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3)
2023(3370)
2022(2794)
2021(2450)
2020(2146)
2019(4796)
2018(4811)
2017(9217)
2016(4840)
2015(5674)
2014(5400)
2013(5362)
2012(5071)
2011(4654)
2010(4561)
2009(4447)
2008(4504)
2007(4106)
2006(3777)
2005(3505)
作者
(16825)
(13779)
(13656)
(12944)
(8790)
(6665)
(6275)
(5479)
(5361)
(5153)
(4746)
(4743)
(4512)
(4483)
(4483)
(4236)
(4212)
(4201)
(4153)
(4110)
(3621)
(3437)
(3380)
(3313)
(3190)
(3143)
(3102)
(3087)
(2881)
(2864)
学科
(18353)
经济(18328)
管理(17883)
(15725)
(14557)
企业(14557)
方法(8372)
(7350)
(6698)
数学(6522)
数学方法(6410)
(5843)
财务(5833)
财务管理(5822)
企业财务(5630)
业经(5456)
理论(4709)
信息(4357)
中国(4335)
(3789)
(3722)
(3534)
(3037)
贸易(3036)
产业(3031)
(2958)
技术(2935)
教育(2743)
环境(2697)
工作(2682)
机构
大学(76595)
学院(73773)
管理(27852)
研究(27215)
(25637)
经济(25049)
理学(23483)
理学院(23217)
管理学(22758)
管理学院(22636)
中国(20052)
科学(18708)
(17392)
(15893)
(14851)
研究所(13569)
(12977)
业大(12954)
农业(12917)
中心(12564)
(11777)
北京(10933)
财经(10150)
(9887)
(9656)
师范(9447)
(9436)
(9229)
(9172)
技术(8856)
基金
项目(49951)
科学(38513)
基金(36471)
(33912)
国家(33648)
研究(33470)
科学基金(27814)
社会(20304)
自然(19740)
自然科(19266)
自然科学(19255)
社会科(19037)
社会科学(19030)
自然科学基金(18957)
(18874)
基金项目(18691)
(16923)
资助(15328)
教育(15058)
编号(13846)
成果(12389)
重点(11567)
计划(10584)
(10582)
(10141)
科研(10007)
(9974)
项目编号(9678)
创新(9296)
(9176)
期刊
(27775)
经济(27775)
研究(20100)
学报(17393)
中国(15908)
(13338)
科学(13313)
(12032)
大学(11781)
学学(10861)
管理(10416)
农业(9107)
图书(8986)
教育(7825)
情报(6410)
书馆(6091)
图书馆(6091)
(5437)
技术(5417)
财经(5350)
(5312)
金融(5312)
经济研究(5013)
(4572)
理论(4496)
业大(4429)
会计(4252)
(4212)
实践(4187)
(4187)
共检索到114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建平  
论价值和信息□叶建平目前世界涌起信息潮,人们对信息产业和信息观念等问题十分倾注,但古典理论把信息和价值问题连在一起讨论的只有“信息资源论”。而古典价值理论和古典信息理论,其内部派别林立,充满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而且各种观念又不能融合互通,从而导致了人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永琴  
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理论是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理论界出现了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理论严重背离的倾向,在收入分配领域则弱化了上述二者的理论基础地位。从马克思经济理论形成的渊源上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理论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形成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能较为科学、客观地理解和把握其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我国实现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曼莹  
价值营销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新理念,价值营销要求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应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的,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为社会不断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努力以最低的营销投入提升载体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在创造或传递新价值的过程中,实现顾客价值、社会价值、企业价值、股东价值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对价值营销内涵的界定,有利于企业树立价值营销新理念,构建以价值营销为核心的决策管理体系,对确保企业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超越对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荆淑文  白怀志  
价值营销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顾客让渡价值 ,让顾客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而获得最大的价值。企业必须进一步分析影响顾客让渡价值的因素 ,获取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滕晓梅  
本文认为,没有信息技术的运用,没有企业信息化及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实施,价值链管理就失去了技术支撑,没有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创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了动力。文章提出,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化具有促进性、依存性和联结的经济性。促进性主要表现为促进会计管理理论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优化和以价值增值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变革;依存性主要表现为实现价值链管理目标要依赖于会计信息化技术平台和信息化下的会计实时控制;联结的经济性表现为价值链上各联盟企业的多形式合作、交易成本及核心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降低与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与作为货币储藏的贵金属的价值积累不同,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研究的价值积累是有特定条件的。事实上,除去创造历史文物以及可以长久保存的艺术品或可以炒作的拍卖品的劳动之外,在人类劳动中只有知识劳动创造的价值能够实现这种特定条件下的价值积累。现实社会的相关法律给予具有价值积累性质的知识产权以一定的保护,但法律的保护是有期限的。因此,现实社会中存在一定的有价值没有价格的有用的知识劳动成果,这就是"免费的午餐"。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通过付出一定教育成本费用可以获取必要的"免费的午餐",有力地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为求得经济发展的保障,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必须努力地增加价值积累的厚度和追求价值积累的更高的高度。在当代智能化社会,价值积累必须做到四个方面的到位:一是要保证地球免遭宇宙中小行星的再次撞击;二是不要让人类的天敌——病毒毁掉人类;三是高等教育必须走智能教育改革之路;四是必须大力推进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松龄  
价值理论不应该是一个比较静态的理论。因为使用价值理论的创新,价值理论能够动态化。价值理论的动态化为剩余价值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也为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上,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的价值相一致,不存在剩余价值。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不必然导致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产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小强  蒋喜锋  
道德教育就是价值教育 ,价值和知识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 ,尤其在获得方式上 :知识需反映 ,价值靠理解。传统道德教育以反映的教育理念而使得道德的形式和背景相分离 ,而道德教育关键在于它的背景 ,背景需要理解 ,理解又要在生活中进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倬  
科学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理性水平上的关于价值认识的思想体系,它包括革命理想、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观、科学健康的审美观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容。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青年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始终是这一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但是,由于价值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科学价值观的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杨庆丰  
在经济分析发展史上,价值与分配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不论是强调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传统,还是专注于技术分析的新古典供求传统,不同派别都对这一基础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理论一系列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完全回避了特定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关系所致;相反,古典和马克思经济学则强调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以剩余概念来表述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经济本质。从而表明,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的分析方法,才能够得出对现实问题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伯海  
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内在相等的关系,主要依据有三:一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起同度量系数的作用;二是工资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增长;三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使劳动者的消费构成发生了变化。确认实际价值的存在具有三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捍卫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与一惯性;二是使抽象的价值理论回归现实生活,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应用;三是贯通理论、解除迷津、确保劳动价值理论的永恒真理与光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民鸣  
流通过程中分配剩余价值,不能改变生产中已经耗费的劳动。生产中耗费的劳动满足相应的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流通过程中商品的交换比例满足生产价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是解决价值转形的关键。剩余价值实现与剩余价值分配都属于社会再生产的一部分。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条件下,剩余价值实现与剩余价值分配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不可分。对再生产与价值转形进行全面考察,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云芳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由产业之间、产品之间向价值链分工发展。这种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要素合作、中间产品贸易增大、外包的迅猛发展等。在这种分工格局下,一国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产业、产品上,更多体现在价值链上。各国在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在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中国目前在国际价值链上处于不利地位,自主创新是改变这种不利地位的根本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