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7)
2023(5541)
2022(4714)
2021(4670)
2020(3743)
2019(8455)
2018(8228)
2017(16286)
2016(9099)
2015(10244)
2014(10384)
2013(10377)
2012(9921)
2011(8848)
2010(9266)
2009(8730)
2008(9134)
2007(8364)
2006(7556)
2005(6977)
作者
(24636)
(20229)
(20176)
(19699)
(13370)
(9609)
(9294)
(7807)
(7756)
(7559)
(6942)
(6882)
(6736)
(6702)
(6623)
(6241)
(6047)
(5996)
(5939)
(5758)
(5368)
(4989)
(4857)
(4800)
(4760)
(4702)
(4520)
(4455)
(4014)
(3998)
学科
管理(33623)
(33200)
经济(33165)
(29313)
(26286)
(25516)
企业(25516)
方法(13350)
财政(12925)
(12584)
财务(12566)
财务管理(12520)
企业财务(11973)
数学(11367)
数学方法(11199)
中国(11085)
(10937)
(10497)
(10429)
(8709)
(7893)
银行(7891)
(7883)
贸易(7879)
(7727)
地方(7453)
(7334)
业经(7268)
(7101)
制度(7100)
机构
学院(129370)
大学(128151)
(55520)
经济(54252)
管理(46793)
研究(43415)
(39737)
理学(38203)
理学院(37838)
中国(37762)
管理学(37320)
管理学院(37064)
(26345)
财经(26272)
(23548)
科学(23000)
(22255)
(22108)
中心(20037)
研究所(18923)
财经大学(18882)
经济学(17371)
北京(17314)
(17284)
(17171)
师范(17096)
(15626)
经济学院(15497)
(15008)
(14791)
基金
项目(69860)
研究(56462)
科学(54772)
基金(49992)
(41161)
国家(40742)
社会(35175)
科学基金(35173)
社会科(33381)
社会科学(33373)
教育(26597)
(26554)
基金项目(24597)
编号(24224)
成果(22593)
(22206)
资助(22175)
自然(20632)
自然科(20094)
自然科学(20091)
自然科学基金(19737)
课题(17462)
(16613)
(16473)
重点(15564)
项目编号(15182)
教育部(14685)
(14517)
(14355)
人文(14271)
期刊
(68838)
经济(68838)
研究(50141)
(37010)
中国(29390)
(22248)
金融(22248)
管理(18220)
教育(16855)
学报(15420)
财经(14924)
(14219)
科学(13865)
(12699)
大学(12651)
学学(11638)
经济研究(11413)
技术(10569)
业经(9565)
(9095)
农业(8955)
问题(8680)
会计(8485)
(8314)
财政(8314)
财会(8135)
国际(7702)
(7249)
理论(6965)
实践(6169)
共检索到222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盛松成  顾铭德  马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东  王晓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友  刘银凤  王家华  
论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刘志友刘银凤王家华近几年来,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逐年扩大,由1981年的40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2486亿元,国债政策在调节社会资金供求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增强,如何正确协调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已成为重要的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武  
我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中央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满足了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货币需求。但是,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制度建设滞后,金融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和完善等原因,我国的国债市场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江西财经大学严武教授分析了我国国债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发展国债市场是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我国应从确定适度国债规模、合理运用国债资金、深化国债的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入手来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以更好地发挥国债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经绫  周小付  
传统的宏观政策协调理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而政府债务政策长期处于附属和工具的地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这导致了政府负债决策的政治化和货币政策的不可信。笔者认为,应当把政府债务政策置于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地位。在政策工具上,设立独立的债务政策目标和工具;在政策协调的框架上,以主权资产负债表管理为框架促进政策之间的合作;在体制方面,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政府债务政策的松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经绫 周小付  
传统的宏观政策协调理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而政府债务政策长期处于附属和工具的地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这导致了政府负债决策的政治化和货币政策的不可信.笔者认为,应当把政府债务政策置于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地位.在政策工具上,设立独立的债务政策目标和工具;在政策协调的框架上,以主权资产负债表管理为框架促进政策之间的合作;在体制方面,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政府债务政策的松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小惠  
1998年以来,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增加投入、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重大决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华  
国债政策的独立性及其与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李新华一、建立相对独立国债政策的意义1981年,我国正式恢复国债发行,至今已16个年头。由于国债资金的收支一直纳入财政收支体系,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国债政策,而是包含在财政政策之中,造成国债政策在宏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东  王晓悦  
中央银行买卖公债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即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实施渠道 ,也是公债之于经济增长稳定性效应的体现 ,但能否真正起到作用 ,尚取决于一系列条件 ,最主要的是公债市场要有足够的发展、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间的配合以及公债的特性。如果条件具备 ,公开市场业务除了能够发挥微调作用外 ,也是公债货币化的一种途径。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同时协调扩张 ,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 ,促使公债货币化 ,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予以更有效的连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馨  
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干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对于克服经济自发运行的缺陷,保持和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有效运行,都是必不可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是政府凭以干预经济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这样,中西政府在干预宏观经济时,无不存在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由于双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双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种种不同。本文试图对这些不同及其成因作一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  
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于海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增减信贷规模、增减社会现金供应及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春琦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近两年争论较多的问题,人们对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解大都是从货币政策自身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分析的。事实上,货币政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变化,因此,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要根据其它政策是否配合才能作出合理性判断。笔者认为,必须建立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搭配的协调机制,以及必须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和"时点"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