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1)
- 2023(8240)
- 2022(6977)
- 2021(6208)
- 2020(4823)
- 2019(10803)
- 2018(10689)
- 2017(19811)
- 2016(10647)
- 2015(11951)
- 2014(12141)
- 2013(12215)
- 2012(12123)
- 2011(11640)
- 2010(12147)
- 2009(11453)
- 2008(11168)
- 2007(10339)
- 2006(9919)
- 2005(9515)
- 学科
- 济(72107)
- 经济(72055)
- 管理(26471)
- 业(24403)
- 地方(23659)
- 中国(20949)
- 企(17713)
- 企业(17713)
- 方法(17100)
- 学(15359)
- 地方经济(15291)
- 农(15218)
- 业经(14954)
- 数学(13877)
- 数学方法(13796)
- 融(11411)
- 金融(11410)
- 发(11303)
- 农业(10867)
- 银(10577)
- 银行(10565)
- 行(10414)
- 制(10335)
- 环境(9604)
- 财(9165)
- 贸(9160)
- 贸易(9147)
- 理论(9113)
- 和(8712)
- 易(8661)
- 机构
- 大学(170107)
- 学院(170041)
- 济(79759)
- 经济(78168)
- 研究(68762)
- 管理(56181)
- 中国(51870)
- 理学(45332)
- 理学院(44689)
- 管理学(44074)
- 管理学院(43724)
- 科学(39417)
- 京(37671)
- 所(36102)
- 财(35899)
- 研究所(32056)
- 中心(29005)
- 江(28468)
- 财经(27176)
- 范(27067)
- 师范(26866)
- 农(25915)
- 经济学(25797)
- 北京(25085)
- 经(24300)
- 院(23841)
- 州(23119)
- 经济学院(22645)
- 师范大学(21594)
- 科学院(20960)
- 基金
- 项目(96050)
- 科学(74919)
- 研究(74813)
- 基金(66757)
- 家(57075)
- 国家(56510)
- 社会(48803)
- 科学基金(47012)
- 社会科(46231)
- 社会科学(46221)
- 省(38458)
- 基金项目(33807)
- 教育(33460)
- 划(31648)
- 编号(30051)
- 发(28264)
- 资助(27365)
- 成果(26765)
- 自然(25878)
- 自然科(25170)
- 自然科学(25165)
- 自然科学基金(24698)
- 发展(23617)
- 展(23219)
- 课题(22942)
- 重点(22388)
- 部(20836)
- 国家社会(20250)
- 创(19198)
- 性(18946)
共检索到295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以及各国政府对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新时期里,经济要以人为目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经济学家要正视经济学理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现实经济发展的事实,研究现实需要与人类对全面发展的追求、研究现实经济运行的规律,认识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矛盾,以社会规定、资本和劳动"三位一体"的现实经济为基础,确立包含人的全面发展规定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弥补经济学理论的缺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景北
现代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虽然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但对它的定义或者界定仍然众说纷云。具体地说,发展经济学面临的定义问题是: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发展经济学怎样才能与其它经济学科区别开来?显然,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经济学就不能成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40多年前,当发展经济学诞生的时候,凯恩斯革命的影响正处于巅峰:萨谬尔逊的“经济学”教科书征服了西方各大学的经济系;美国和英国通过了就业法案;经济周期经过凯恩斯主义的救治也似乎消失了。凯恩斯革命对战后第一代发展经济学家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崇台
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系统地从国外引进以来,在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发展经济学一些基本术语如增长点、发展极、二元结构以及农业剩余劳动等等,不仅为学术界普遍接受,而且成为广大人士口头中常用的名词。不少经济学家还以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式联系中国实际作出研究并取得了成果。但是,对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外学术界看来尚未得到正确的共识:(1)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经济发展思想与当代发展经济学有何关系。(2)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发展经济学究竟属于何种基本思路。(3)发展经济学究竟是否已陷入“贫困”、甚至已走向“衰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苏丽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亚洲一些国家吸取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经济取得了显著增长。而与此同时,其它一些国家的经济却增长缓慢,甚至陷入经济滞胀和衰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人们对发达工业国家所信奉的新古典范式产生质疑。文章梳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和稳定发展方面的不同经历,并对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层次解读,为"新结构主义"发展理论提供了支持。文章还探讨了增长与减贫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应树立更广泛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 反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熙保
虽然所有国家都需要发展,但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虽然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但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创立起来的。这些经济学家受西方正统经济学熏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爱君
发展经济学逻辑体系的松散使得这门学科在面对发展中国家现实和理论发展时,必须对其方法的何去何从作出选择。本文从发展经济学方法的古典基础、建立与发展以及新趋势等几个方面,对发展经济学方法论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未来的发展经济学方法需要打破传统经济学界限,并考察历史、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制度等。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方法论 发展中国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崇正
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介绍中国关于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状况:一是中国古代有关人的发展经济思想的渊源;二是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文章指出,需要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者来研究人的发展经济学、早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经济学,从而为在这一领域紧跟国际学术的前沿和进入国际上"人的发展经济学"学术研究的前列、为人的发展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人的发展经济学 思想渊源 研究现状 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颖
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界 ,结构主义思路历来被当做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新古典学派的主要论敌来看待。这一思路反对以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为分析背景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传统 ,主张创立一种新的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理论思路。本文对这一思路的理论框架做了述评 ,所侧重的时段为战后初期 ;分析了这一思路近年来对发展经济学的新进展所施加的影响。本文中的“思路 (approach)”一词被表述为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一种理论范式 (paradigm) ,包括基本理论要素、假设系统及分析方法。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结构主义 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宗胜
论发展经济学的现状与趋势●陈宗胜●本文作者在对目前国内外发展经济学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考察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理论界关于发展经济学认识上的一些观点阐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需要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也需要中国,研究发展是中国经济学界可能对世界经济学理论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书堂 刘占年
一、历史性的机遇和理论上的困境 改革开放十六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发展状况令世人瞩目,并正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的趋势使市场经济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经济的精细化和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以东亚经济重心地位的确立为主要标志的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文平
20世纪 70、80年代以来 ,由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失败 ,发展经济学家便将注意力投向对发展中国家农民行为的研究 ,以图建立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于是 ,农民经济学应运而生。农民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古典学派理论的影响。本文对运用新古典方法建立的农民行为模型作一介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壹东
科学新学科的创立常常误入歧途,一大错误是把科学经验与哲学经验、历史经验、实践经验甚至日常经验混淆起来。我们创建"人的发展经济学"要避免这种错误,就需要具体研究和阐述"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科学目标、科学方法、科学逻辑、科学内容及其研究纲领和理论体系,寻找和确立"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科学学科的依据和原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晶
樊纲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在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的市场化、新技术革命的特殊环境下,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中国自己的现实竞争力。中国应利用本国劳动力成本低和国内市场巨大的优势,既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又要尽可能发挥制造业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实现科技大国与世界工厂的融合。而中国整体的发展,还应通过体制改革、资本流动、人口流动等来缩小地区间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广月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中国从发展中大国转变为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的新时代主题。张培刚先生提出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和新发展经济学正是基于中国的发展背景和实践试图建立不同于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腾飞的奇迹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模式和经验。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无疑是张培刚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的主题,也是中国经济学家为发展经济学做出贡献和创新的历史使命。为此,本文提出应采取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及革命思维的方式,充分认清中国发展的新矛盾和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结合"十九大"确定的新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从发展不平衡到发展平衡、从发展不充分到发展充分转变的系统理论和政策主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