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4)
- 2023(6327)
- 2022(5126)
- 2021(4619)
- 2020(3771)
- 2019(8362)
- 2018(8019)
- 2017(15032)
- 2016(7977)
- 2015(8917)
- 2014(8179)
- 2013(8034)
- 2012(7433)
- 2011(6876)
- 2010(6918)
- 2009(6790)
- 2008(6902)
- 2007(6258)
- 2006(5568)
- 2005(5033)
- 学科
- 济(31806)
- 经济(31763)
- 管理(29120)
- 业(27775)
- 企(26164)
- 企业(26164)
- 方法(12918)
- 技术(11645)
- 财(10255)
- 学(9910)
- 数学(9642)
- 数学方法(9492)
- 技术管理(9153)
- 中国(8870)
- 业经(8791)
- 理论(8226)
- 农(6882)
- 制(6807)
- 银(5798)
- 银行(5773)
- 务(5679)
- 财务(5673)
- 财务管理(5660)
- 和(5619)
- 融(5540)
- 金融(5540)
- 行(5532)
- 企业财务(5418)
- 教育(5256)
- 贸(5157)
- 机构
- 大学(119490)
- 学院(117257)
- 济(48155)
- 经济(47222)
- 管理(43844)
- 研究(42548)
- 理学(37740)
- 理学院(37317)
- 管理学(36677)
- 管理学院(36462)
- 中国(31518)
- 科学(26741)
- 京(25895)
- 财(22815)
- 所(21893)
- 农(20343)
- 研究所(19988)
- 江(18165)
- 中心(18077)
- 财经(17707)
- 业大(17596)
- 北京(16374)
- 农业(16231)
- 经(16091)
- 院(15769)
- 经济学(15472)
- 范(15355)
- 师范(15123)
- 州(14313)
- 经济学院(13673)
- 基金
- 项目(78269)
- 科学(62225)
- 基金(57381)
- 研究(55413)
- 家(51898)
- 国家(51453)
- 科学基金(43583)
- 社会(36277)
- 社会科(34234)
- 社会科学(34224)
- 省(30566)
- 基金项目(29385)
- 自然(28407)
- 自然科(27769)
- 自然科学(27755)
- 自然科学基金(27302)
- 划(26432)
- 教育(25178)
- 资助(22725)
- 编号(20684)
- 创(19587)
- 创新(18421)
- 重点(18372)
- 成果(17240)
- 发(17065)
- 部(16928)
- 国家社会(15556)
- 课题(15317)
- 计划(15111)
- 科研(14915)
共检索到17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杨庆丰
在经济分析发展史上,价值与分配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不论是强调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传统,还是专注于技术分析的新古典供求传统,不同派别都对这一基础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理论一系列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完全回避了特定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关系所致;相反,古典和马克思经济学则强调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以剩余概念来表述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经济本质。从而表明,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的分析方法,才能够得出对现实问题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关键词:
价值与分配理论 古典剩余传统 新古典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璐
目前居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的新古典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由于完全排除了特定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框架,从而在与新剑桥学派发起的“剑桥资本争论”中不断以逻辑悖论形式公诸于众;相反,由新剑桥学派所要复兴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才是真正能够联系到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体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姜瑶英
新古典派投资理论姜瑶英1963年,DW乔根森指出,以预想收益为出发点的凯恩斯的投资理论,克拉克提出的以国民所得增加部分为投资诱因的加速度原理型投资理论,以及M卡莱斯基提出的以利润水平为促发因素的利润原理型投资理论,都缺乏明确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由于已经完成或正在经历人口转变的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差异性的广泛存在,我们无论是从古典人口转变论那里,还是从新古典人口转变论那里, 都不能获得一个理想的理论解释。故此,我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修正和完善人口转变 论;二是创立一个全新的理论。本文从古典人口转变论与新古典人口转变论、古典人口转 变与现代人口转变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技术和制度两个因素纳入人口转变研究 的视野,旨在深化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认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达
对古典经济分配理论的分析张向达一、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古典经济学家研究分配问题的方法是建立在对年社会产品划分基础上的。他们对年社会产品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再生产所必要的部分,它包括在生产中工人所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另一部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臣
本文回顾和重新评价了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价值理论,认为不仅古典经济学早期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和重农学派的价值理论是多要素价值论,作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本质上也是要素价值论,只不过该理论认为当生产过程中只有劳动是唯一稀缺要素时,劳动自然就是决定价值的唯一要素,当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从而共同构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稀缺要素时,价值自然就由多要素决定。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单要素劳动价值论,而马尔萨斯和萨伊则继承了斯密的多要素(生产费用)价值论,该理论由后来的马歇尔等人发展成新古典价值论。两种价值理论的分水岭源于对斯密价值理论的不同理解和传承。
关键词:
古典学派 劳动价值论 多要素价值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臣
本文回顾和重新评价了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价值理论,认为不仅古典经济学早期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和重农学派的价值理论是多要素价值论,作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本质上也是要素价值论,只不过该理论认为当生产过程中只有劳动是唯一稀缺要素时,劳动自然就是决定价值的唯一要素,当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从而共同构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稀缺要素时,价值自然就由多要素决定。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单要素劳动价值论,而马尔萨斯和萨伊则继承了斯密的多要素(生产费用)价值论,该理论由后来的马歇尔等人发展成新古典价值论。两种
关键词:
古典学派 劳动价值论 多要素价值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杨庆丰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当是以解释和探索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目的的古典和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而不是由著名“剑桥资本争论”所揭示的在技术关系分析上存在着一系列逻辑悖论、但却仍位居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的新古典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彤 颜鹏飞
现代经济从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人文现象。消费理论作为最直接体现人的利益与个体需要的理论,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而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则被抽象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机械理论,新古典对消费者脱离现实的抽象在行为经济学那里得到矫正,消费理论重新关注社会文化结构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从古典、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消费理论从最初具有浓厚人文精神到对这种精神的背离和回归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现代经济学的主题和核心也转向了对"人及其行为"的关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向国成 钟世虎 谌亭颖 邓明君
本文认为分享经济作为扩展人类分工与合作秩序及方式的新经济模式,极大提高了分工网络生产力,其发生与演进的内在机理是专业化经济与交易成本的矛盾运动。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促进社会分工,提升专业化经济,一旦越过分享经济产生的门槛限制,将孕育出分享经济这一新模式。与新古典经济学比较,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一个更适合于研究分享经济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分享经济 分工 新兴古典 新古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华海镜 金荷仙
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是点醒园林意境的语言文字的载体,而且是独立的审美对象。以欣赏书法为旨的碑林,是继建筑、山水、植物三大造园要素之后的又一重要元素。
关键词:
书法 中国园林 古典园林 美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坤庆 陈亚凌
在古典语境中,教育并未脱离哲学怀抱,它承载着哲学的理想与追求,此时的教育价值观是向外和向上的,知识的传递是帮助人回归精神家园。然而,在现代语境下,随着哲学的剧烈翻转和科技的狂飙突进,教育顺势成为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工具,教育价值观亦由此变成向内和向下的,几乎全是引导人向往物质与功利。就本质而言,当前的教育价值观已经失落了原初意蕴,并深陷困境中难以解脱。因此,有必要重新追溯到古典教育价值观的源头来厘清此问题,从而探讨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古典语境下的教育价值观为人们认识和解决当前教育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 教育哲学 工具性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青
从新古典投资理论出发,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对资本成本的响应程度以及企业投资规模与利润水平的关联程度,笔者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总体上符合新古典经济理论所期望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企业投资行为范式;(2)由于存在较大的资本存量调整成本,新古典经济理论倡导的干预投资的经济政策对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在长期内会发生调节作用,但短期内的作用非常有限。
关键词:
投资行为 利润最大化 资本成本 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明
笔者提出整合技术概念,即所有的工人整合在一起操作生产系统;如果任何一名工人缺失,则生产系统不能运行。如果一种技术严格具有整合技术的性质,那么在到达能使生产系统运行之前,工人的边际产品为零。如果增加一名工人生产系统就可运行,则这名工人的边际产品等于总产品。如果再增加一名工人的边际产品为零,则边际产品曲线退化为一条垂直线。新古典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认为,厂商雇用工人的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但这一理论显然不适合整合技术。因此,要研究在更一般条件下厂商雇用决策的机制。采用整合技术的概念可以对很多经济学的理论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详细研究了Robert E.Hall和DaleW.Jorgenson的新古典投资理论,通过资本品的租赁价格把税收政策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引入投资函数,研究税收政策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边际税率和投资补贴政策,并详述和比较了税收优惠政策如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的异同和各自优缺点,以及世界各国实践的这两种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得出应加大使用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的力度,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形成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