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3)
2023(9452)
2022(8016)
2021(7233)
2020(5735)
2019(13045)
2018(13007)
2017(24552)
2016(13110)
2015(14717)
2014(14747)
2013(14915)
2012(14431)
2011(13431)
2010(13842)
2009(12907)
2008(12479)
2007(11360)
2006(10727)
2005(10121)
作者
(38983)
(32552)
(32494)
(30797)
(20960)
(15571)
(14684)
(12531)
(12366)
(11786)
(11365)
(10895)
(10819)
(10539)
(10103)
(9919)
(9544)
(9396)
(9308)
(9085)
(8583)
(8035)
(7821)
(7770)
(7447)
(7382)
(7157)
(7076)
(6574)
(6422)
学科
(79246)
经济(79182)
管理(33215)
(30969)
地方(26111)
(22877)
企业(22877)
中国(22255)
方法(19684)
(18530)
业经(16945)
数学(16217)
数学方法(16109)
地方经济(15804)
(14568)
农业(13098)
(12071)
(11982)
金融(11979)
(11933)
(11282)
(11234)
银行(11225)
(11003)
环境(10950)
(10442)
贸易(10430)
理论(10015)
(9876)
(9842)
机构
学院(197308)
大学(196174)
(89277)
经济(87409)
研究(76018)
管理(67404)
中国(58266)
理学(55309)
理学院(54505)
管理学(53761)
管理学院(53354)
科学(43707)
(43676)
(40419)
(38974)
研究所(34592)
中心(33331)
(32603)
财经(30730)
(30686)
师范(30477)
(29844)
北京(28655)
经济学(28174)
(27474)
(26851)
(26598)
经济学院(24782)
师范大学(24560)
业大(24310)
基金
项目(116239)
科学(90973)
研究(90529)
基金(81089)
(69190)
国家(68489)
社会(58153)
科学基金(57794)
社会科(54976)
社会科学(54963)
(46744)
基金项目(42357)
教育(40520)
(38629)
编号(37202)
自然(33337)
资助(32477)
自然科(32444)
自然科学(32437)
(32208)
成果(31903)
自然科学基金(31813)
课题(27629)
发展(26708)
重点(26517)
(26265)
(25088)
国家社会(23792)
(23579)
(22660)
期刊
(120239)
经济(120239)
研究(71702)
中国(47520)
(31126)
(29288)
管理(27822)
学报(26822)
科学(26463)
教育(26207)
(22261)
金融(22261)
大学(20805)
农业(19869)
经济研究(19195)
学学(19065)
技术(18757)
业经(18593)
财经(17038)
问题(15673)
(14965)
(11691)
技术经济(11305)
世界(11228)
图书(10889)
国际(10512)
(10443)
(9969)
现代(9951)
经济问题(9893)
共检索到334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修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要真正使这一变革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明确"基本导向"问题。从理论、现实的角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是我国经济方式转变的根本指导理念。它是摆脱"GDP中心主义"惯性运作的理性选择;从未来趋势分析,则是适应中国现阶段人的需求发生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以人的发展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在需求结构方面,重在提高"居民消费率";在产业结构方面,重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重在实现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重在寻求"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欢进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在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今天,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以什么为导向和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更是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刻反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常修泽教授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中指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应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构建环境产权制度和促进政府转型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体制支撑。有鉴于此,本期根据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在美国经济萎缩带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基础工业优化升级、善用已有财力、重提西部大开发等角度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银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实现这个转变需要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一是通过知识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传播,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意味着,大学无论是在科学发展还是在社会和谐中都起着重大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职业院校紧密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方式有哪些转变,必须在遵守职业教育规律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转变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方式,以求更好地坚持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经济和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技能人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2010年12月18-19日,全国第十四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湖北经济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扩大居民消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发言与论文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新华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国内经济发展条件变化的客观要求,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线之所以要由经济结构调整转换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原因主要在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面临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制度和观念等方面的困难。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深化改革、维持稳定与方式转变的关系,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捷  龚新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构建指标体系测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有助于明确转变的阻力和动力,进而确定转变路径。本文建立以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框架的指数评价体系,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文简称兵团)为例,测评了2004-2011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研究发现发展动力尤其是消费动力不足、资源环境制约、城乡协调程度低是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阻力,金融危机后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伯钧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昌智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我国当前的发展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经济调整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企业转型发展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和根本保证,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从企业方面看,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转型;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全球竞争;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用管理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政府方面看,要创造有利于企业形成稳定预期和长期行为的政策环境;打破行业垄断,鼓励竞争,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和富有激励性的市场环境;调整产业政策,既进一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捷  龚新蜀  
基于2000~2011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现代化、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促进消费率增长,房地产规模显著阻碍消费率提高;农业现代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促进作用,"三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存在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