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5)
2023(5407)
2022(4561)
2021(4590)
2020(3704)
2019(8536)
2018(8606)
2017(13486)
2016(8746)
2015(10303)
2014(10398)
2013(8782)
2012(8234)
2011(7770)
2010(8184)
2009(7181)
2008(7024)
2007(6781)
2006(6205)
2005(5878)
作者
(21155)
(17565)
(17533)
(16700)
(11265)
(8449)
(8242)
(7018)
(6657)
(6491)
(6174)
(5806)
(5770)
(5598)
(5465)
(5441)
(5368)
(5255)
(5246)
(5050)
(4741)
(4312)
(4246)
(4171)
(4121)
(4084)
(3894)
(3850)
(3650)
(3550)
学科
教育(22000)
(19750)
经济(19716)
管理(15651)
中国(14675)
(14468)
(12796)
企业(12796)
理论(11056)
教学(9231)
(7957)
方法(6657)
(5982)
业经(5384)
(5301)
技术(5174)
研究(5117)
(4978)
贸易(4975)
(4885)
思想(4615)
数学(4596)
发展(4554)
(4532)
政治(4485)
学校(4468)
(4437)
(4429)
数学方法(4428)
(4191)
机构
大学(122918)
学院(110426)
研究(42391)
教育(35978)
管理(32911)
(32434)
(31655)
师范(31557)
经济(31328)
(28302)
理学(27484)
理学院(26932)
师范大学(26137)
管理学(26088)
管理学院(25814)
科学(24328)
中国(22913)
(20291)
北京(19422)
(19100)
研究所(18427)
中心(17658)
(17132)
技术(16216)
职业(15408)
(15195)
(14885)
教育学(13896)
财经(13309)
业大(12186)
基金
项目(66443)
研究(60200)
科学(54502)
基金(43831)
教育(39074)
(37263)
国家(36352)
社会(34400)
社会科(32060)
社会科学(32046)
科学基金(30143)
成果(28729)
编号(28192)
(26768)
(25930)
课题(23864)
基金项目(21641)
(20625)
规划(18047)
项目编号(17496)
(17229)
资助(17014)
重点(16794)
自然(16642)
自然科(16304)
自然科学(16301)
大学(16157)
(16128)
教育部(16107)
自然科学基金(16025)
期刊
教育(63518)
研究(50314)
(39057)
经济(39057)
中国(37908)
学报(16870)
大学(15344)
职业(14019)
科学(13995)
技术(13877)
(13442)
管理(12708)
图书(11326)
学学(10895)
(10701)
(8821)
论坛(8821)
高等(8788)
技术教育(8617)
职业技术(8617)
职业技术教育(8617)
书馆(8543)
图书馆(8543)
财经(7955)
高等教育(7630)
农业(7555)
成人(7277)
成人教育(7277)
(6987)
(6882)
共检索到191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在我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在我国组织重点普通高校包括师范大学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的基础上,组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简称网联),构筑全国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组建网联的指导思想是:整合并优化配置我国教师教育资源,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学分互认以及构建全国教师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走出一条创办我国第一所国家专业(教师教育)虚拟大学的新路。本文尝试对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组建及其向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的过渡进行分析论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组建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要走出一条创办我国第一所国家专业(教师教育)虚拟大学的新路。为今后创建其它国家专业(农业,医学、工程等)虚拟大学或中国西部虚拟大学进行探索,创造经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各个网院追求自成体系的小而全的经营方式是自我封闭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残余,很难实现工业化时代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信息化时代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国家教师教考虚拟大学应该成为全国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实现优质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益的示范品牌,而不一个包办一切、一统天下的垄断体制。 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实际上是全国经认证准入的教师教育院校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合作从事在职教师教育和培训的联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包华影  黄文峰  夏澜  
本文分析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简称"教师网联")开展网络学历教育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实践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从组织保障、课程管理、教学实施和平台接口四个方面归纳了教师网联网络学历教育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的有效运行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勇  高维华  
针对传统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高师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转型势在必行。在对传统教师教育问题综合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的教育实验与改革,我们提出了教师教育新模式:"虚拟现场"。研究表明这一模式能有效促进职前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彦杰  
作为21世纪的重要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早已被运用到医疗、军事、航空和游戏等领域,而将其运用到教师教育领域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美国率先将VR技术运用到教师教育领域,其典型是中佛罗里达大学的混合现实教学实训系统(Teachliv E)。该系统通过VR技术创设一种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混合虚拟环境,让师范生沉浸于一种完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训练其教学技能、管理技能和反思技能等教育教学核心素养,以强化现实环境中教师教育实践和反思的薄弱环节,促进教师培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钱玲  高向杰  
高等教育的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发展模式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撷取美国加州虚拟大学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加州虚拟大学的网络化实践策略加以分析,试图揭示加州高等教育网络化发展策略选择,进而剖析加州虚拟大学在实现加州高等教育系统规模化与多样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飞  邰振淮  
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广泛地共享教育资源、教学思想和教育技术,而且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现有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络环境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网站与教师发展平台上,本文通过调查网站的功能配置、知识结构、呈现方式和交互特征等方面,来反映开发者关于教师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师教育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理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祝智庭  
网络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热点。如何设计网络课程,以便发挥网络教育系统的独特优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着重讨论网络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在分析网络教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提出关于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并通过一个网络课程原型例示如何将这些原则融合于设计实践中。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金波  石晋阳  李艺  
近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网站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基础教育网站调查和中小学教师需求调查两方面着手,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当前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卜雪梅  
虚拟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虚拟网络群体逐步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加强其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占领思想教育主阵地的需要,是创新高校思想教育的需要。加强大学生虚拟网络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抓住网络新阵地,重视网络环境建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永霞  
网络虚拟社会日益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担当。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担当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现实需要。网络虚拟社会大学生道德修养与社会担当之间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总结发现,要培养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担当,可通过建立虚拟社会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或学校网站建设、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时见  
教师职后教育与在职教师培训、在职进修等概念可以说是同义语。不过,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并非在所有地方都完全相同。英国教育和科学部于1970年发表《1967年教师在职培训的调查》认为,在职培训是教师在任教后参与的任何与其专业工作相联系的活动。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在职培训这一概念的准确性开始受到质疑,一些学者认为,培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过于狭窄,不能准确反映教师在任职后接受教育的意义,主张使用“在职教育”取代“在职培训”。1981年莫兰特(R.W.Morant)在《校内的在职教育》中认为,“教育与培训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培训是通过标准化的学习过程获得技能和方法,而在职教育则不然,它是通过提供完整的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