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5)
2023(4247)
2022(3465)
2021(3202)
2020(2743)
2019(5905)
2018(6049)
2017(10596)
2016(6225)
2015(7136)
2014(7479)
2013(6870)
2012(6650)
2011(5833)
2010(6542)
2009(6401)
2008(6054)
2007(5745)
2006(5126)
2005(4889)
作者
(19671)
(16165)
(15952)
(15466)
(10571)
(7630)
(7314)
(6242)
(6201)
(5997)
(5607)
(5548)
(5354)
(5351)
(5284)
(4854)
(4753)
(4643)
(4617)
(4538)
(4310)
(4060)
(4001)
(3842)
(3715)
(3644)
(3605)
(3592)
(3385)
(3363)
学科
(20924)
经济(20889)
管理(17365)
(12981)
审计(12094)
(11328)
企业(11328)
(8487)
中国(8141)
(7435)
(6967)
方法(6627)
理论(6373)
(6300)
各类(5886)
教育(5758)
(5635)
(5298)
金融(5290)
(5096)
银行(5077)
(4923)
业经(4679)
地方(4130)
数学(4013)
体制(3988)
数学方法(3948)
(3796)
(3759)
财务(3730)
机构
大学(91008)
学院(90043)
研究(33047)
(30456)
经济(29486)
管理(27511)
中国(25868)
理学(22165)
理学院(21848)
(21763)
管理学(21350)
管理学院(21175)
科学(20943)
(19119)
(18308)
(16695)
(16422)
研究所(15944)
中心(14654)
财经(14277)
(14063)
师范(13889)
北京(13340)
农业(13014)
业大(13006)
(12957)
(12762)
(12588)
(11890)
技术(11183)
基金
项目(53209)
研究(40241)
科学(40129)
基金(35993)
(32228)
国家(31893)
科学基金(25689)
社会(23519)
社会科(22048)
社会科学(22040)
(21754)
教育(19324)
(18298)
基金项目(18259)
编号(17210)
成果(16502)
自然(15999)
自然科(15542)
自然科学(15533)
自然科学基金(15227)
资助(14992)
课题(13626)
重点(12521)
(11466)
(11196)
(10906)
(10848)
(10829)
项目编号(10807)
(10338)
期刊
(40969)
经济(40969)
研究(32973)
中国(27675)
学报(18932)
(18264)
教育(16448)
(15367)
科学(14258)
大学(13913)
学学(12934)
管理(10717)
农业(9812)
审计(9293)
(8659)
金融(8659)
财经(8490)
技术(7438)
(7347)
经济研究(7014)
(5961)
业经(5939)
图书(5893)
会计(5550)
问题(5444)
财会(5291)
(4814)
职业(4677)
书馆(4543)
图书馆(4543)
共检索到15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均科  
论以人为本的审计体系观冯均科审计体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在一定制度的约束下,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个体与群体组织的一系列有序的行为。研究审计体系,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对于理顺审计体系内部关系,增强内在动力,促使审计体系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震豪  
“以人为本”对教育提出了人本的哲学命题,教育哲学的人本就是“人之为人”。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本体研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当前,教育向大众化转换,我国教育哲学本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值得反思。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确立“人之为人”的教育原则,抓住“人之为人”这个哲学的本,这对当前“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静波  刘小云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要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市场体系中,一切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满足人的种种需要而进行的,离开了人的最终需要就既无意义,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中,人性化的缺失随处可见,离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有一段距离。对此,笔者就我国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提出了几点看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雄胜  邱寒  郭文哲  
论以人为本的理财观杨雄胜,邱寒,郭文哲一、理财观及其本质理财观念是人们对财务现象及各种理财理论、政策、方法的规范化的判断模式。理财观念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分析论证和评价及作出理财实务的主观判断规则。理财观念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在理财实践中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李建民,于学军,周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德慧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导向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限制,社会本位的评价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社会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过于突出其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和内容物化以及评价技术手段量化等使职业教育发展过度重视外部环境和硬件条件,忽视了学生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在回归职业教育育人本质,回应学生自我实现和向上流动的要求以及呼应工业4.0时代人才标准的综合化和高技能化等背景的影响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须转向以人为本,将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作为评价标准和内容,突出质性和量化的混合方法,并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外部环境,推进职业院校自我评价、政府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深度融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学平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理论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它的构建应在遵循系统平衡、代表性、融合性、可比性、人本性、相对结果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对图书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与延伸。其目的在于通过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依据的获取、权重的确定、综合指数的计算,对图书馆生态化进行评价,并根据计算的结果,对图书馆生态化的程度进行分级,进而促进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海维  
本文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背景,分析了以人为本与绩效管理的关系,研究设计了人本管理理念下的基层央行员工绩效管理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梦华  李红霞  张旭东  察可文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采用督导、评价等监控手段与激励体系,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行双向反馈,进行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于高等院校建立教学长效机制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科峰  朱群丹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企业存在着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力度不大等问题。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利于高校后勤企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本文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1991~1995年间北京市早婚情况进行了研究,从早婚个人和早婚婚姻两个不同的分析角度,揭示了早婚现象的特点,并且通过缺项统计法分析了迁入流入人口对北京市早婚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出,虽然流入人口早婚比例最高,但由于所占权数很小,并不是影响北京市早婚比例的主要因素。影响北京市早婚比例的最主要因素仍是本市出生从未流迁的人口。另外,北京市的男性早婚无论在频数上还是在比例上都大大超过女性。并且,早婚婚姻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出,早婚婚姻中80%以上是因为女方比男方年龄大,结果是男方属于早婚而女方并不是早婚,相当一部分早婚婚姻中女方甚至已经超过了晚婚年龄。早婚夫妇双方流迁类型的交互分析则揭示出,北京市早婚婚姻中大多数是本市未流迁人口之间的联姻。此外,本文还对早婚研究的有关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依法治校与大学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依法治校与大学治理是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和学术共同体,以学术创新为价值导向,体现为一个高智商、多元化、长时序的复杂组织系统。从本质上讲,大学必须形成持续激发师生创新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费利群  
从21世纪世界与中国发展及其时代要求的高度,以对我国大学生的总体状况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为基础,通过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产生的新问题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以人为本——打造高校‘大德育课程体系’教育与管理新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的观点,并就其如何“打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泽锋  
“以人为本”是古今中外大思想家殊途同归的共识。确立和运用管理的人本观念,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安全管理法规往往形同虚设,去年全国因为各类事故死亡13.67万人,伤残70多万人,如果加上职业危害的话,一年就有近百万个家庭因为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不幸。如果20年累计,那就是2000万个家庭,牵动着社会的安定。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和创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绒巴扎西  彭泽军  
本文认为,以往在西部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受以财富增长和物质资本形成为中心的开发观的影响,对西部的长期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转变观念,实施“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发战略,将有助于深化西部开发中长期困扰人们的“为谁开发”、“谁来开发”、“怎样开发”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