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8)
2023(13565)
2022(11289)
2021(10353)
2020(9154)
2019(20973)
2018(20886)
2017(40413)
2016(21852)
2015(24669)
2014(24659)
2013(24509)
2012(22311)
2011(19840)
2010(19857)
2009(18805)
2008(18999)
2007(17350)
2006(14705)
2005(13265)
作者
(62181)
(52359)
(52214)
(49714)
(33398)
(25109)
(23784)
(20396)
(19688)
(18671)
(17744)
(17589)
(16625)
(16391)
(16199)
(16112)
(15832)
(15548)
(15160)
(15062)
(12996)
(12821)
(12723)
(12139)
(11814)
(11776)
(11681)
(11592)
(10495)
(10370)
学科
(98962)
经济(98851)
(93019)
(84129)
企业(84129)
管理(79763)
方法(48409)
数学(39284)
数学方法(38810)
(32544)
业经(30433)
(30338)
(24457)
财务(24408)
财务管理(24370)
企业财务(23119)
中国(21643)
农业(21426)
技术(19369)
(19117)
理论(17961)
(17559)
(17009)
贸易(17003)
(16514)
(16351)
(16268)
(15939)
地方(15872)
(14288)
机构
学院(323496)
大学(318843)
(135651)
经济(133088)
管理(132043)
理学(113737)
理学院(112654)
管理学(110946)
管理学院(110327)
研究(96376)
中国(76378)
(65260)
(64611)
科学(57657)
(52993)
财经(51689)
(49414)
(47717)
(46786)
中心(46310)
业大(46247)
研究所(42860)
农业(41701)
经济学(41023)
北京(40110)
(38885)
(38885)
师范(38523)
财经大学(38032)
经济学院(37247)
基金
项目(209968)
科学(167408)
研究(154605)
基金(154304)
(132312)
国家(131120)
科学基金(115288)
社会(99509)
社会科(94448)
社会科学(94421)
(83495)
基金项目(81982)
自然(74802)
自然科(73104)
自然科学(73084)
自然科学基金(71831)
教育(71695)
(68613)
资助(62826)
编号(62749)
成果(49615)
(47069)
重点(46613)
(46252)
(44536)
(42875)
创新(42498)
课题(42071)
国家社会(41055)
教育部(40914)
期刊
(149728)
经济(149728)
研究(90570)
(56532)
中国(56011)
管理(51734)
(48596)
学报(45553)
科学(43333)
大学(35552)
学学(33771)
农业(33040)
技术(31770)
教育(28901)
(27236)
金融(27236)
财经(27132)
业经(26631)
(23347)
经济研究(22836)
问题(20344)
(19983)
技术经济(19167)
财会(17603)
统计(16362)
商业(15726)
现代(15540)
(15441)
(15349)
(15309)
共检索到470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贺德华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已确认未实现利得与损失分别列报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使得企业业绩信息缺乏完整性、清晰性和及时性,也不符合国际财务报告改革的大趋势。改进的思路可以从理论准备和报表设计两个层面进行。从理论准备层面进行则要深化对企业业绩报告要素分类的研究和强化对企业业绩报告会计要素确认原则的研究;从报表设计层面进行则包括:一是通过补充揭示财务业绩信息、构成新的业绩报告体系,将传统利润扩充为"收益与全面收益表",使业绩报表报告企业的全面收益。二是以"实现"为标准,将收益划分为已实现利润和未实现其他全面收益两部分;将已实现利润划分为常规业务的经营利润和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偶发性业务形成的非常利得和损...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葛家澍  
"实现"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收入实现(因出售商品或劳务而形成的现金流入)的基本标准。在对企业收入实现计量及收入确认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后发现,财务会计中存在确认收入的三个"实现"概念,即已实现、可实现和未实现。已实现是已获得的现金净流入,可实现是有望在确定期间内按确定金额获得的现金净流入,未实现是期望获得的未来的现金净流入。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璠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申  
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利得与损失并非独立的要素,其原因既在于对概念本质属性认识的模糊,更在于会计要素界定模式的缺陷。根据利得损失不同项目及其与收入费用的差异,要素概念有不同的划分标准,而现行要素界定模式难以解决其定义缺陷。从会计报表目标出发,可基于"市价交易观"建立会计要素界定模式,进而可得出要素定义:利得是指会计主体无对价的经济权利增加或经济责任减少的确定性实现,损失是指会计主体无对价的经济责任增加或者经济权利减少的确定性实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喜英  肖序  
低碳经济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选择,但目前的研究却缺少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问题之间的定量分析。另有研究发现,企业处于积极环境行为的第一个层次,即只要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停留在企业污染治理边际成本和企业污染治理边际收益相等处,企业治理环境就是可以获得收益的,因而,企业有进行降低环境影响的强烈需求。本文运用物质流成本会计(MFCA),从数量与价值角度使企业资源损失定量化,使其损失结构清晰化,因此有利于企业找到损失改善点,促使企业减少资源的初始投入量、提高资源使用率,并降低环境影响。以一个案例进行具体运用,在此基础上,引入外部损害成本原理,通过"资源流内部损失—废弃物外部损害"双重维度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斌  
国有企业改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科学地评价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水平的必要前提。文章选择随机前沿方法 (SFA),以2006-2015年3224个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损失问题进行了测算,进而对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行业、产业的效率损失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确实存在着技术效率损失,中央国有企业损失最严重,地方国有企业次之,最后是民营企业;就行业层面而言,不同行业间的效率损失水平差异比较大,教育业尤为突出;就产业层面而言,所有产业均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柳絮  韩玉启  
一、国有企业资产损失的情况 我国部分国有企业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高,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和隐藏了大量的潜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多年来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多年来,谈到国有企业亏损和资产的损失都往往强调是国家宏观政策变化的影响,实际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混乱造成。其主要表现形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核算方法,权益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重难点问题,尤其是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问题。虽然2017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对相关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相关规定仍无法涵盖各种复杂的情形,而且对未确认投资净损失弥补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未进行明确指引。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在对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详细解读的基础上,从权益法视角出发,结合实例具体探讨收益总额小于或等于损失总额和收益总额大于损失总额两种情况下未确认投资净损失弥补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尝试从会计准则完善、会计人员技能和监管三个方面思考带来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国城  
企业存货损失可以理解为存货权益主体丧失的存货初始成本,包括存货实体性损失、存货跌价损失,以及存货流转中形成的企业损失。本文剖析了各类存货损失影响企业流转税以及所得税的确认计量规制问题,企业存货捐赠给股东以及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存货流转业务,宜确认为企业损失;存货实体性损失确认为非常损失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最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璇  赵明锋  
为弥补〔2014〕14号文印发的第2号准则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存在的不足,财政部进一步修改、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为弥补投资方净损失的会计处理规定,净利润或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投资方后期实现的被增加在了新准则中,但并没有按照类型区分长期股权投资的明细账户,也未就投资方分担其他综合收益和净亏损的顺序及步骤等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明确。本文以准则为切入点,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结合,提出按类型、分步骤对被投资方存在亏损情况下的投资方未确认投资净损失进行会计处理,寻求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青   张峻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非常关心我国国营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惯例如何接勃的问题。就处理企业的应收帐款坏帐损失问题,许多专家和同行早已提出采用“备抵法”,市财政局在“关于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意见”一文中也已明确提到:“企业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鹏  干春晖  李思龙  
融资约束能够带来多大程度产出效率损失,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经典模型——Hsieh and Klenow的模型为基础,结合龚关等提出的规模报酬改变的约束条件,对Hsieh and Klenow的模型进行了改良,将融资约束引入该模型来计算产出效率损失。借鉴Hadlock(2010)和Baker(2003)研究融资约束的SA指标和KZ指标,对其比较分析后得到更适合中国的KZ指标。在此基础上,将KZ指标引入Hsieh and Klenow模型,对不同行业内企业按照融资约束程度分组,推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鹏  干春晖  李思龙  
融资约束能够带来多大程度产出效率损失,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经典模型——Hsieh and Klenow的模型为基础,结合龚关等提出的规模报酬改变的约束条件,对Hsieh and Klenow的模型进行了改良,将融资约束引入该模型来计算产出效率损失。借鉴Hadlock(2010)和Baker(2003)研究融资约束的SA指标和KZ指标,对其比较分析后得到更适合中国的KZ指标。在此基础上,将KZ指标引入Hsieh and Klenow模型,对不同行业内企业按照融资约束程度分组,推导出各行业内部因融资约束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值ρ和总体产出效率损失值。主要有以下结论:(1)发现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从2005年出现恶化,配置效率损失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2)得出了融资约束产生的各行业内部效率损失情况;(3)计算得出2004—2007年间融资约束给我国工业企业带来了32%~38%的总产出效率损失。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沛勣  薛爽  李志刚  
并购业绩承诺是我国并购交易中的一项特有安排,其在并购定价中的作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信号理论,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为样本,将并购总溢价分为未确认净资产价值和已确认净资产溢价两部分,研究并购业绩承诺对这两类溢价影响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并购业绩承诺对两个溢价都有正向影响,且其对被并方未确认净资产价值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已确认净资产溢价的影响。业绩承诺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在于其传递了有关被并方未来业绩的积极信号。当主并方对信号的需求更强(如被并方盈利能力较差或并购为非关联交易)时、或信号本身强度更大(如承诺额为“扣非净利润”而非“净利润”)时,并购业绩承诺对两类溢价影响的差异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主并方为业绩承诺支付溢价的行为是理性的。文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并购定价机制和溢价来源,为实践中通过合理利用业绩承诺提高并购效益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