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5)
2023(5290)
2022(4504)
2021(4190)
2020(3781)
2019(8525)
2018(8415)
2017(16434)
2016(9291)
2015(10053)
2014(10266)
2013(10042)
2012(9319)
2011(8443)
2010(8631)
2009(8088)
2008(7945)
2007(7347)
2006(6273)
2005(5744)
作者
(28726)
(24010)
(23817)
(22756)
(15423)
(11682)
(10807)
(9273)
(9126)
(8770)
(8397)
(8251)
(8073)
(7835)
(7675)
(7350)
(7030)
(6966)
(6920)
(6834)
(6066)
(6054)
(6052)
(5546)
(5519)
(5499)
(5292)
(5113)
(4968)
(4810)
学科
(38922)
经济(38884)
管理(26625)
(25894)
(22022)
企业(22022)
方法(21805)
数学(19264)
数学方法(18867)
(11530)
(9877)
中国(8936)
(8142)
理论(7802)
(7449)
业经(7050)
(6586)
财务(6560)
财务管理(6548)
企业财务(6320)
(6164)
银行(6149)
(6021)
金融(6020)
(5873)
贸易(5869)
技术(5854)
(5838)
(5684)
(5519)
机构
大学(139374)
学院(136421)
(51716)
经济(50620)
管理(49386)
研究(46338)
理学(42708)
理学院(42164)
管理学(40930)
管理学院(40665)
中国(34207)
科学(31424)
(29217)
(26062)
(25584)
(25073)
研究所(22909)
业大(22612)
(21006)
中心(20653)
财经(20604)
农业(20479)
(18737)
北京(18319)
(18307)
师范(18072)
(16814)
(16219)
经济学(16179)
(15654)
基金
项目(92249)
科学(72486)
基金(68420)
(61584)
研究(61467)
国家(61106)
科学基金(51851)
社会(39292)
社会科(37323)
社会科学(37310)
(35957)
自然(35841)
基金项目(35275)
自然科(35075)
自然科学(35065)
自然科学基金(34437)
(30984)
资助(29756)
教育(29611)
编号(22669)
重点(21307)
(20521)
成果(18944)
(18554)
计划(18437)
(18288)
科研(18213)
创新(17359)
教育部(17320)
(16922)
期刊
(54968)
经济(54968)
研究(39258)
学报(29103)
中国(26102)
科学(23763)
(22778)
大学(21497)
(20931)
学学(20431)
管理(18513)
农业(15041)
教育(14936)
(12085)
金融(12085)
财经(11728)
技术(11470)
(10022)
经济研究(8692)
统计(8648)
(8075)
(7980)
(7725)
业大(7515)
业经(7491)
问题(7404)
技术经济(6999)
决策(6933)
科技(6665)
林业(6005)
共检索到200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海  
我国实践中出现了“以房抵债”协议这类新型合同。“以房抵债”协议以买卖型担保合同为典型,由于该类合同以他种给付代替原种给付的外观与传统民法理论中“代物清偿”概念类似,通过“代物清偿”的法律构造来解释买卖型担保的效力是学界的通常做法。从解释论来说,“代物清偿”的要物性质无法解决买卖型担保中当事人的真实目的和欲达到的法律效果。要物性质不仅会为交易的达成设置障碍,无法正确表达代物清偿的担保性质,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债权人的权益落空,也不利于保护债务人的履行利益。因此,应当重新改造代物清偿合同为诺成合同,使其满足现阶段市场对于代物清偿这一制度的需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睿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并没有为"名为担保,实为借贷"形式的性质定性,我国学界也莫衷一是,无法给予准确的答案,故法官往往根据理论学说随意判案。本文从我国现行法律出发,通过债的路径解释担保型买卖合同,将其分情况解释为新债清偿与债的更改,为法官提供正确处理此类问题的解决之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苷用  
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实际上触及了传统民法上违约救济与侵权救济二元体系分离的一个边际问题。文章以违约情形下的非财产损害赔偿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合同为例证,主张非财产损害赔偿并不是先验的永恒的属于侵权法的范畴,在法律逻辑不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情形下,应通过扩张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来解决一些侵权法问题,以应社会变迁对法律变革的新诉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军洲  
文章认为,除去其自身概念的合理性,要物合同制度自被罗马法确立以来被保留至今还有三大方面的理由:一是法律传统使然;二是立法者乐意采用此制度设计还旨在以此等法律规范为当事人的意愿解释提供一种通常的判断,以反映社会实践层面的法律需求;三是因其无偿性,传统要物合同欠缺当事人产生此债的客观意义上的原因,要物合同法律规范所要求的交付则补足了当事人单纯合意的原因欠缺。为此,文章建议保留无偿的传统要物合同,将有偿要物合同予以诺成化改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韶华  
新修订的《企业破产法》草案以及《物权法》草案均已进入二审阶段并有望近期出台。《物权法》草案再次重申《担保法》有关担保物权人可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规定,但新的《企业破产法》却对旧法将担保债权作为别除权的内容进行了修改,设置破产财产清偿顺序时,担保债权劣位于企业所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以及欠缴国家税款。这在金融界、法学界均引起极大争议。本文通过比较各国优先权规则以及立法发展趋势,结合国情,权衡利弊,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天骐  
民法典新增的保理合同是对商事实践的总结,对保理合同的解释应当结合保理实践的法律规范和行业准则。保理合同是以应收账款转让为核心要素,以资金融通或付款担保为限选要素,以账款管理和账款催收为任选要素的商事合同。资金融通或付款担保集中体现了保理合同的担保属性,二者必有一项为保理合同的内容。保理合同的担保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理商享受的追索权担保,二是虚构基础交易时保理商的保障。保理合同担保功能的实现体现于担保竞存时的权利顺位,而权利顺位则需要区分不同情形具体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敏  
为担保借款合同,当事人同步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借款人不能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时,应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此类具有担保功能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在性质上属于债务清偿协议。法释[2015]18号第24条虽要求当事人以民间借贷提起诉讼,但未否定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在确认应还本金及利息及借款人没有如期清偿的前提下,出借人请求移转房屋所有权的,应予支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兴国  
有效教学正当性问题,是一个在何种意义上有效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的问题。正当(性)与有效(性)是判定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两个不同的价值维度。正当(性)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概念,即一个用以衡量所有教学活动的价值基础和道德标准。好的教学首先应当是正当的,它是衡量教学的首要标准。在保证正当性的前提下,有效性问题才能够成为教学实践的首要问题。有效教学正当性之实现,需要确保教学过程的伦理性、合法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清波  靳晨阳  
国际货物买卖的重要特征在于货物的进出国境。一般来说,卖方对其义务的履行是国际货物买卖关系中的“特征性履行”(Specific performance),也就是说,卖方的履行最能反映国际货物买卖契约的双务契约特性。例如,在当事人的契约中缺少明示法律选择时,就常以卖方营业所所在地为连结点确定适用于契约的法律。所以,卖方在国际货物买卖关系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卖方的责任也相对较重。纵观各国的贸易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嘉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历经多次审议,终将高空抛物单独入罪,这引发了学界争论。设置高空抛物罪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可以精准规制高空抛物犯罪行为,使其罚当其罪,从而实现罪刑相适应,实现刑法的谦抑性,这也是对社会公众的理性回应。与此同时,部分高空抛物行为的危险性没有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也不足以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却将全部的高空抛物行为套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口袋罪名中,有以偏概全之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伟  
审判实践不应僵化地援引禁止流质规则来无效化买卖型担保中的流质条款,以避免将买卖型担保重新装回典型担保的制度牢笼。禁止流质规则作为强制性预防措施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其立法目的必要性日渐丧失的情况下,扩张解释或者类推适用禁止流质规则均不可取,买卖型担保中的流质条款合法有效。对债权人课以清算义务,能够强化流质条款的正当性,从而彻底扫清买卖型担保中流质条款有效化的伦理障碍。担保人应负初步举证责任,只有价值差额超过"24%年利率上限"时才能启动清算,以确保流质条款的效率优势。尽管流质条款与以物抵债具有相似性,但不得以禁止流质规则束缚非买卖型担保中的以物抵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飚  刘亚芹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如果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提出了一项法律意义上的、真正的要约(外贸实务上称“实盘”),而对方对该项要约表示承诺,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成立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因此,承诺是受要约人愿意按照要约的内容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表示。按照合同法的一般原理,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在承诺中的任何添加、限制或其它更改的条件(附条件承诺),都会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媛  陈曦  杨德兴  
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权益是弱势群体享有的,无障碍知悉、获取、利用公共信息及其服务的权益,是由信息平等权、信息安全权、信息自由权和信息特殊保护权等一系列子权益构成的有机整体。人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权益的存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成松  
税率调整权是为税收立法权的基本要义,更是践行税收法定与实现税收正义的技术解。在税收法治国度,税率的创设与调整既要有形式上的合法性,更须具备实质正当性。营改增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更应倡导和践行税率设定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力促改革的形式合法与目的正当。即便2015年《立法法》确立了税率法定原则,税率调整在形式上已初具法律基础,但仅有此规定还尚不足以佐证税率变动的正义基础,税制改革的正当性仍难以证成。文章基于营改增中税率调整的法文本梳理与分析,以税收正义为导向,以比例原则为分析工具,探究税率调整的实质内核,并在域外国家有益经验及借鉴的基础上找寻税率创设与调整的正义径路,夯实税收及其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