建立产教融合的资源共享体系和责任共担机制,建立产教知识联盟和实践共同体,形成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企业主导、产教联动发展、资源共享和责任共担的产教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廷奇   梁佳露  
相较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最为深入、最有效的校企共生模式。鉴于职业教育跨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及其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要求,共生理论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适切性。但在实践层面,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数量仍远低于政府办学数量,产教融合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其根源在于职业院校法人制度、产权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供给相对滞后,未能合理分担企业办学成本和保障企业办学收益。为推动企业成为职业教育“举办者”以及实现校企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关键是要以平等原则重构法人分类体系,以对称原则完善产权制度、以可操作原则细化经费保障制度,破解当前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山艳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和培训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技能供求矛盾,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有利于提高制造业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目前,职业学校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发挥受到外部政策以及内部招生模式、学分管理以及课程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应在这几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继续开展短期职业培训的同时,充分发挥其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学历职业教育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瑞梨  邝国良  刘灿亮  
广东省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其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危机。政府适时提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各项政策,投资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部分地区前期的巨大投资收效甚微。文章将针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详细分析原因,说明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淳  李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就要加速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精准激发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人翁意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龚志军  杨峥嵘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最前沿、最基层的经济体,人们往往只重视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的主体性,却忽视了其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体性,导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基于德国企业在自主保护知识产权的经验,提出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煊懿  
创新链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而中小企业是创新链中最活跃的主体。由于发展方式、技术积累、商业模式等方面差异,中小企业切入创新链的模式多种多样。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大企业及中小企业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加快创新链发展的氛围。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作用,应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健全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战勇  
在论述国有企业改革时,区分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公有制主体作用,认为公有制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较发达的生产力和较合适的实现形式两个条件;经历发展生产力和寻找实现形式两个过程;处理好公有制内部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有制主体量与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三种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陈劲  张永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各方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本期以"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与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为主题,由改革传媒发行人、编辑总监王佳宁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劲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永伟研究员分别就"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科技创新中的企业主体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