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6)
- 2023(6025)
- 2022(4977)
- 2021(4585)
- 2020(3776)
- 2019(8198)
- 2018(8090)
- 2017(15211)
- 2016(8402)
- 2015(9330)
- 2014(9337)
- 2013(9029)
- 2012(8403)
- 2011(7684)
- 2010(8003)
- 2009(7826)
- 2008(8162)
- 2007(7574)
- 2006(6852)
- 2005(6600)
- 学科
- 管理(35101)
- 济(32494)
- 经济(32422)
- 业(29033)
- 企(26778)
- 企业(26778)
- 财(14220)
- 制(13795)
- 方法(10818)
- 体(9859)
- 务(9187)
- 业经(9181)
- 财务(9163)
- 财务管理(9143)
- 中国(9116)
- 企业财务(8780)
- 体制(8560)
- 农(8377)
- 数学(8295)
- 数学方法(8194)
- 银(7343)
- 银行(7338)
- 学(7086)
- 行(6977)
- 融(6863)
- 金融(6859)
- 理论(6550)
- 技术(6361)
- 划(6053)
- 税(5768)
- 机构
- 大学(130287)
- 学院(127570)
- 济(52763)
- 经济(51595)
- 管理(46873)
- 研究(41682)
- 理学(39136)
- 理学院(38720)
- 管理学(38259)
- 管理学院(37983)
- 中国(32976)
- 财(31167)
- 京(26859)
- 财经(23422)
- 科学(22271)
- 经(20993)
- 江(20816)
- 所(20436)
- 中心(18711)
- 研究所(17713)
- 财经大学(17191)
- 经济学(17024)
- 范(17008)
- 北京(16923)
- 师范(16885)
- 农(16283)
- 州(16252)
- 经济学院(15082)
- 业大(14866)
- 院(14718)
- 基金
- 项目(76845)
- 科学(61552)
- 研究(60253)
- 基金(56984)
- 家(48237)
- 国家(47807)
- 科学基金(41468)
- 社会(40474)
- 社会科(38332)
- 社会科学(38324)
- 基金项目(29246)
- 省(28975)
- 教育(28091)
- 划(24397)
- 编号(24209)
- 自然(23994)
- 自然科(23401)
- 自然科学(23396)
- 自然科学基金(23015)
- 成果(22295)
- 资助(22169)
- 制(22086)
- 部(18254)
- 重点(17501)
- 国家社会(17401)
- 课题(17178)
- 性(16902)
- 教育部(16445)
- 创(16266)
- 人文(15704)
共检索到205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佟伟
产权是理解很多经济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个界定颇为混乱的概念。通过把产权分解为权力和权利,重新审视定义产权的各种思路,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凸现出来,这在有关企业的研究中尤为明显。因此,明确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进行企业控制权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
产权 控制权 剩余控制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陶正芳 杨振东 李艳萍
本文根据公司内部人控制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就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面对着两个挑战,提出了从控制权到所有权的渐进式完善的基本思路。结论如下:第一,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外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间的权衡取舍,因而在客观上不存在短期内建立完备市场经济国家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现实可能性;第二,在渐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边界是关键因素;第三,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面对着继续由内部人控制与引进战略投资者两种终极治理模式,应从本行、本地区实际出发做出合适的选择;第四,与经典的法人治理结构理论不同,我国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可能将走一条从控制权到所有权的...
关键词:
股份制商业银行 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贺恩远
次贷危机暴露了证券化会计应对表外实体的不足,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终止确认标准。FASB基于控制权观的金融合成法关于控制权转移的界定、参与利益的严格限定条件存在理论上的不足,未能有效解决转让方因继续涉入已转移资产而保留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对终止确认判断的影响。2021年FASB修订后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4章:财务报表要素》将资产界定为权利并将控制概念从资产定义中删除,2023年8月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5章:确认与终止确认》也未提及控制,为改进终止确认标准所提供的理论指导极为有限。控制权观下改进终止确认标准依赖于进一步完善资产定义中的控制内涵,并为具体准则中的控制概念提供统一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终止确认 资产 控制 概念框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昌崇 李仲广 郑文全
本文从跨国公司对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设计与演变的角度,对中外合资企业产权变动的路径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作者指出,合作初期,跨国公司主要通过技术控制、经理权控制、合资企业数量控制以及销售区域控制等手段,达到对合资企业进行实质性控制的目的;合作后期,则主要通过“阴谋亏损”战略,谋求控股或独资,从而全面接管控制权和收益权。作者认为:除资本产权与管理技能外,技术资源优势也是控制权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可能架空资本产权权利;跨国公司掌管控制权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独占收益权。凡此种种决定了外商独资企业将成为我国引进FDI的主要形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东茅
民办学校的“产权”指什么?法律对民办学校举办者的“产权”是如何规定的?举办者实际拥有的是什么?本文通过对“财产所有权”、“财产权利”和“控制权”三个概念的分析回答了上述问题。
关键词:
民办学校 产权 控制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甄 胡军
本文以2003—2011年A股发生终极控制人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四类控制权变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国有转民营和民营转国有都能显著提高公司绩效,而国有转国有和民营转民营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并不显著;(2)民营转国有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源于隧道效应的减弱,而国有转民营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则是隧道效应的减弱和经理人代理问题的降低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结论说明,产权性质的改变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同所有制结构在治理问题上各有优缺点:国有企业往往面临更为严重的经理人代理问题,而民营企业的大股东隧道效应更为严重。所有权性质的转变导致治理形式的转换,新的治理形式克服了原先治理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汉民 齐宇 解晓晴
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中企业控制权安排的难题,利用我国央属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行业分类的前提下,通过研究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论证了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等配置的逻辑合理性。研究发现,降低前五大股东中国有股占比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但过多提高非国有股占比不会提高企业绩效;提高非国有董事占比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但过多减少国有董事占比不会提高企业绩效;相比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国有股占比和非国有股占比的最优区间,并提出了在不改变国有控股地位的前提下,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困局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包国庆
非逻辑认知是指从想象、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方式获得的认知,是一种试误的认知方式,是对逻辑演绎的否定。本文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尊重、宽容、激励、赞美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学会猜想,在“无为”的教学模式中激发与强化学生的创造才能。
关键词:
非逻辑 非逻辑认知 教育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东 罗倩
和单纯的科学发明、技术创新不同,由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等共同组建的合作创新载体,其产出成果的创新性必须以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即其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盈利来衡量。当合作创新载体的起点技术、产出应用环境不同时,其创新获利条件也不同。本文提出,作为一种非完全共同利益联盟,控制权在管理和研发这两类不同角色间的分配,将影响载体产出对创新获利条件的满足水平,以及载体本身的发展轨迹。针对理论与政策设计上的认识空白,根据合作博弈理论中Shapley分配模型,提出了面向创新获利条件的合作控制权配置C-P-C逻辑和相应的多层次效应分析框架,以支持控制权合理配置。对比发现,目前有关合作创新载体的组建实施办法中,在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树荣 景丽娟
本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对宅基地资格权的界定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应将宅基地资格权定义为现行农户手中的宅基地使用权,将农户转让给第三方的权利定义为宅基地经营权,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应重点关注"确权公平、还权赋能、产权清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武贤 江华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试图解决而又一直未解决好的问题。文章从行为主体角度探讨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林产品具有生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重性,不同行为主体对林产品的特征偏好不同,常常存在目标冲突,从而引发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博弈的过程就是低效率制度长期驻存的过程,博弈的结果使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进而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变迁 行为主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路娟
对外制裁作为维护霸权地位、谋取霸权利益的主要政策工具,是美国维持芯片霸权的惯用伎俩。美国通过芯片制裁意欲将我国强行排斥在芯片全球产业链之外,企图全面阻止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随着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颁布以及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实施,我国高科技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将面临“卡脖子”风险,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将受到一定阻碍,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产业将面临不同程度冲击。对此,建议在芯片领域实施新型举国体制,提前充实“反制工具箱”,争取“全球摇摆国家”资源,大力提升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市场渗透率,实现换道超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先锋
2008年,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自2009年7月1日起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军荣 杨思捷 周璐
高校专利产权制度承载着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商业化运用的双重目标。通过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考察我国高校专利产权制度演化进程,发现近几十年高校技术商业化的目标和底层逻辑诱发了高校专利产权制度变革,专利产权重心不断向发明人倾斜,但由于上述目标之间天然存在冲突,过于重视专利商业化目标导致高校专利制度定位不明、激励“异化”、绩效不佳,逐步陷入改革困境。在此基础上,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提出高校科技进步和技术商业化双重目标下的激励措施与专利产权制度改革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